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果断     
有一个小男孩,一天发现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当他托着小鸟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  相似文献   

2.
“收获真不小呀!”我赶紧叫爸爸出去买了一个鸟笼子,高兴地把捉到的小麻雀放了进去。真没想到,到公园来玩儿,还能捉到麻雀!看这个小家伙,进了笼子,一个劲儿地又蹦又跳,小翅膀一扇一扇的。肯定是想逃出去。这可不行,你走了,谁和我玩儿呢?   到了家,我找来些小米,放到小麻雀的“碗”里,还给它的“杯子”里加了一些干净的水。这样你就不会饿也不会渴了,我轻轻地对它说。小家伙真奇怪,不吃也不喝,只是瞪着黑亮的小眼睛,使劲儿往外撞。实在累了,就缩着身子,躲在笼子的角落里。   吃完饭,我看了一会儿电视,又逗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3.
蓝天在哪     
正森林里的广播员猫头鹰沉着脸给大家报天气预报:"今天阴天,是雾霾天气,大家最好不要外出。"一只小麻雀飞过来:"猫头鹰大哥,俺打小不识几个字,俺想问一下,那个霾是啥意思呀?""霾呢,其实就是漂浮在天空中的颗粒物。其中,PM2.5是构成霾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猫头鹰回答道。"那PM2.5又是什么东西呢?"小麻雀摸着毛绒绒的脑袋,一脸疑惑地接着问。猫头鹰想了想,说:"PM2.5就是大气中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12日,《成都晚报》登载了一条消息:“鹦鹉爸爸花心飞了,鹦鹉妈妈寻夫跑了,鸟主人太忙慌神了,3只幼崽急征妈……”并配了图片:一只手正用镊子给小鹦鹉喂食。我丢下报纸着急了:鹦鹉的舌头不是软而扁的,而是硬而团的,像一粒子弹头;加之它总是摇摇晃晃,很容易被镊子戳伤。我觉得小鸟将死于非命,慌忙拨通了应征电话,然后打的赶到了小鹦鹉的主人刘洪先生家。此时,3只小鹦鹉已经牺牲了两只,只剩一只“小老三”。仔细打量这出生才15天的小鹦鹉,全身只有指甲盖大小,没长毛,颈子比圆珠笔芯还细;颈子下的嗉子瘪瘪的。回到家,我便思考着怎样给“小老三”喂食。鹦鹉与一般尖  相似文献   

5.
正我向往"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景象,我憧憬"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美景,所以当听到要去圆明园观鸟的消息时,我真的有点欣喜若狂了。天公作美,那天晴空万里,是一个观鸟的好天气。刚踏进园林,一只可爱的小鸟就飞来迎接我们。我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望远镜——原来是只麻雀。但镜头中的这只麻雀似乎比我平时见到的"叽叽喳喳的麻雀"可爱得多,它的颈背部有一圈白色的羽毛,好似洁白衬衫的衣领。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试验箱温度控制系统的精准度,缩短系统调节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优化PID控制参数的方法(ISSA-PID)。利用PWLCM混沌映射初始化麻雀种群,丰富麻雀种群的多样性,采用Levy飞行策略改进了SSA算法种群中发现者和警戒者的位置更新方程,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建立了试验箱加热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了其模型PID控制参数。分别采用试凑法、麻雀搜索算法和ISSA算法对试验箱加热温度控制系统的PID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ISSA算法使得控制系统超调量减少了18.9%,系统调节时间减少了704s,并利用PLC、触摸屏和试验箱搭建的实验装置开展实际实验测试。通过仿真和实验表明,ISSA算法对PID控制参数的优化效果更佳,且验证了ISSA算法优化PID控制参数在试验箱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正春天来了,温柔的风吹过来了,春风以包容万物的生机唤醒了一切,大树已经发芽了,小花也长出了花苞,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前天清晨,我站在阳台看到一群麻雀停在了大树上,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和着温柔的风,好像在为我们送来祝福。还有一只麻雀飞到了我家窗台上,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放生人群的不断壮大,放生生物需求越来越大,放生产业利益链条逐步建立,有人放生,有人敛财。探访2016年6月,安徽省合肥市裕丰花鸟市场,记者佯装要购买放生鸟,走进了两家鸟行。在第一家鸟行内,一名中年妇女对记者说,店里主要经营用来放生的鸟类,便宜的有麻雀,其他鸟类都可以预定,半天就可以调出货源。一只麻雀  相似文献   

9.
<正>下午,一进公园的大门,就望见许多排列在小路两旁的大树。那可人的绿色,给小路增添了几分生机。我漫步在这里,听到几只麻雀在枝头欢唱着,金灿灿的阳光似利剑般穿过树叶,斑斑驳驳地照在地上。看!在那不远处,是一块湖泊。不过,这片湖泊上漂着塑料袋、雪糕袋……只有一个老爷爷在小船上用大网子捞着垃圾,我决定  相似文献   

10.
因为母亲六十岁生日,我携妻儿回到百里之外的乡下住了一个晚上。凌晨时分,突然被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我知道,那是早起的麻雀在呼朋唤友外出觅食了。以前呆在乡下,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些常常偷食并且喋喋不休的麻雀,而今天在我听来,这种叫声非但没有一点聒噪的杂音,反倒觉得既亲切又悦耳起来,于是索性披衣斜靠床头,  相似文献   

