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胶黏剂的固化程度及在自然贮存和温度循环中的变化。方法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定胶黏剂中氢原子在固化和老化过程中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反映固化过程中交联结构的发展,以及交联结构在6个月自然贮存和100次高低温循环过程中的变化,阐明胶黏剂的老化机理。结果 光固化胶黏剂的光交联反应在20min后就进行完全,热固化胶黏剂在60℃固化4h后即达到了较高程度的交联,120℃固化对交联程度的影响不大,更多的是对交联结构的完善。经过-45~75℃下100次高低温循环后,胶黏剂的交联结构变化不明显。自然贮存6个月后,胶黏剂不仅发生继续交联,而且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松弛,这些将对其长期使用稳定性带来影响。结论 低场核磁共振对氢原子的运动能力敏感,而且制样简单,测试速度快,是研究交联结构变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对胶黏剂的研制、固化工艺优化、固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则为钢渣,主要原料为钢渣,可作为循环再利用材料,将少量激发剂掺入,分析激发剂对钢渣胶凝材料性能所产生的影响。钢渣中掺入激发剂后,其活性显著提高,将早期钢渣胶凝材料性能极大改变。在激发剂的作用下,可增加119.8%的钢渣胶凝材料3d抗压强度。对于钢渣胶凝材料而言,激发剂对浆体水化产物种类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时刻对矿井的通风效果进行测试,保障矿井良好的通风效果的同时,必须减少矿井通风的能耗,尤其是无效益的能耗。结合相关的通风阻力测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为核心技术的矿井通风参数的无线测试的方法与手段,进而依据相关的参数开发出了一套矿井通风参数无线测试的系统。通过对这个系统的实际应用与测试,其能够将矿井内的湿度、温度、风量及风速等参数进行详细的测量,并通过无线传感传输到相应的设备当中,提升了测试准确度,为及时改善矿井通风并较少不必要的能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多台产品进行温度试验时,确定高低温试验箱中产品合理的放置间距,以确保试验有效。方法 基于接触式测量,对机箱类产品的摆放间隔随温度变化进行测试,并对所有测试结果画出数据曲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对高低温试验箱中1、5、10、15 cm放置间距的产品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经过对比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放置间距。结论 经过分析研究,最终确定按照测试方案中制定的10 cm间距摆放,则整个试验过程可信度仍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解决多层泡沫夹芯结构的雷达吸波复合材料在环境效应下产生外观失效的问题。方法 制备3种类型的雷达吸波复合材料,开展典型自然环境试验。观察试验样品外观状态,并检测变形量。通过观察泡沫的微观组织形貌,检测热膨胀量变化及泡沫与树脂间的粘黏强度,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复合材料裂解气体成分,分析复合材料外观失效成因,并提出解决技术途径。结果 6个月自然环境试验后,1#、2#样品外观失效,而3#样品无明显变化。复合材料100℃裂解气体成分为氮气、二氯一氟乙烷、甲基膦酸二甲脂。4种泡沫在22~85℃的最大热膨胀量分别为–0.18%、–0.37%、–0.30%、–0.45%。环氧树脂与4种泡沫的粘黏强度在41~52N,而聚氨酯树脂达到了54~81N。结论 雷达吸波复合材料泡孔内残留气体的释放,是导致外观失效的根本原因。通过热处理工艺,减少样品残留气体量,并提升胶黏剂与泡沫的粘黏复合强度,是提升复合材料环境适应性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某型军用锂离子电池低温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低温环境条件下温度对某型军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方法参照标准GB/T 18287,在常温下将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再在高低温潮湿试验箱中按设定低温条件利用电池测试仪进行放电性能测试,并将不同温度测试结果利用加速模型结合Arrenhenius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该型军用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随温度下降而降低,在-30℃温度条件下电池的放电容量相当于室温放电容量的20.9%,并在低于-40℃温度条件、2.5 V截止电压下无法放电。