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车载巡测技术,对凯里市城区道路和6个居民小区开展车载巡测,分析环境电磁辐射现状,结果表明:凯里市城区部分区域电磁辐射射频电场强度采集数据共32963个,测量结果集中分布在0相似文献   

2.
通过挑选典型基站,并对其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室内覆盖基站测量值低于《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规定的单个项目的环境电场强度评价标准值5.4V/m(功率密度8μW/cm~2),更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电场强度公众照射导出限值12V/m(功率密度为40μW/cm~2)。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重庆市电磁辐射环境状况,对重庆市271家电磁辐射源和电磁辐射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2011年重庆市综合电场强度区域平均范围值为0.120.68V/m、0.180.68V/m、0.181.36V/m,全市平均值分别为0.32V/m、0.44V/m,重庆市环境电磁辐射背景水平均未超过GB8702-88标准中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相似文献   

4.
昆明城区电磁辐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环境保护要求,用干扰场强仪测试了昆明城区电磁辐射电场强度。在城区布置了50个测点,将城区作为一个统计整体,探讨了城区电磁辐射电场强度,以dB为单位的分布。昆明城区电磁辐射电场强度呈近似正态分布,数学期望值为103dB(141毫伏/米),小于公众电磁辐射照射参考值12伏/米。电磁辐射电场强度基本上处在同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清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长时间活动的环境、场所中电磁辐射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专业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对单个电器运行时、家庭综合场景、办公综合场景及公共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所有场景下,近距离最大工频电场强度为476.7V/m,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值为50.05μT,最大射频电场强度为20.90V/m。随着与电器设备距离的增加,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监测值逐渐减小,所有监测值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6.
赵玉峰 《环境工程》1990,8(3):61-63
<正> 电磁辐射场强测量通常分为两大类,第1类为近场区电磁感应场强的测量;第2类为远场区辐射场强的测量。 1 近场区场强的测量 1.1 物理量与计量单位国际上通常采用平均功率密度,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平方,磁场强度,磁场强度平方和能量密度等6个单位。相应的计量单位是:W/m~2,V/m,(V/m)~2,A/m,(A/m)~2,J/m~3以及它们的导出单位。国际上电磁辐射的通用计量单位一般为,大于  相似文献   

7.
中波广播电台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恒  王东  张金帆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4):189-192,182
文章引入电磁辐射源固有危险性评价的指数法评判模型,进行了中波广播电台的固有危险性评价。探讨了中波天线周围电场强度的理论计算、分布规律以及电磁污染可能范围,并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中波广播电台天线电场强度值,在近距离区域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当距离进一步增大时,场强值继续衰减,但衰减速度越来越缓慢;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但相对与电场强度衰减的幅度较慢。当中波广播电台功率比较低时,其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在20 m以外均能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规定,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掌握核磁共振的电磁环境现状,可为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防治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建立了医用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对深圳市医用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的静态磁感应强度和射频电场强度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超过静态磁感应强度环境背景值(100μT)水平的监测点位占比65.77%,静态磁感应强度>500μT的点位占比15.5%,射频电场强度监测结果均<5.4 V/m,周边辐射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静态磁感应强度,存在静态磁感应强度环境泄露的主要点位为观察窗、防护门、防护墙。从监测评价结果划定监督控制区和悬挂警示牌,强化重点区域的屏蔽设计,建立核磁共振电磁环境的国家标准体系等方面重点加强,以便降低核磁共振电磁环境曝露。  相似文献   

