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了天津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NPR工艺的特点及运行状况。通过对污水厂的运行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该工艺在低温条件下处理城镇生活污水时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NPR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异性,它能在降低能耗的前提下使系统COD和SS的去除率进一步降低,出水能达到中水回用标准,有利于污水的再生利用;低温影响NPR系统的硝化及反硝化率,低温下有机物的去除更易受到有机负荷的影响;温度对生物去除SS,COD和TP的效果影响不大,对NH3-N及TN的去除效果影响比较明显。低温下污水处理厂COD、SS、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1%、94.9%、67.5%、55.1%、66.5%。  相似文献   

2.
将玉米芯改性制成高效缓释碳源投加在调节池中,可为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硝化反硝化提供外加碳源.在南京市窑上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进行试验,通过控制调节池水力停留时间,研究缓释碳源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4h时,人工湿地中氨氮去除率可达72.83%,而且人工湿地的经济性以及处理能力均可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室内实验,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垃圾渗滤液)间歇曝气,在只存在有机碳、无机氮的条件下进行好氧反硝化脱氮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存在好氧反硝化土著微生物菌落;发生好氧反硝化的基本条件为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间歇曝气;碳源不仅是厌氧反硝化所必须的,同样也是好氧反硝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征润洲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运行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两个阶段的对比生产性试验;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低负荷运行状态下CAST工艺脱氮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F/M、DO、MLSS、SRT等工艺参数的优化控制,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传统硝化反硝化有机结合的耦合脱氮模式。该耦合脱氮模式下各出水水质指标稳定达标的情况下,出水NH3-N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出水TN去除率在5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5.
IABR-IBAF工艺处理猪场稳定塘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且碳氮比失调是造成养猪场稳定塘废水难于处理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基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厌氧折流板(IABR)与曝气生物滤池(IBAF)组合工艺处理稳定塘废水,对比了IABR-IABF组合工艺与单一IBAF工艺的处理效果,研究了碱度和碳源对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组合工艺平均进水COD1532.6mg/L,平均出水为332.7mg/L,去除率为78%,NH3-N平均进水538.6mg/L,平均出水为12.3mg/L,去除率97.7%。以新鲜废水做反硝化阶段的碳源时TN去除率93%,可有效解决脱氮过程中的碳源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氮去除方法有多种,物理化学法有空气吹脱法、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液膜法、电渗析除氨氮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土壤灌溉法、循环冷却水系统脱氨法;生物脱氮法可去除多种含氮化合物,总氮去除率可达70%-95%,主要有传统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有时要采取多种技术的联合处理,才能取长补短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估了一级强化预处理+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的使用范围,提出当进水中氨氮达到35mg/L,通过一级强化预处理以及人工湿地的出水难以达到一级B标准;同时由于人工湿地大部分为厌氧环境,对硝态氮去除效果良好,本文提出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将硝化加入人工湿地的预处理,利用人工湿地的一部分硝化能力和良好的反硝化能力使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缺氧反应时间对反硝化除磷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硝化除磷工艺具有节省碳源、曝气量以及污泥产量低等优点,因而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中具有显著优势。反硝化除磷效能主要在缺氧阶段完成。缺氧时间直接影响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本实验以SBR反应器在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富含的反硝化聚磷菌(DPAOs)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不同的缺氧反应时间(150 min,210 min和270 min),考察缺氧反应时间冲击对下一周期代谢的影响和长期对整个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冲击实验发现:缺氧时间的改变基本不影响下一周期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吸收以及硝氮去除。在长期缺氧反应时间不同的系统中,当缺氧时间分别为150 min、210 min和270 min时,除磷效率分别是-10.4%、62.5%、73.6%,脱氮率均达到100%。当缺氧反应时间从150 min延长到270 min时,微生物体内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水平和聚磷(poly-P)水平以及释磷量都升高。实验表明,缺氧时间的适当延长利于提高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生活污水处理反硝化过程因碳源不足而影响污水脱氮效率的问题,以氧化沟混合液为研究对象,将其取回后以好氧、兼氧、厌氧的顺序对其处理,处理时间以好氧:兼氧:厌氧比例为5:2:1,在兼氧处理前添加一定量的植物碳源,研究其对污水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植物碳源会提高污水的脱氮效率,其中油菜杆和小麦杆1:1比例的混合碳源添加效果最佳,最佳反硝化处理时间为8h。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反硝化滤池以其多功能性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污水厂的提标改造中。通过对某城市污水厂反硝化滤池的运行研究,实践了在冬季低水温条件下的快速启动,并对滤池进水温度、DO、碳源投加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反硝化滤池在冬季水温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较为快速的启动,启动周期约为2d;在进水温度低于17℃后,总氮去除率会受到较大影响;滤池的进出水DO会直接影响缺氧环境,从而影响总氮去除效果;碳源投加量与总氮去除率呈现正相关性,且未对出水COD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高盐低COD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高盐、低COD难降解污水进行电化学氧化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和试验,介绍了电化学氧化法降解COD、氨氮的原理,探讨了试验对COD、氨氮、聚合物的去除情况,分析了装置的经济性能及试验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机理的研究情况,阐述了人工湿地脱氮的三种途径:植物和其它生物的吸收作用、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及氨气的挥发作用,其中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是人工湿地主要的脱氮方式.同时对影响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主要因素: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微生物可利用有机碳与硝态氮、停留时间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为进一步开展人工湿地脱氮机理的研究和优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解析电除尘烟温与粉尘特性的最佳结合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电除尘烟温对粉尘特性的影响,以及烟温对电除尘器效率的影响,从中找出烟温调节与粉尘特性的最佳结合点。利用烟温调节的理念,应用余热利用节能电除尘技术对电除尘器进行提效改造,通过实例证明,这既可扩大电除尘器适应性和提高电除尘效率、满足低排放要求,又可节省电煤消耗和降低电耗,具有环保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4.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综述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应用的脱氮除磷工艺机理及其特点,探讨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碳氮磷比失调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周兵  于薇 《四川环境》2008,27(6):73-76
我国南方城市污水普遍存在低碳相对高氮磷特征,本文介绍了同时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对碳源的需求与竞争,以及一些针对此类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改进工艺及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并对此类污水的处理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生物滴滤池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其存在氮、磷去除能力有限,稳定性不高等缺点。为提高新型分层生物滴滤池的氮磷去除效率,探索最佳工艺条件,本文采用新型分层生物滴滤池为试验装置,考察了滤料种类、水力负荷、回流比等对装置去除污水中氮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滤料为炉渣、水力负荷为4 m3·m-2·d-1、回流比为2:1时滤池去除氮磷的效果最好,对NH4+-N、T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7.08%、57.37%、66.04%、80.78%;采用较高的回流比是滴滤池提高脱氮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王爱萍  周琪 《四川环境》2005,24(2):76-80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方面的研究动态,概述了N、P的去除效率、机理及人工湿地的设计过程,同时展示了此技术在我国广泛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倒置A2/O悬浮填料生物膜处理工艺,能有效解决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泥龄矛盾。其工艺简单、运行低耗、处理高效、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在宣汉采气作业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得以应用,适合油田作业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在来水波动较大时,出水也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9.
CAST工艺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效先  董晶  郝冀 《四川环境》2004,23(2):28-30,44
在CAST工艺中,通过控制活性污泥工艺的反应环境可以使氮的去除过程优化。将传统的处理方法和周期循环运行过程的处理效果做长时间的比较,通过检测比较硝化速率,同时硝化反硝化以及除磷效果,可知,当运行负荷相同时,周期循环运行过程是一种很有优势的污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