结论通过低温条件放电性能测试,并对温度条件和放电容量进行建模,得出绝对温度倒数与电池容量保留率对数在25~-35℃温度区间内分两段成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某型舟桥装备在严寒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中出现的采暖除霜问题。方法针对舟桥装备驾驶室采暖、除霜性能不足的问题进行故障树分析(FTA),对相关事件进行排查,提出整改措施,并在高低温综合环境模拟试验室进行验证。结果在?40℃环境下,驾驶室温度在20 min内达到20℃,前挡风窗玻璃内表面无结霜现象,外表面除霜面积达95%以上。结论增加燃油空气系统,更换电加热玻璃,在不影响装备正常使用和指标要求的前提下,解决了驾驶室采暖、除霜性能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某型飞机从万米高空俯冲降落直至着陆滑跑过程中,在经历了环境温度从-55℃到常温快速剧烈变化后起落架性能的改变。方法依据起落架落震试验要求,进行起落架高低温环境模拟技术研究。结果综合考虑试验技术指标、试验件结构尺寸和试验场地限制,成功研制了专用的起落架高低温环境模拟设备。结论为研究起落架缓冲器内敏感参数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起落架结构性能提供了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飞艇蒙皮材料在临近空间环境下的力学特性。方法根据临近空间环境的特征参数,制定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实验方案,包括高低温、紫外环境和臭氧环境下地面模拟实验方案。然后以聚氨酯涂覆Nylon织物为例,研究临近空间环境对飞艇蒙皮材料力学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红外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其影响机理。结果与未经高低温循环相比,弹性模量增加了11%,拉伸强度的最大变化不超过5%;经过48~240h紫外线辐照后,弹性模量提高了22%~34%,拉伸强度几乎没有变化;通过臭氧老化后,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幅值约为6%,拉伸强度逐渐降低。结论紫外辐射对于聚氨酯涂覆Nylon织物材料弹性模量的提升效应大于高低温和臭氧老化,但对其强度的影响明显小于高低温和臭氧老化,臭氧老化对材料强度影响大于高低温和紫外辐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强噪声场下振动传感器的性能。方法采用GJB 150.17—86对振动传感器进行噪声鉴定试验,并分析传感器在噪声场中的响应输出,对比试验前后的传感器性能指标。结果振动传感器经过强噪声场试验后的性能正常,振动传感器在强噪声场中的响应相对较小,单项振动试验中的噪声场不会影响振动传感器的测试结果。结论该传感器可以完成振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几种灌封材料西沙热带海洋大气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灌封材料在南海海洋大气中的环境效应。方法在南海西沙永兴岛开展24个月棚下大气暴露试验,分析其性能劣化规律,评价其环境适应性。开展实验室高温及湿热人工模拟试验,并对比分析自然与人工模拟试验的相互关系。结果参与试验的16种材料有5种材料环境适应性较好,10种环境适应性一般。高温试验后参与试验的材料主要性能指标与棚下的相关性均为中等强度相关或之下,11种材料的介电常数性能、体积电阻性能劣化加速倍数超过2倍以上。湿热试验后有11种材料主要性能指标与棚下的相关性均为中等强度相关或强相关,10种材料表面电阻性能劣化加速倍数超过3倍以上,14种材料体积电阻性能劣化加速倍数超过3倍以上。结论在西沙棚下海洋大气环境中,该批试验的灌封材料环境适应性一般。湿热试验与西沙棚下大气暴露试验相关性较好,湿热试验对性能劣化加速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汽车环境风洞试验能力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车辆研发验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汽车环境风洞已经成为环境适应性开发验证的重要设施.简述了车辆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以及汽车环境风洞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的组成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参数;重点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的试验能力,包括可以开展的试验车型和试验项目,特别是依托环境风洞才能完成的汽车极限气候性能模拟试验,以及达到这些能力所需要的设备指标.并结合目前行业现状,对汽车环境风洞的使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某大功率发电机组的低温环境适应性。方法将发电机组放置于高低温综合环境模拟试验室,室温降至–55℃,保温48 h,而后升温至–40℃,保温12 h,恢复常温。