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清晨流星划破长空时,我开始了作为沙尘的一天。 瞧,那边树木葱茏,青山碧水,真是一番好景色,可那里树木太多,组成一道防护林,他们使我的侵略计划成为泡影。唉!这里不是我理想的处所。看那边昏天黑地,空气浑浊,树林稀少,这才是我的天堂。 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在那里定居并不展宏图。我扭动着我的身躯,漫天地飞舞。伟大的作家泰戈尔不是说过:“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己飞过。”我怎么甘心如此默默无闻呢?我要改变整个世界!愚蠢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作品里你可以看到,山中有水,水中有人,高山流水式的幕天席地之游与天人合一式的和谐一致。”著名画家舒建新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水墨山水画对我说:“这次巴中采风,给了我很多灵感,这种灵感不是来自某座山、某条河、某个片断,而是我对整个巴蜀地区的印象。”“你看,高山流水,游人对答,纵然你很难判断这是哪座山,但已经无所谓了,人与自然融洽地形成了一种和谐之美,这就是我要表达的。”坦白地说,我是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拜访舒建新先生的。他是中国画研究院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而我,则是一个对美术作品毫无鉴赏力可言的门…  相似文献   

3.
二月二     
据说,今天是龙抬头的日子! 望子成龙的民间,纷纷理发。 (难道灰头土脸的爹们, 都想当太上皇?) 相传龙主水,可又常有 大水冲倒龙王庙的尴尬事…… 华表上享尽瞻仰的盘龙. 甘此熟视无睹, 这真有点儿“画龙.点睛”之妙了…… 庚辰牌沙尘基,越过京城的九龙壁, 伏击共和国心脏. 与社会展开一场巷战。 而舌战的“龙门战”, 已步步为营地摆到了 天安门主礼台和观礼台; 絮絮叨叨,土黄色的吐沫星子, 有朝一日可能淹没— 历史博物馆里的“历史” 人民大会堂里的“人民” 它出尽了风头,也出尽了洋相— 家家户户的水龙头,常陷 只有“龙头”而无“水”的…  相似文献   

4.
本该是风和日丽的早春天气,现在却正披上一层厚厚的“黄纱”。3月,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5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2次,扬沙过程3次。4月10日,兰州市突起大风,这是兰州地区今年入春以来第9次沙尘天气。4月11日,陕西出现了入春以来最明显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最低能见度只  相似文献   

5.
漆宇勤 《绿叶》2022,(9):41-44
<正>看青山的最初不是看山,而是看水,寻访一条河流的源头。寻访到后来,便弃河入山,到山岭草木间寻找水的源头了。家住安源萍水头。在这个当年风靡全国的京剧唱段里,萍水头可以被理解为萍乡安源的任何一个地点。但当我想要寻找这条名叫“萍水”的河流确切的“头”时,却似乎犯了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想当然地认为流过龙背岭的那条河就是萍水河,但后来我看到水系图上,小时候门前的那条河明明标注着福田河——它是萍水河的支流之一,往下游流着流着就汇入了萍水河。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肤色     
任茂谷 《绿叶》2022,(10):55-59
<正>一周末我喜欢去雅玛里克山的树林子里转悠。过去,人们把这座山叫作“妖魔山”,现在习惯叫“雅山”。我在林子里用粗糙的树皮磨手掌上的老茧,这样的摩擦不能让老茧减少,当然,我也不是想让老茧增加,只是喜欢这种麻酥酥的感觉。树皮和老茧都是保护层,分别保护着树和手,双方摩擦产生的热,通经连心,震颤着我与树的共鸣。林子里有我栽的树,市区和周边山上的很多地方都有,现在早已分辨不出哪些是我种下的,但我手上的老茧与这些树相关。我栽了树,树改变了城市的肤色。  相似文献   

