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鹏 《绿色视野》2009,(5):44-52
作为一个“舶来品”,信用卡上世纪80年代才进入国门。曾几何时,信用卡只是少数人身份的象征,现如今,这张小小的卡片已快速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刷卡一族必不可少的“第二个钱包”。拥有信用卡的日子里,有的人由于过度和不合理消费,在“喜刷刷”之后体会到了“秋后算账”的苦涩,沦为“卡奴”,有的人却因合理利用玩转信用卡,成了“卡通”。  相似文献   

2.
“即便客死异国他乡,我也在所不惜,毫不后悔!”一位中国老人决然地说。他,就是经过“九十九死”一生,现已走遍全国,正准备向国外进发的中国花甲老人黄建华。早就听说过这个闪耀着传奇色彩的老人,但相见之下,还是吃了一惊,但见他精神矍铄,气宇轩昂,于从容间自有一股智者之风,于神采中更现一种飒爽之气,没有丝毫倦怠颓唐之态。我忍不住上前一步,迟疑道:您,您就是--”“对,”老人昂然一笑,朗朗道,我就是驾车独闯世界的花甲老人黄建华!”我拿生命赌自己“我认为,老年人不是余辉,不是夕阳,而是资源和财富!”谈起独闯世界的初衷,老人感慨地说,“为…  相似文献   

3.
“接好了,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2100块,数数看。”一张,两张……“没错。”2007年4月30日,当阜阳创业水务有限公司职工张晓燕从会计手中接到工资后,她心里乐开了花,工资又涨了。  相似文献   

4.
老人和鹿     
有个老人和孩子,走在树林里。这是一个秋天。林子被霜染得十分漂亮。天很高,没有一片云。山显得有点矮,仍像往常那样,默默地耸立在河边。河水轻轻地流,发出甜蜜的笑声。“孩子,你在后面走,不用领我。”老人边走边说。他走起路来身子有点发颤,但脚步很稳。“老爷爷,你行吗?”孩子问。老人点点头。“今天,是九月五号吧?”“是的。”“啊——九月五号。这是好日子。”“爸爸说,过三天就用车接咱们。”“哦。三天,够用了。去年也是用了三天。”老人走在小路上。他用手折断了拦路的枯枝,抬脚迈过了横在地上的倒木。小路转弯了。他在一棵松树旁停…  相似文献   

5.
《绿叶》2000,(1)
伊朗新闻媒体报道了伊朗一只母鸡为了“爱情”学会打鸣的“动人故事”。这个“爱情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伊朗一户人家养着一只母鸡和一只公鸡,这两只鸡“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前不久,灾难降临到了它们头上,也许是因为生物钟运行失常,这只公鸡突然一改过去在早晨打鸣报晓的习惯,而是在夜间等一些不该打鸣的时候打鸣。这样一来,邻居们有意见了:因为这影响了他们休息。在邻居们无休止的埋怨下,主人为了搞好同邻居的关系,只好把这只公鸡杀掉。这位主人后来回忆说,当它杀那只公鸡的时候,那只母鸡就在旁边,亲眼看到了自己的“亲密爱人”被杀掉  相似文献   

6.
刘德林 《绿色视野》2009,(12):25-27
每天清晨,在江苏省盐城市雅家乐等超市的蔬菜柜台前,经常能见到一位拄着双拐、头发花白的老人忙着向市民们介绍他的绿色“放心蔬菜”,不到两个小时,几个柜台上的青椒、芸豆、黄瓜、番茄等10多个蔬菜品种就销售一空,他的绿色放心蔬菜在县、市区的10个超市、菜市场每天共销售2000多公斤。老人退休前曾是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儿八经的县处级干部,可不愁吃穿的他为何历经苦难甘当“放心菜农”?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2日,第六届福特汽车环保奖中国评委会授予广西防城港市鲤鱼江万鹤山自然保护区的京族老人许强帮和他的家族“福特汽车环保奖”二等奖的荣誉。多年来,许家三代人执着地守护着一座有白鹭栖息的小山,许家的护鸟之心引来了更多的白鹭,一座仅30 多公顷的小山竟聚居了30000多只白鹭,万鹭盘旋万鹤山成了当地一大奇特壮丽景观……  相似文献   

8.
毗邻“震中映秀”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大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5·12”地震发生后,保护区遭受重创,两只圈养的大熊猫死亡,两只怀孕的大熊猫受到惊吓流产,143只野生大熊猫至今情况不明。一年多来,这里的大熊猫生活情况吸引了海内外人士的目光。现在,再造一个新卧龙的规划已经出台,与大熊猫有关的灾后重建项目也将启动。按照规划,这个中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将在3至5年后迎来“新生”。  相似文献   

9.
有一张纸     
苏沧桑 《绿叶》2013,(9):88-90
“你叫什么名字?”一个女人问。 “林泉。”一张纸回答。  相似文献   

10.
重闻蛙声     
去河内旅游,在还剑湖东侧的一爿形似土地庙的越南工艺品小商店内,看见一只精妙的木蛙。这蛙大小正可一握,背涂青绿,腹抹土黄,由于所用油漆的颜色十分自然,“通身皮肤”浑若天成。蛙的造型为蹲伏状,额角高耸,双目圆睁,炯炯有神;蛙嘴徽张,肚腹滚圆,似正在悠闲地呜叫。而最奇的是,心灵手巧的工艺师在蛙背上还刻下了一排棱角,人们只要用一根白木小鼓棰在这棱角上轻轻一敲,木蛙便会发出“咕咕咕……”的呜叫。我向店主交了1.2万元越盾,买得了这只木蛙和一根鼓棰。  相似文献   