结果经检查,机组用时11′20″低温启动成功,其低温持续工作的稳态电压调整率为–0.880%,稳态频率调整率为–0.036%,稳态电压波动率为0.175%,稳态频率波动率为0.080%。试验过程中,样机塑料件、橡胶件、金属件未出现故障。结论该发电机组的启动性能、电气性能、结构材料等满足低温环境适应性要求,也为其他发电机组的低温环境适应性考核提供了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整机级飞机实验室高温验证试验,更真实地模拟飞机地面高温环境条件。通过对GJA150A、MIL-STD-810G及RTCA/DO-160G等国内外最新气候试验标准进行分析,确定某型飞机实验室高温试验程序。以此试验程序为基础,根据飞机温度适应性要求,借鉴民用飞机运行环境包线以及国外飞机实验室温度试验的经验,经过分析与剪裁处理,得到了某型飞机实验室高温试验条件。形成了飞机实验室高温试验条件剪裁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整机级飞机实验室高温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某型胶粘剂加速贮存试验及寿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某型胶粘剂的寿命。方法通过恒定应力试验方法对某胶粘剂进行三个不同应力量级的高温加速贮存试验。结果胶粘剂在100,80,60℃三种高温老化温度下的老化90 d后的剪切强度均明显大于初始剪切强度12.225 MPa。结论高温老化过程中,胶粘剂发生了明显的退化现象。温度越高,性能退化越快。由性能退化曲线拟合得到了胶粘剂高温老化的加速因子,评估了胶粘剂的常温贮存寿命至少为17.1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一类硬质泡沫塑料弹架结构的贮存特性和本构关系。方法首先对结构试件进行高温压缩蠕变试验,然后对压缩后试件蠕变性能进行分析,得到材料高温压缩蠕变曲线,在此基础上用WLF方程对试件的贮存寿命进行评估,推算出试件达到特定蠕变量所需时间。结果基于试验所得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用数值拟合的方法建立了试件材料的压缩本构关系。结论证实了在高温压缩蠕变试验过程中材料本构关系未发生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型号结构试件寿命评估和失效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飞机实验室低温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在实验室内进行飞机整机的低温试验,对低温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低温试验标准和国外飞机实验室低温试验,从试验目的、试验特点、试验条件、试验控制、试验科目、试验步骤、试验中断处理等方面,研究了飞机实验室低温试验方法。应用该试验方法,在国内首次完成了某型飞机的实验室低温试验,试验内容涵盖飞机系统、飞机地面保障设备和飞机地面保障程序,获得了在外场试验难以甚至几乎无法获得的试验数据。研究的试验方法适用于飞机实验室低温试验,将有助于我国飞机低温环境适应性设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一种新型飞机防护罩的防腐蚀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首先,对新型飞机防护罩进行气相缓蚀能力检测;其次,根据加速环境试验谱,将被新型飞机防护罩与防水帆布包裹的铝合金试件进行盐雾试验和紫外试验;最后,将新型飞机防护罩与防水帆布进行浸泡试验.结果 新型飞机防护罩的气化性防锈膜层缓蚀效果较好.在盐雾试验中,试件的腐蚀程度顺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设计一种能够高效强化太阳辐射热效应的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设备,在自然环境中构建具有极端高温和高低温循环条件的试验微环境.方法 研发高效集热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试验箱体、跟踪太阳基座和控制与数据记录部件,试验箱体5面为双层保温结构,顶部采用2 mm厚单层铝合金板材作箱盖,并涂覆吸热率大于90%的太...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基于常规试验设备温度循环应力筛选技术的改进方法。方法应用常规温度循环试验箱,结合对军用电子产品进行环境应力筛选(ESS)的实际情况,测量产品在温度循环应力筛选时,产品内部升降温的实际速率,通过对这些测量结果比较分析,找出这一方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缺陷暴露程度与应力筛选的相关性差,通过对温度循环筛选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结果理论筛选度较高(如0.89)的试验,实际测算额得出的筛选度很低(如0.54)。结论应用温度循环应力筛选的方法,确立合理的应力参数,就可取得理想的试验效果,节省一半的试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