7.
风中的芦苇     
梅洁 《绿叶》2005,(10)
一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芦苇!我一直想,我这一生,总会和芦苇不期而遇。在深秋白茫茫的芦苇荡里,和着盛开的芦花留下我的身影,哪怕从此我随风而去……我这样如痴如醉地想了许多年,想得有些莫名,有些怪异。我知道这是我生命中的一道信息,但我不知道它的由来。我生长在南方没有芦苇的汉水之滨。许多年后的八月,朋友林兵、志敏约我去南大港湿地。“湿地”之说是近两年的事情,它是大地最宝贵的一个器官,叫做“地球之肾”。我知道,此去南大港,我心醉神往的是芦苇。地处渤海湾里的南大港,俗称大洼,属传说中林冲发配的荒凉之地沧州。千万年里,海…  相似文献   

8.
滴血的大海     
赵晓 《绿叶》2005,(10)
一艘红帆船跃出海平线,载回了岸边久久等待着的少女心中那圣洁的幸福。这则美丽的童话,在我舞(竹)刀弄(木)枪的童年时代留下了别样清丽的印象。从此,红色与大海成了我意念中的浪漫。然而,“红色与大海”同“红色的大海”绝不是一回事。大海变红可不好玩,更不浪漫,无论对人、对鱼,还是对大海。这就是赤潮。总不相信赤潮真会是红的。直到前几日,在电视里看到一组航拍资料,蓝色的大海上赤潮肆虐,在阳光下发出缕缕刺眼的红色,像海魔的赤发,又像大海滴血的伤口。赤潮原本是自然现象。作为大海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原本有限的赤潮与人类关系并不是…  相似文献   

9.
在我就要启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旁边一位同学给我开玩笑说:“张国敬,你又不是漕泾人,再过两年就回山东老家了,漕泾的环境再差也和你无关,你这不是瞎操心吗 ?”对,我不是漕泾人,但我是一名中国人,无论是上海还是山东都是祖国的一个部分,身为中国人,难道不该关心吗 ?  我来漕泾也有三年了,发现漕泾的环境远远不如老家的好 (可能是因为工业比较发达的原因 ),而且还在一天天逐渐变坏。在这么多环境问题中我就举二个最令我伤心的。 “海滩鹤”飞走了   刚来到上海时,由于经济原因我并没有入学,在家闲着没事,就跟爸爸到围出的…  相似文献   

10.
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荫里打个盹儿……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11.
(七)“两百?啊?!两百?!”“一百。”“人说的两百。”“把我砍了我也没两百。我荷包里何时捂过两百块钱啥?!我是天下最可怜的人。”“这狗也不值一百,你竟敢花一百,还请客……”“我的狗回来了我不请客?”“你的狗?!”“我想了30年!”徐汉斌“叭”地摔碎了一个杯子,这就镇住了他的老婆。一个人想了30年,你是拦不住的。他老婆愣了半晌,打开门就冲出去跑了,不回来了。徐汉斌看着狗,狗看着他。“个婊子养的!”徐汉斌骂。“我又不想搞女人,又不想赌博,又不想抽烟喝酒,我就想一条狗!……个婊子养的!……”一个内心枯竭的人,突然因一条狗,泪腺像干…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8,(3):5-7
三月的北京像往年一样迎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三月北京的天气也像往年一样沙尘再次“光临”,给京城一点“小颜色”。虽然近年北京的蓝天日数屡刷记录,但空气质量与人民期望值还是有很大距离。这更加提醒了两会代表,环境质量是关系到百姓健康生存的民生大事,让环保再次成为两会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我曾在各种集会上千百次说过:“环保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周围做起。”这不是一个口号,记得八年前即1997年春在重庆,我和马霞应第三军医大学的邀请,各做了一场讲演。马霞是用英语讲的,内容我听不大明白,但题目却使我有点吃惊“:不要乱扔垃圾。”从那时起,我开始感到,不乱扔  相似文献   

