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别用3种不同材料电极(不锈钢、Ti/Pt和Ti/RuO2-IrO2)作阳极、石墨电极作阴极在同一条件下分别对循环式准好氧填埋垃圾场渗滤液进行电解处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时间的变化,渗滤液中的COD、BOD5、BOD5/COD、重金属离子浓度、色度和pH值均会发生改变.当电解时间为10~20 min时,用上述3种电极作阳极电解均会出现渗滤液COD、BOD5、BOD5/COD增大的现象;当电解时间为30~40 min时,用Ti/RuO2-IrO2或Ti/Pt电极作阳极电解均可使渗滤液的色度降为0;当电解时间为120 min时,分别用3种电极作阳极电解都可使渗滤液中的COD、BOD5和重金属得到有效的去除,其中用Ti/RuO2-IrO2电极作阳极电解对COD、BOD5的去除效果最好:用Ti/Pt电极作阳极电解对Pb2 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垃圾模拟柱的实验,研究了铁在准好氧填埋场垃圾降解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并根据渗滤液中的pH和COD的变化,对铁的浓度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铁在垃圾降解过程中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垃圾填埋120d后达到最大值32.12mg/L,这为今后有效控制准好氧填埋场中重金属的二次污染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填埋结构对渗滤液中氨氮脱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模拟填埋试验中试装置,研究了准好氧填埋渗滤液NH3-N的变化特性和稳定期垃圾对渗滤液NH3-N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结构下渗滤液NH3-N衰减很快,下降率可达99.6%,没有出现传统填埋场累积的现象,为渗滤液后续处理解决了氨氮浓度过高的难题;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NH3-N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去除率由低水力负荷时的99.9%,下降到高水力负荷时的87.7%;准好氧填埋垃圾对低可生化性、高浓度氨氮的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能力,但反硝化能力不足;较高有机物浓度有利于反硝化作用,使氨氮彻底转化为氮气.  相似文献   

4.
以室内模拟实验为基础,对准好氧填埋场的FSQ标准作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的渗滤液COD与其他指标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根据该特点,把准好氧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划分为不稳定、基本稳定和完全稳定3个阶段.相应把准好氧填埋的FSQ标准分为2级:基本稳定状态时的FSQ二级标准,完全稳定状态时的FSQ一级标准.在评价基本稳定状态时,场地沉降量为控制性指标,确定准好氧填埋的FSQ二级标准为:填埋场地总沉降量占垃圾初始填埋高度的比例≥30%,渗滤液COD≤400 mg/L、NH3-N≤15 mg/L、TVS/TDS≤6%,固相垃圾BDM≤6%;在评价完全稳定状态时,渗滤液COD作为控制性指标,概化总结出准好氧填埋的FSQ一级标准为:填埋场地总沉降量占垃圾初始填埋高度的比例>30%,渗滤液COD≤100 mg/L、NH3-N≤15mg/L、TVS/TDS≤3%,固相垃圾BDM≤3%.  相似文献   

5.
针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准好氧矿化垃圾反应床+超声/芬顿联用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后渗滤液中COD、氨氮、总磷、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0%、85%、92%和85%。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Fenton法最佳工艺条件。经该组合工艺后,渗滤液中COD、氨氮、总磷和色度的最高去除率分别可达96%、86%、94%和95%,且出水无臭,颜色为淡黄色,BOD5/COD从0.16增至0.35左右,可生化性基本满足后续生物处理需要,且COD、总磷这2个指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使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达到城市污水管网的接管要求,采用厌氧-氨吹脱-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并介绍了相关工艺的设计参数。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的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模拟填埋试验中试装置,研究了准好氧填埋渗滤液NH3-N的变化特性和稳定期垃圾对渗滤液NH3-N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结构下渗滤液NH3-N衰减很快,下降率可达99.6%,没有出现传统填埋场累积的现象,为渗滤液后续处理解决了氨氮浓度过高的难题;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NH3-N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去除率由低水力负荷时的99.9%,下降到高水力负荷时的87.7%;准好氧填埋垃圾对低可生化性、高浓度氨氮的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能力,但反硝化能力不足;较高有机物浓度有利于反硝化作用,使氨氮彻底转化为氮气.  相似文献   

