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滇池入湖河流治理未考虑河流分类的特点,几乎按照统一工程治理,一些技术应用较少考虑适用条件(如地域性)的影响,使得目前入滇河流治理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包括污水收集率低,面源治理效果有限,水源补给量少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入滇河流后续治理的重点与方向。为此,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包含14项适合滇池流域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的新技术体系,并从点源、面源、底泥、生态需水量、水质及水生态6方面详细分析相关治理技术指导不同类型入滇河流治理的适应性与可行性;同时,以盘龙江为案例,结合新技术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后续治理技术体系建议,以期为入滇河流后续治污工程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十二五"期间西山区国控入滇河流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西山区国控入滇河流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间国控入滇河流水质明显好转,河流截污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劣Ⅴ类水体居多,均未达到各水体水质保护目标要求,5条河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科学》2015,(5):67-72
以合肥市巢湖入湖河流十五里河为例,在十五里河水质现状调查及有效分析河流小流域污染源解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针对各污染源项,提出了包括沿河重点污染源控制工程、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农村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河流水质修复措施、生态补水及河流生态修复措施、河流综合监测等对策措施建议。以期为十五里河水体污染的控制及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对策模式,也为其他类似入湖河流的治理提供思路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乌龙河是滇池入湖河流之一,入滇河流污染是造成滇池污染的重要因素。采用"十一五""十二五"监测数据,分析和总结了乌龙河的水质变化、综合整治效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剑湖湿地3条入湖河流:格渼江、金龙河、永丰河进行实地调查,结合以往生态驳岸评价研究确定剑湖湿地入湖河流生态驳岸评价指标,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辅助软件得到生态驳岸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对其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一个生态驳岸评价指标对剑湖湿地3条入湖河流是如何影响的,这样可以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河道生态驳岸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滇池流域入湖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方法,探究了2018年滇池流域主要入湖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河流中DOM各荧光组分的相对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入滇河流水体DOM包含5种荧光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C3、C5和类蛋白色氨酸荧光组分C2、C4,且5种荧光组分之间具有同源性,污染严重河流水体DOM的荧光强度相对较高;荧光指数、自生源指数、腐殖化指数综合表明,入滇河流水体DOM的内源特性较强,自生源特征明显,生物可利用性较高,腐质化程度低,分子结构不稳定.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枯水期DOM的荧光组分中类腐殖物质的平均贡献率占30.1%,类蛋白色氨酸物质的平均贡献率占69.9%;丰水期DOM组分中类腐殖物质的平均贡献率占54.3%,类蛋白色氨酸物质的平均贡献率占45.7%.  相似文献   

7.
新运粮河作为一条重要的入滇河流,其水质直接影响滇池的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本文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各理化因子对其水质的影响,在2011年8月底到10月底,对其具有代表性的河段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新运粮河下游河段全年水质均为劣V类,是所有滇池入湖河流中污染较严重的河流,其各河段(监测点)污染程度不同,越往下游水污染越严重;各理化指标对其污染贡献不同,SS、CODcr、BOD5、TN对新运粮河的污染贡献率分别为36%、30%、12%、11%,SS、CODCr TN、BOD。为其主控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8.
抚仙湖现有污染主要来自北岸。通过抚仙湖3条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调查,对抚仙湖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河流总氮为劣Ⅴ类水质,是影响抚仙湖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湖泊总量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与珍稀水禽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位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工程建设将对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在调查该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建设对该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结构与功能、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抚仙湖北岸入湖径流中总氮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仙湖现有污染主要来自北岸。通过抚仙湖3条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调查,对抚仙湖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河流总氮为劣V类水质,是影响抚仙湖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湖泊总量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环太湖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稳定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卢少勇  焦伟  金相灿  远野  张烨  李光德 《环境科学》2010,31(10):2311-2314
以16条环太湖主要进出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BCR三步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其河口表层沉积物中Pb、Cd、Cu及Zn这4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其污染程度、分布特征和稳定度,旨在为合理预防和治理太湖重金属污染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16条环太湖河流河口的沉积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4种重金属在大多数采样点的含量均超过临界效应浓度值(TEL);诸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可提取态含量分布有明显差异性:北部河流南部河流,入湖河流出湖河流;4种重金属的稳定程度依次为:CdZnPbCu,因此相对于元素Pb和Cu,元素Cd和Zn有更高的二次释放潜力及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分析了骆马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水体中磺胺类(SAs)、喹诺酮类(QUs)、四环素类(TCs)、大环内酯类(MLs)和青霉素类(PLs)这5类39种抗生素的浓度水平,分析了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贡献率,并评价了抗生素潜在的生态与健康风险.结果表明,42个...  相似文献   

13.
对京密运河及北京排污河进行了不同季节的藻类生态调查,根据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对河流质量进行评价,并将河流水质划分为五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藻类数量和生物量与水质相关性显著.根据藻类组成、分布特征及河流水质选出了作为评价京密运河和北京排污河污染程度的几种指示藻类.  相似文献   

14.
对京密运河及北京排污河进行了不同季节的藻类生态调查,根据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对河流质量进行评价,并将河流水质划分为五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藻类数量和生物量与水质相关性显著.根据藻类组成、分布特征及河流水质选出了作为评价京密运河和北京排污河污染程度的几种指示藻类.  相似文献   

15.
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结构层次;通过对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和方法进行分析,运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并结合工程实践,依据与河流生态修复成果紧密相关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进行指标筛选,构建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包含河流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三个方面27项分指标的河流生态修复效果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展望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后续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天津主要地表河流周边工业污染源的废水排放情况调查,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了各条河流主要污染行业及污染物,并对各条河流周边企业的废水排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以及纺织业是各条河流周边污染源的主导行业:永定新河口和海河口这两个入海口的污染相对较重:各条河流周边工业污染源的大部分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但仍有少部分废水直排地表河流,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捞鱼河片区水源水氡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水氡含量明显高于河流水;生活饮用井水氡含量超过我国《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参考指标11.1Bq/L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62.5%,生活饮用井水氡释放所致居民剂量均值为56μSv,最大值为116μSv,对居民的剂量影响较小;农田灌溉井对居民影响较小;捞鱼河河流以及入滇口样品水氡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24条主要入滇河道水质和主要污染物超标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对盘龙江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主要24条入滇河道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劣Ⅴ类水质断面明显下降,由70.8%下降为8.3%;优良水质(Ⅰ-Ⅲ类)断面占比逐年上升,由0%上升为41.7%。滇池流域整体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断面超标率逐年下降,CODCr、总磷、溶解氧三项指标超标率分别下降了83.3%、45.8%、33.3%,LAS已不再是污染因子;但氨氮、总磷、CODMn等仍是入滇河道水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盘龙江水质逐年向好,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是盘龙水质改善的影响因子,但不是决定因子,相应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完善优化排水系统、防洪调蓄、河道管理能力提升是水质向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对星云湖十二条主要入湖河流及湖面降水、降尘进行际监测调查表明,入湖河流、地表散流、降水、降尘实际进入星云湖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为:CODCr:1983.8t、BOD5:360.27t、SS:26460.5t、NH3-N:165.18t、TN:228.23t、TP:184.226t。污染物入湖一般以河流方式为主,但磷主要通过降尘方式入湖,降水载入的氮量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理论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针对地表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对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进行探讨,包括:①在分析已有生态及环境需水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生态及环境需水的定义;②对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论述。首先,回顾了与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研究有关的概念;其次,根据河道水量平衡探讨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的机理及其组成;第三,根据人类对地表水的影响强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4个阶段,论述了每个阶段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并分析了河流流量减少所造成的对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的概念。论文为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