14.
<正>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在人们的印象里,沙尘暴是个名声很不好的"坏家伙",给人类带来了很大危害。然而,研究沙尘暴的专家却为其做了适当的平反,让人们知道它也有善良的一面。实际上,沙尘暴也不是尽做坏事。有关专家指出,沙尘对于人类生存环境来说既有害也有利。关键是需要科学地评价和认识沙尘暴,引导人们正确地面对,积极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5.
正@陈主编:我叫孟航,是山东寿光世纪学校七年级8班的学生,也是贵杂志的绿色小记者(记者证号:HJSD0085)。我想向您反映一个情况:每年3月底或4月初学校春季运动会的时候,总会赶上黄沙漫漫的天气,我很想知道,我们学校附近没有沙漠,怎么会来的沙尘?沙尘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有办法阻止吗?孟航@孟航同学:首先感谢你向我们反映了你们那里的情况。你一定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吧?剧中有一句歌词:"你是风儿,我是沙,飘飘撒撒到天涯!"这句歌词就是形容沙尘特征的,随风飘落,漫无边际。  相似文献   

16.
新好女人     
高素质——这是新好女人首要的条件之一。在知识时代,不懂得操作电脑已经成了“半文盲”。一些尖端的科技领域里,年轻的女孩越来越多,比如软件开发再也不仅仅是男性的天下了。她们与祖母和母亲相比,已经走得很远,不能用传统的赞美语言赞美之。以前我们爱说“性格决定命运”,今天我们应该说“素质决定命运”。自信多多——有自信的女人不会整天张狂霸气。超越男人的方法,不是把他们压迫在自己的霸权之下,而是活得跟他们一样地舒展自信;也不是整天向男人发出战书,或者摆出一副“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进攻态度。自信,不是自大,自信是相信,也只有相信才会幸福。  相似文献   

17.
我真孤陋寡闻的可以,在接到“光雾山笔会”的邀请之前,竟从未听说过这个山。“光”和“雾”,又有光,又有雾,充满现代意象。心想这是一座古老的山,还是新发现的山?抑或是给老山取个时髦的新名字(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商品时代喜欢改名换包装)?后来,我都进了光雾山,还仍然对“  相似文献   

18.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一个环境问题的专家,您曾经在多种场合提出“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环境是合理的”,这似乎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对此,您怎么看?康晓光(以下简称“康”):首先要声明,我不是环境问题的专家。尽管我的硕士研究生读的是生态学,我也在中科院的生态环境中心任职,但我研究的重点是社会问题,比如说贫困问题、非政府组织问题、政治发展问题。在环境问题上,我仅仅是一个关心环境的普通人。党中央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这一举动无疑是及时的,也是…  相似文献   

19.
遭遇沙尘暴     
生活在长江之滨的我们,很少遇到沙尘暴天气的侵害。即使遇上,也并不十分严重,且时间很短。我这次在西北出差期间,“有幸”感受了真正沙尘暴的滋味。那天,我们考察团一行到刘家峡水库参观返回兰州时,兰州城正遭受沙尘暴的正面袭击。沙尘暴来得很快。上午我们从兰州出发时,兰州城风和日丽,一片晴朗。才几小时,兰州城的天气就完全变了样,沙尘弥漫,天昏地黑,一片混沌世界——像《西游记》中描写的妖风裹挟唐僧的情景一般。由于尘雾太大,光线极暗,于是,路灯亮了,车灯亮了,大小商店的门面灯、店内灯全亮了——白天成黑夜.阴阳颠倒了。风很怪,不是横着吹,而是旋转着,像小龙卷风。风中有尘粒,有沙粒,也有粗沙,砸在脸上,生疼生疼。沙粒使劲往耳朵里、眼睛里、鼻孔里、衣领里钻。嘴不能张,一张,满口沙子,尽管不断往外吐,可依然碜牙。以前看到报纸上说,当风沙袭击时,沙尘暴中心的老百姓就着沙子吃面条。现在看来,此话不假。  相似文献   

20.
我是炼铁厂的工人,提炼过不少东西。如今,上头交下来一个重要任务,说是要让我提炼出与众不同的“绿色校园”。我的字典里没有“退却”,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