9.
城区中全户内变电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户内变电站是将主变压器、电容器组、GIS及配电柜等电气设备布置于户内,此类变电站能有效减少电磁波往外辐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某市110 kV广场变电站为典型的城区中全户内变电站,通过电磁环境监测,得出变电站站界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范围为1.96 V/m~22.7 V/m,磁感应强度测量值范围为0.03μT~0.22μT,变电站主变一侧围墙外70 m范围内工频电场强度为1.91 V/m~12.8 V/m,磁感应强度为0.02μT~0.22μT。变电站围墙外20 m处0.5 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35.40 dB(μV/m)。测量结果表明,全户内变电站围墙外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值远远低于中国环境标准中推荐的居民区的场强限值,即电场4 kV/m,磁感应强度0.1 mT,无线电干扰46 dB(μV/m)。该变电站围墙外的电磁辐射已接近环境本底水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对新疆某地区新建广播电视塔周边环境20 m~500 m,离地高度0 m~200 m的电磁辐射影响进行预测,探寻此范围内电磁辐射最高值覆盖区域,说明广播电视塔周围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得出距广播电视塔的水平安全距离及周围高层建筑物的限制高度,以期为电视发射塔电磁辐射防护措施的制定提出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建议,从而为环保部门管理及日益增多的电磁辐射投诉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电视塔周围的高层建筑物外的电磁场强度随着高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磁辐射分析仪PMM8053B,按照《对人体暴露于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电磁场的测量方法》(EN62233:2008)监测标准,对市场上部分电磁炉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电磁炉的电场强度最高达106.04V/m,磁感应强度最高达69.03μT,超过EN62233的限值规定,并使电磁炉周围的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明显升高。建议进一步开展电磁炉电磁辐射的系统研究,制定有关环保标准和管理体制,将电磁炉纳入电磁辐射法定监管范畴。  相似文献   

12.
高压远距离输电需跨越地理环境较复杂的区域,本文选取福建地区110k V某架空输电线路,通过实测结果表明不同档距的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场强度不同,档距为600m时达到最大;相同工况及气象条件下,福建山区相比沿海地区最大电场强度降低了56.4%。  相似文献   

13.
短波发射台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明贵 《福建环境》2001,18(5):23-24
短波发射台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何,笔者进行了调查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在距离天线较近(50m)范围内影响较大,出现电场强度超标现象,该文提出了相应防护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在工频电磁场强度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变电站电磁辐射强度及其随距离衰减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3座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站界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相应环境标准的要求;电压等级越高,站界工频电磁场强度越高.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也呈正相关性.变电站周边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随...  相似文献   

15.
电磁辐射选频分析仪检测是应用在未知电磁环境中,多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共址,通过电磁辐射选频分析仪,测量各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每个使用频段电磁辐射贡献量及其总贡献量,《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规定单个项目的场强限值5.37V/m的限值要求是判定超标运营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模拟类比计算,对柳州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B)的电磁辐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该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周围居民及值班工作人员构成电磁辐射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了某条拟建220 k V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架设方式下,线路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大小进行了理论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混压线路随着叠加的电压等级的降低,产生的电场强度逐渐下降,允许最低线高逐渐降低;并行线路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塔基横担外侧。预测结果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河北某移动电话网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为侧,阐述用辐射防护“三原则”对电磁辐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保证通信质量和公众受照剂量低于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合理地降低环境辐射水平和公众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低频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危害控制方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IEEE-Std-C95.1—2005、GJB 5313A—2017以及GB 8702—2014,通过试验详细地获取不同功率和频率条件下低频通信系统天线近场综合场强值,并将工作区域划分为危险区、短时活动区和安全工作区。结果 以甚低频菱形天线为中心,40 m半径范围内为危险区,其峰值场强高于70 V/m,40~70 m半径范围内为短时活动区,70 m半径外为安全工作区。结论 甚低频天线近场电磁辐射危害试验验证和区域划分,为低频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危害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居住在城市移动基站附近的居民日益关注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通过移动基站近距离区域电磁场分布连续24h监测与分析,研究正常工作日内基站周围近距离区域电磁场功率密度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以及功率密度的概率分布,并根据24h各时段内的话务量,使用统计分析(SAS)系统对此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一天内移动基站天线附近电磁辐射随时间呈现明显的波动,其功率密度的概率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手机的话务量与电磁场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近距离区域,功率密度随距离增加,在一定距离上出现峰值,峰值出现的距离与天线高度有关.对我国一般的城市基站,环境电磁辐射低于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