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震台站是地震科学发展和顺利完成我国防震减灾任务的基础单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省的地震台站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剖析,提出可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领域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应注意认真选拔地震台长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帮助台站建立一套灵活的用人制度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重力定点观测是地球物理和地震预报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对重力观测的精度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对于定点重力观测而言,其精度主要取决于记录纸上每单位长度(毫米)所代表的重力值,即记录格值。我国地震台站观测规范规定,记录格值的测定相对精度要高于百分之一。目前,全国地震台站的定点重力观测使用的仪器大多数是GS-11,  相似文献   

3.
像哨兵一样,日日夜夜,风雨无阻,密切监视着地球“脉搏”的地震台站,多数位于高山、丘陵和地质状况复杂的区域。其地理环境特征是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地下土壤电阻较高,是雷电频繁活动区域。而雷电的频频光顾,扰乱了地震台站的正常监测工作。随着“九五”成果在全国地震台站的普遍应用,“十五”项目的不断实施推进,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已基本实现了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遍布全国各地的地震台站担负着地震活动监测、前兆信息探索,为科学研究提供各类观测数据的重要任务。为了贯彻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的要求,本刊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支持下,组织专业作者,深入基层台站,采访撰写反映全国台站十年来变化的系列专辑,从历史发展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角度展示历代台站人由奉献坚守逐渐发展为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全国台站已由模拟观测技术转为数字观测技术模式,观测环境、技术标准的改变使台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地震台站是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本专辑将向您讲述一个个真实的台站故事。  相似文献   

5.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通知在明确防震减灾工作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实现2020年前基本具备综合防御和应对6级左右地震能力的防震减灾目标的具体措施。通知强调,各级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地震台站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6.
减灾短讯     
5月31日至6月1日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一行四人到江苏视察防震减灾工作,并亲切慰问了奋战在防震减灾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 宋局长在视察南京地震台时指出,南京基准地震台作为中国人自己建造的中国第一台,已发展为当今多学科、数字化的全国Ⅰ类基准地震台,测震、地磁观测资料参与国际交换,为我国地震事业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目前地震学方法开发利用资料的概况及台站观测能力与资料的精度,从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地震学方法本身对观测资料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优化和改进台站布局与观测的建议。认为,地震台站记录的原始资料基本满足中长期预报或全国大形势判定与研究的需要,但作为短临预报工作的要求和综合预报方法效能的提高,尚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地震台站的观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结构可靠度的PBSD抗震设防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抗震性能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PBSD)的多级水准多目标设防,首先,依据结构可靠指标与验算点对应关系,推导出了基本变量的超越概率与目标可靠度、极限状态灵敏度系数的关系,完善了“等超概率原则”;其次,应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抗震目标可靠指标和“等超概率原则”,提出应用“多级设计可靠度”实现PBSD对不同重要性建筑、不同设计基准期的多级水准设防;最后,结合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给出了基于结构可靠度的PBSD抗震设防标准实用表格和公式。  相似文献   

9.
<正>杭州以北80多公里,即是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湖州。湖州地震台坐落于城市边缘一条繁忙公路旁边的小山坡上。一般地,地震台的选址都选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以减少环境中的信号干扰。浙江省经济发达,寸土寸金,随着地震台周边逐步被"蚕食"成了房屋、公路,湖州地震台只好接受了"被繁华"的命运。地震台站,讲究的是全国一盘棋,甚至全球一盘棋。地球这么大,地震台站要像麻团上的芝麻一样,均匀地且密密麻麻地分散在地球表面各处,才能更好地聆听大地的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通地震台核旋观测的干扰 ,通过多种试验最终加以排除。这项工作表明 ,地震台站环境改造中要注意监测环境的保护 ,特别是铠装电缆的铺设要考虑到对磁、电观测的影响 ,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核旋的观测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 ,我国建立了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在模拟地震观测向数字地震观测的转变中 ,从仪器的管理维护到地震的观测分析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我台用数字地震仪观测一年多来 ,积累了一定经验 ,摸索了一些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于此 ,以便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信息反馈原理结合地震台站监测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地震监测管理系统中信息反馈的内容和途径,论证了地震监测是一个具有信息反馈功能的闭环系统,提出了获取反馈信息的方法,并对反馈信息如何在地震监测管理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对开发经营中的风险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提出应重新认识风险对现代经济的作用。结合地震系统开发经营实践 ,探寻了风险的主要类型和来源 ,认为对待风险应采取趋险与避险相结合的策略。并就如何在全社会及本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以利于经营决策者能实施趋险与避险相结合策略 ,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用标准偏差建立了一种新的异常从属函数。用该方法显示出,苍山地震前淮北和泗县台地倾斜,大同-阳高地震前阳原和大同台站地电阻率的μ值均有不同程序的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从地震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地震事业经费的计划体制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脱节、地震系统内部人财物尚有很大潜力没有挖掘等方面阐述了地震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对结构调整、领导体制、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如何深化改革提出了建议。同时简要介绍了江苏省地震局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做法、初步成效、问题和希望。  相似文献   

16.
在对地震科技应用内外部存在问题及困难的分析中,探讨和确立政策调制手段,以求建立良性地震科技应用环境,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方法论着手,论述了中医学对地震学借鉴的可能性,中医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经络说、病因说、施治法则)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及对地震研究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专家为主、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是当前防震减灾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回顾浙江省“九五”期间建设地震监测系统的实践 ,认为在当前科技水平和管理体制下 ,专群结合是建设好现代化地震监测预报系统的重要保证。省局必须正确处理好省级以下地震部门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发挥专业队伍在监测预报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才能做好新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及中国综合公共安全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政府将公共安全事件分为4大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众卫生和社会安全。中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在中央一级成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针对上述4类公共安全问题相应组建的以管理自然灾害为主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以管理事故灾难为主的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以管理公共卫生为主的中国爱卫会和以管理社会治安为主的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在地方政府一级,一般与中央有关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机构相对应,也相应组建了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上述4类的公共安全管理的委员会。此外,国家出台了各类公共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并针对一些主要的公共安全因素,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和决定。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公共安全的管理体制是“以中央为主,中央与地方政府相互配合”。中国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灾前、灾中与灾后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至今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就某一种公共安全因素承担全部的备灾、应急与恢复和重建任务。国家的公共安全管理战略一直是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003年SARS事件后,各级政府重视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文章提出了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即灾区政府、企业、社区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模式的指导下,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中国各级政府综合公共安全管理的对策:一是加大公共安全信息的及时公开力度,建立国家和地方公共安全信息共享体系;二是建立公共安全管理的纵向、横向与综合协调机制,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公共安全管理能力;三是从源头上降低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建立发展规划的“风险”评价制度;四是鼓励非政府组织在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建立社区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五是大力提高减灾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建设区域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简要总结了随着这几个阶段的技术进步南京基准地震台观测技术的重要变革 ,并从记录地震事件数量、大地震速报作用和推动某些研究的深入等方面评估了由于这些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震台效能的提高。对目前地震观测技术从模拟观测向数字观测的转折时期 ,地震台如何尽快过渡 ,充分发挥效能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