8.
依据准好氧填埋工艺原理建立了试验装置,定期监测渗滤液硝氮、氨氮、温度、pH值、氧气含量,ORP(氧化还原电位),研究准好氧填埋过程中氮转化的影响因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pH值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值达到8.74,之后下降到7.91.填埋开始阶段,填埋层的氧气浓度缓慢下降,最低下降到3.43%,随着空气经导气管和渗滤液收集管进入填埋体,氧气浓度明显上升达到10.46%.进入填埋后期,氧气浓度再次下降,最低到1.61%.填埋试验后期,ORP均小于150 mV,最大值为123 mV,最小值为-166 mV.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物理化学、生物、土地处理等技术。对某地已投入使用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生物处理设施技术改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回灌比例对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影响,探讨了回灌比例为15%、20%、25%、30%和全回灌(体积分数)时,反应器所产渗滤液及填埋垃圾性质在不同回灌比例下变化的趋势,填埋周期为198 d。结果表明:回灌比例为25%的反应器所产渗滤液中的氨氮于135 d达到GB 16889-2008所规定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氨氮排放浓度限值,较其他反应器提前3~49 d,整个填埋周期所产还原性有机物较其他回灌量低2.11%~20.16%;且有机垃圾降解速度最快,至填埋结束时,沉降率为75.13%,比其他反应器多0.87%~2.63%,总有机质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为48.47%和7.39%,较其他回灌比例分别低0.61%~5.52%和0.2%~0.64%,表明25%的回灌比例有利于快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两种填埋结构中氨氮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准好氧填埋和厌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准好氧和厌氧填埋的实验室模拟装置,研究了2种填埋结构渗滤液中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结构3层渗滤液中氨氮浓度都呈不断稳定下降的趋势,29周时上层、中层和下层渗滤液中氨氮浓度分别从填埋初的931.8、1796和3019 mg/L下降到25.6、328.9和820.1 mg/L;厌氧填埋结构3层渗滤液中氨氮浓度下降趋势不明显且波动性较大。准好氧填埋与厌氧填埋结构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层次效应,为下层>中层>上层。  相似文献   

12.
絮凝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无机低分子絮凝剂硫酸铁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和聚硅硫酸铁处理厌氧好氧后的垃圾渗滤液,并通过急性毒性检测试验研究絮凝处理前后垃圾渗滤液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10 mmol/L,pH值为8的聚合硫酸铁对垃圾渗滤液的色度、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1%和61.4%。通过毒性检测证明,聚合硫酸铁絮凝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几乎没有毒性,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处理工艺原理的不同 ,分别介绍生化和物化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和蒸发处理技术等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 ,同时根据我国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特点和处理处置现状 ,展望了我国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对其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主要介绍了该自动控制技术的设计方法及应用实例,并对自动控制及手动控制运行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自动控制技术能较好地适应水质波动大的垃圾渗滤液,同时较好地解决了设备的防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近几年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采用"吹脱-SBR-混凝沉淀-氯化"处理工艺对中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实验研究,确定了各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并对SBR的强化进行了新的探索.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使垃圾渗滤液的COD值从1360 mg/L下降到93.6 mg/L,BOD5值从320 mg/L降低到28mg/L,NH3-N的值从1098.6 mg/L下降到16.1 mg/L,出水色度接近无色,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反渗透膜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膜污染及其防治是影响膜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取工程中运行一年多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碟管式反渗透膜,经研究判断,污染絮体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并含有Al、Si等的胶体物质以及Fe和Ca的化合物。通过化学清洗来验证对污染层结构的判断,先碱洗后酸洗的清洗效果远远好于先酸洗后碱洗,有机物在污染层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减少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将会大大减轻膜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电解氧化处理难降解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连续式电解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电解催化处理,考察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导率[Cl-]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的[Cl-]6000 mg/L,在电解60 min时,对初始COD小于3000 mg/L的中等浓度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88.9%和97.3%,能耗为2.75 kwh/m3.为中试和工业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