11.
徒步九华山     
天台晓日叮当鸟第一声吹奏将我从梦中唤醒,已是五时许,睁眼一看外面,不知是月色还是曙光,蒙蒙亮的。一只、两只、三只,四五六七八只,一时鸟鸣四起,犹如一场音乐会在晨曦里拉开序幕。一想到再不能错过“天台晓日”,我无心享受这免费的音乐早餐,一咕噜跃起,匆匆洗漱,背起行囊就出  相似文献   

12.
动物的智谋     
动物也会运用各种智慧,特别是在它们捕捉猎物或抵御入侵之敌的时候。一只黄褐色的野兔悄悄地来到水塘边。它举目四顾,竖起两只机灵的尖耳朵,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便开始埋头饮水。接着,它咬断了一些青草的嫩叶,慢慢地咀嚼起来。突然,一条又粗又硬的鞭索“啪”地一抽,正在吃草的野兔还没来得及反应,就一个跟斗栽进水里。紧接着,一张血盆大口一下子咬住野兔,把它拖下水去。偷袭野兔这一幕干得这样利索、漂亮,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留下。凶手是谁?原来,它是我国珍贵动物扬子鳄。这种动物外表粗笨,四条腿短而粗,头好像直接长在躯干上,无法转动。一条长长的尾巴是它用来捕食的武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大  相似文献   

13.
“晚看巩俐访谈录。我觉得此人有追求,有成就,她的勤奋又多于机遇。她的一张脸再普通不过,但惟有这种脸可塑性强,益于各种化妆,又不失于朴实本色,容易进入角色,但一下台她又变成一个普通人了。”这是雷加1993年1月4日在日记上写下的话。一位当时已经是78岁的老人,一位老作家,在看到晚间巩俐的电视访谈节目后,用他洞察世事的目光,关注社会的热情,还有一种诗人的直觉与敏锐,写下了这样的字句。是的,没有什么能比一个人的日记,更能显示其  相似文献   

14.
理解     
一店主在门上钉子一个产告,上面写着“出售小狗”。这信息显然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一名小男孩出现在店主的广告牌下。“小狗卖多少钱呢?”他问道。“30至50美元不等。”这个小男孩将手伸进口袋掏出一些零钱,“我有2美元37分,请允许我看看它们,好吗?”店主笑了笑,吹了声口哨,一名负责管理狗舍的女士便跑了出来,她身后跟着5只毛绒绒的小狗。其中有一只远远地落在后面。小男孩立即发现了那只落在后面的一跛一跛的小狗,“那只小狗有什么毛病吗?”店主解释说:那只小狗没有臀骨臼,所以它只能一拐一拐地走路。小男孩说:“就是那只小狗,我要买它。”店主说:“你用不着花钱,如果你真的要它,我把它送给你好了。”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12日,《成都晚报》登载了一条消息:“鹦鹉爸爸花心飞了,鹦鹉妈妈寻夫跑了,鸟主人太忙慌神了,3只幼崽急征妈……”并配了图片:一只手正用镊子给小鹦鹉喂食。我丢下报纸着急了:鹦鹉的舌头不是软而扁的,而是硬而团的,像一粒子弹头;加之它总是摇摇晃晃,很容易被镊子戳伤。我觉得小鸟将死于非命,慌忙拨通了应征电话,然后打的赶到了小鹦鹉的主人刘洪先生家。此时,3只小鹦鹉已经牺牲了两只,只剩一只“小老三”。仔细打量这出生才15天的小鹦鹉,全身只有指甲盖大小,没长毛,颈子比圆珠笔芯还细;颈子下的嗉子瘪瘪的。回到家,我便思考着怎样给“小老三”喂食。鹦鹉与一般尖  相似文献   

16.
夏奇 《环境教育》2009,(5):77-78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出资8万美金购买一张野骆驼照片,先后有两支队伍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去拍摄,但都没有成功,可见野骆驼的珍稀程度。“野骆驼也是一种骆驼,为什么在前面加了一个‘野’字,其照片就值8万美金,那一峰活野骆驼不就是一座金山吗?”我儿子如此惊讶地对我说。我点点头,以示对他的“重大发现”给予肯定。接着我给孩子讲了两则关于野骆驼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我在荒凉的盆地河谷露营,晚上竟有一只珍稀的荒漠猫来“拜访”,我们和平相处,像朋友一样。它把它的孩子,两只很小的荒漠猫也带来了。但是,意想不到的是,一头凶悍的哈熊突然赶到,吃掉了一只小猫,并对我们发动猛烈的进攻!我们处于明显的劣势,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吗?  相似文献   

18.
哦,那只雁     
高桦 《环境教育》2009,(6):78-79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几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19.
据4月18日华西都市报报道,两只被“囚禁”在铁笼里天天忍受抽胆之痛的黑熊终于获得“新生”。四川双流森林公安人员在“春雷行动”中一举将这两头饱受“牢狱”之苦的黑熊解救出  相似文献   

20.
在安徽大学风景如画的校园内,有一片近8亩的鹅池。每当夕阳西下,美丽的晚霞撒满水面时,两只体态丰盈、曲线柔美的黑天鹅会在水面上悠闲地嬉戏,余晖中移动着的黑色剪影充满魅惑,而岸边绿树掩映,芳草如茵,人影憧憧,生命与大自然的融合散发出一片和谐迷人的气息。鹅池中没有硝烟的战争“黑天鹅!黑天鹅!”2005年4月5日上午11点40分,随着两只来自颍上县八里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原产澳大利亚的珍贵黑天鹅被轻轻放入鹅池,等候在池畔的安徽大学数百名师生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黑天鹅比白天鹅更稀有,更高贵!”“它们还是一对情侣!”师生们纷纷议论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