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雪邦山风电场位于滇西北剑川县的亚高山地区,以雪邦山风电场区域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了亚高山地区风电场主要植被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分布等特征,以期为风电场建设中的植被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植被恢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风电场开发的环境效益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风电开发的环境影响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1、风电场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2、风电场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根据建设过程,分为建设期和运行期2个阶段对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3、风电场开发建设对环境影响评估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选取石灰岩山区某风电场区域现状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石灰岩山区风电场主要植被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分布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风电场建设越来越多,风电场的建设对调节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电力紧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和运行期,施工期生态影响为植物量损失,运行期生态影响为对鸟类和景观影响.以五凤山风电场为例,探讨了山地型风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对植被、鸟类和景观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辉腾锡勒风电场周围植被样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风电场附近居民的调查,初步探讨风电场对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6.
欧洲研究人员发现风力发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在运营阶段,许多海洋生物在此栖息繁衍.本综述的结论是,在为底栖动物栖息地、底栖动物、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创造庇护所方面,海上风电场至少可以与现有的海洋保护区一样有效.这些生物在此地获得优势程度取决于风电场的位置和该地对渔业的限制.在某些条件下,风电场甚至可能是...  相似文献   

7.
目前宁夏地区的风电开发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风电开发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场址和机位的选择优劣与否对风电厂以后的运行效益至关重要。结合宁夏地区风电场建设特点,对风电场开发、建设过程中场址选择和机位布置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上风电事业高速发展,而短期内在较小的区域之中建设多个海上风电场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累积影响。通过对海上风电场建设的累积影响识别,综合运用情景分析法、GIS方法、赋值计算法,结合滨海县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实际情况,定量分析并评价了海上风电场建设对近岸海域海洋水质和海洋生物造成的累积影响。研究表明: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对近岸海域和风电场区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累积影响较大,根据风电场建设规模变化设定的三种情景的累积影响综合得分分别为0.475、0.508、0.640,说明海上风电场建设产生的累积影响随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评价结果表明短期内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较大,应在该海域内合理谨慎地开发海上风电,加强风电场建设管理以及采取有效的生态补偿措施以降低累积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亚高山风电场区域由于干旱、寒冷、光照强烈、风速较大等气候特点和当地土壤贫瘠、土层薄等恢复条件限制,植被恢复较为困难,植物成活率较低、生长缓慢。根据风电场区域自然植被调查情况、风电场植被恢复物种选择、生长情况,分析了适合石蒲塘风电场区域的植被恢复物种和组合栽培方式:(1)施工道路边坡采用雪松、绣红毛杜鹃、大理柳、密枝杜鹃"乔、灌"组合栽培;(2)风机平台边坡种植灌丛、风机平台撒播羊茅、高山早熟禾草籽;(3)弃渣场区及施工营地"灌草"相结合种植,选用绣红毛杜鹃、大理柳、密枝杜鹃、柔毛委陵菜、西南委陵菜、羊茅、高山早熟禾。  相似文献   

10.
徐闻沿海风力发电场对鸟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风电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鸟类造成一定的影响。以2003年徐闻县鸟类资源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徐闻县风电场建设规划,研究了徐闻县风电场对鸟类栖息、觅食、迁徙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场建设通过占用鸟类栖息地,产生噪声等影响风电场周围鸟类的栖息和觅食,但总体来说,其影响较小;风机转速较慢及保护区鸟类飞行高度均高于风机高度,风机与鸟类的碰撞风险较低。为了保护鸟类的安全及保障其正常生存,需要采取设立候鸟监测救护站、将风机及输电线涂成警示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风电场在其建设及运行期间,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文章具体以喀左县双庙风电场建设为例,探讨风电场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风电场生态环境恢复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风电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对其资源环境成本进行系统核算对于全面评价海上风电的节能减排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二期)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并将核算结果与典型陆上风电场和其它类型的可再生能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发电能耗为0.51 MJ·k Wh~(-1),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6.47g·k Wh~(-1)(以CO_2当量计);在设备制造与运输、建设施工、运行维护、回收处置4个阶段中,设备生产与运输阶段在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占比最大,分别贡献了能耗的91.23%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0.48%;横向比较发现,海上风电场单位发电量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均高于陆上风电项目,但与光伏、生物质、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相比,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依然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对雪邦山风电场区域的现状植被中的寒温灌丛(灌丛杜鹃群落)、亚高山草甸(羊茅、狭叶圆穗蓼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植物群落在研究区分布面积较大,生长良好。根据调查结果对风电场植被恢复的群落类型进行了物种配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逐渐加大对风电场与光伏电站建设的投入。为了做好风电场与光伏电站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对工程的安全评价与验收管理进行规范。本文将介绍风电场与光伏电站工程的安全评价方法,并阐述风电场与光伏电站工程的安全验收工作的具体流程,最后将对风电场与光伏电站工程的验收管理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目前国家的风电发展规划以及风电场的建设现状,分析了风电场对电磁环境产生影响的潜在危害,并针对风电场电磁环境影响评估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基本的评估要素、方法和流程,给出了风电场工程规划过程中避免或减弱电磁环境影响的几点参考建议,最后总结了电磁影响评估工作在风电场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及意义,从而可以为风电场的建设规划论证及电磁环境保护提供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鸟类与风电机相撞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与风电机相撞并造成伤亡成为发展风电行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查阅最近20a来国际上的研究文章(包括网络上可获得的资料),从自然条件和风电场两个方面进行了导致风电机与鸟类相撞的影响因素分析,并从风电场的规划阶段、施工阶段到运营阶段提出了详细的鸟类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鸟类与风电机相撞并造成伤亡成为发展风电行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查阅最近20a来国际上的研究文章(包括网络上可获得的资料),从自然条件和风电场两个方面进行了导致风电机与鸟类相撞的影响因素分析,并从风电场的规划阶段、施工阶段到运营阶段提出了详细的鸟类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目前风电场对米波雷达的潜在威胁,研究风电场的有源干扰、无源散射、遮蔽对米波雷达系统的影响,为评估风电场对米波雷达系统的影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根据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对风电场的有源干扰进行实际测试,就风电场有源干扰对米波雷达系统周边背景噪声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应对有源干扰的措施;利用散射、刃峰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理论,就无源散射、遮蔽等因素对米波雷达系统的影响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风电场将引起米波雷达系统周边背景噪声恶化、虚警率提高、探测距离缩减、测向和测速误差等,导致米波雷达性能下降。结论风电场对米波雷达系统存在着巨大威胁,在米波雷达台站附近规划建设风电场前应进行严格的技术评估,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雷达系统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开展风电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铁岭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和风电场待修复的环境类型,据此提出了该地区开展风电场生态修复的目标、原则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广西从保证能源安全,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满足低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要,将风电项目作为新能源项目重点推进.广西陆上风电场大部分位于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等敏感区,通过分析目前风电规划、建设在选址、生态环境破坏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广西陆上风电场开发建设、环境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建议对广西风能资源开发所取得环境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估,指导推进广西陆上风电场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