11.
家乡的鸟     
彭宗怀 《绿叶》2023,(7):53-58
<正>我的家乡有很多种鸟。我认识的鸟儿也越来越多,不再仅限于乌鸦、喜鹊、麻雀之类了。这是荆山腹地的一个小县城,位于荆山之北。现在我所居之城,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鸟。鸟儿如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一员。家乡的天空、大地、山谷、河流、树林、房舍,家乡的春光、秋色,显然是一个适宜鸟类生存的环境。在这里,鸟儿全然是任性的、纵情的,与人们融洽相处。如果鸟儿在某天猝然从林子消失了,我想,家乡的人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寂寞。  相似文献   

12.
甲鱼箱内饲养法该甲鱼饲养方法是将上部做口、底部及侧部有孔状结构的塑料箱放入浅水泥地中,池内水位低于塑料箱的高度,塑料箱内装入细砂,将甲鱼放入箱内进行控温饲养。在饲养过程中,当水质开始发生有机物污染时,将塑料箱提出水面,使细砂从箱底部的孔中漏出,甲鱼滞留箱内,然后将该箱放入另一备用的盛水浅池中,再将一些干净细砂放入箱内,继续饲养,在控温饲养过程中使甲鱼在不离箱的状况下作周期性的换砂换地。(CN114345lA)大豆植物产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大豆植物制做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方法及其产品。其主要步骤是:把大豆…  相似文献   

13.
玉初 《环境教育》2006,(1):53-53
青蛙青蛙是怕人的声音的丛林隐在欢畅的暗夜是一支和谐共处的幻想曲麻雀五脏俱全的小小的世界为一粒谷子愿意致命地飞翔然后大,量繁衍鱼鱼是不能上岸的那是消失的歧途但就是在水里也往往来不及成熟网儿早已密密麻麻蜜蜂习惯花丛中的翅膀习惯某个季节余下的只留给遐想和等待嗡嗡  相似文献   

14.
炎热季节,生性怕热的长毛兔很容易厌食。怎样才能增进兔子的食欲呢?喂食麦芽就是一简单有效的方法. 麦粒在发芽过程中,能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蛋白质分解为容易消化的简单物质,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兔子生长所需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如蛋氨酸的含量增加2倍,赖氨酸增加3倍,核黄素增加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委将在风景秀丽的北京植物园组织实施“红叶”招鸟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增设七百个人工鸟巢、一百个喂食台、一百个喂水器和一个养鸟站。香山、卧佛寺、樱桃沟一带是树木繁茂、风景秀丽的游览区,但因鸟类减少,危害树木的虫害时有发生,甚至连西山红叶的主要树种黄栌也大量遭受到一些害虫的危害。“红叶”招鸟工程实施后,将有效地保护和招引鸟类,对于减轻这一带的虫害,保持优美环境起到积极作用。招鸟工程将于一九八六年底完成,今年国庆前夕,先设置二百个人工鸟巢、十个喂食台和十  相似文献   

16.
柿子是一种分有很广的水果,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人们在食用柿子或加工柿饼时,常将柿皮丢掉,浪费很大,研究人员最近海林皮资源开发成鸡饲料获得了良好效果。用柿皮加工饲料时,把皮争切成10mm~15mm见方的碎块、这样水分就易脱干到10%,且消除了苦味,使柿皮变甜,饲料里还增加了大量粗蛋白和粗纤维、家禽爱吃。研究人员在给赤玉鸡蛋喂食的110g混合饲料中添加10g柿皮饲料,在鸡生长到35~54周时改变喂食量、调查对产蛋的影响,结果表时:尽管受完的硬度和厚度没有明显的差别,但蛋黄的颜色加深了;除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合量最多的…  相似文献   

17.
乌鸦     
杨泽文 《环境教育》2004,(11):87-87
乌鸦是一种留鸟.与麻雀和喜鹊一样常年生活于乡间.并时常介入乡下人的生活场景之中。不论你盘田种地,还是出门归家.乌鸦都会以或飞或栖的方式.进入你的视野。它那“乌啊乌啊”的叫声则时常让人听得心烦。  相似文献   

18.
赵永新 《环境教育》2010,(11):28-31
"我们和其他动物同是自然之子。麻雀打光了,虫害就增加了。拼命洒杀虫剂,结果是每个人的肚子里都有农药的残留。我这么大年纪了,无所谓了,但那么多青年人、那么多祖国的花朵该怎么办?"这就是梁从诫先生所担心的。如今,自然之子驾鹤西归。  相似文献   

19.
家乡变丑了     
<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棵棵苍翠欲滴的百年老树,一只只自由飞翔的小鸟,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这就是我的美丽家乡南辛庄。伴着日出,缕缕炊烟从烟囱中升起,人们开始做饭了。清晨的家乡雾蒙蒙的,一层白纱般的雾,笼罩了家乡,家乡像个睡美人。人们吃过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瞧,那边稻田里的伯伯正在插秧,这边叔叔正在给菜地浇水。哟,路那边猪圈里,两个奶奶正给猪仔喂食呢!正午,人们该吃饭了。拉上几张小桌,靠着小河坐好。先摆上一大碗黄澄澄、油亮亮的鸡汤,再  相似文献   

20.
盛华 《环境教育》2003,(4):33-33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产生一些垃圾,有些垃圾是可以被生物降解的。可被生物降解的垃圾在一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能够分解成为无害物质,这些因素包括微生物(如细菌)、水、光和空气等。但是,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生活垃圾的呢?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简单的实验,通过研究,将帮助我们找到其中的答案。实验用品:可粘贴标签;新鲜柑橘皮5个;5个密封袋;小铲子一把;泥土若干;洁净河水一瓶;削尖了的铅笔等。实验步骤:1.把柑橘皮分成差不多大少的5份,往每个密封袋里各放入1份,在袋外贴上标签,注明1、2、3、4、5号。把1号袋里面的空气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