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择云南省文山州3家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畜禽养殖场开展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用网格法进行随机布点,每个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共布设5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为pH、镉、锰、砷、铅、铬、镍、锌、钴、铜、钛。结果表明:在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3个监测区域内15个点位中,共有11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73%,超标因子主要为镉、铬、铜、镍。依据监测结果分析了超标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别选取化工企业和金属采选与冶炼企业各4家,测定其周边土壤砷、镉、汞、铬和铅5个重金属含量,与其对照点相比,并进行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化工企业周边土壤无重金属超标点位,未出现累积现象;而在金属企业周边重金属污染物有累积趋势,在4个金属企业周边监测点镉和汞均较对照点高,2个金属企业分别有60%和80%的点位镉轻微超标,1个企业全部监测点位砷轻微超标,这3个企业综合污染评价为轻度污染。相对化工企业而言,金属,台炼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更加重要。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受自然成土因素影响,同时也受企业排放污染物类别和排放量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砷、汞、铅、铬、镉、铜、锌、钴、镍、锰等重金属元素,由于它们对生物和人体的潜在毒性,所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它们经常是必要的监测项目,一般认为,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背景值,主要受土壤类型的支配,然而,很多资料证明,这些微量重金属与土壤中的常量元素硅,铁、铝等不同,它们很可能  相似文献   

4.
挪威湖泊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污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们用挪威210个湖泊表层沉积物和工业化前沉积物中锑、汞、铋、镉、钼、砷、钴、镍、铬、铜、钒、铅和锌的浓度,研究了它们的近代大气沉积物.水表层沉积物中锑、汞、铋、镉、砷、铅的浓度比工业化前的沉积物高得多.差异随纬度和海拔的增高而缩小.对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和主要成分(有机物、硅、铝、铁和锰)的多变量分析表明:锑、汞、铋、砷和铅组成一组,它们与有机物紧密相关.镍、铬和铜与无机沉积物部分(硅、铝)有微弱的相关而形成第二组.锌和镉与有机物微弱相关构成第三组.钴和锰相关,而钼和钒对其他微量元素和主要成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共变性.  相似文献   

5.
高阳俊  耿春女  曹勇 《环境工程》2015,33(10):121-125
分析了上海市某一郊区河网底泥13种重金属(银、砷、铍、镉、铬、铜、镍、铅、锑、硒、铊、锌、汞)的含量,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底泥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13种重金属均有检出,平均值分别为0.8,28.0,0.5,0.9,480.4,204.6,58.6,52.0,1.4,3.8,0.2,890.2,0.1 mg/kg;3种评价方法结果均表明河网底泥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污染贡献以4号点位的镉、铬、铜、锌较大。  相似文献   

6.
对经同湿性沉降而产生地学因子的砷、镉、钴、铬、铜、汞、镍、铅和锌的背景负荷进行了估算,而1990年以来的大气沉降总量确定为超过背景的5倍至多达20倍。经由河流输入的元素区分为地学因子和人类因子,叶现为不均匀分布。河流输入总量(包括扩散来源)估算为砷200、镉60、钴200、铬440、铜1300、汞50、镍300、铅1500和锌6000。最高负荷来自波半才波罗的海国家的河流。现有的监测对确定象氮和硫  相似文献   

7.
检测发现泽雅水库底质中的铜、锌、铅、镍、铬基本处于自然背景值水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镉超出国家土壤三级标准,属于强生态危害,其超标主要是由当地土壤的地质含量造成。参照国外相关标准,镉元素尚未构成污染威胁。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郊区3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对象,分析了重金属含量及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污泥中铜、锌、镍、总铬、镉、铅、汞和砷8种重金属含量都高于背景值,其中铜、锌、镍和总铬含量超过农用、园林绿化、土地改良、混合填埋、制砖和水泥熟料生产用泥质标准,也超过美国和欧盟的农用污泥标准要求,适合焚烧处置.不同种类重金属在污泥中含量不同,铜、锌和总铬高于镉、镍、铅、汞和砷;重金属含量随污水厂不同而变化,这与污水来源和处理工艺有关.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铜、镉具有极高生态风险性,污染处置中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9.
以某电镀基地为例,设计采样监测方案,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报批稿)的推荐模型和参数,开展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和确定土壤修复目标建议值。监测结果显示,场地土壤中镉、铬(Ⅲ)、铬(Ⅵ)、铜、镍、锌6类重金属浓度超过风险评估启动值,列为关注污染物。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场内多处暴露点位的人体健康风险值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重点污染区域为污水处理厂及周边,电镀车间及周边的风险值也超标。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对具有较高风险的区域,建议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场地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10.
1995年秋天,北欧各国同时对本国的湖泊进行了调查,包括俄罗斯西北的科拉半岛.在大约3000个湖泊中,被调查的11种金属(铅、镉、砷、锌、铜、镍、钴、铁、锰、铬、钒)一般浓度较低,并具有明确的地理模式.对于铅、镉、锌和一定程度上钴的分布,远程迁移的空气污染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湖中总有机碳(TOC)浓度对于铁和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砷、铬和钒是重要的.对于铜和镍,基岩地质概况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但在科拉半岛很多冶炼厂周围地区是个例外,在那里由于当地空气传播的污染,湖泊中铜和镍的浓度很高.基岩和地表的地质概况对于控制砷、钴、铬和钒的浓度也是重要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在北欧国家湖泊中重金属污染在区域尺度上是一个较轻微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采自云南某冰川侵蚀区域的8个岩石样品,10个土壤剖面样品(100cm),75个点位的土壤表层样品,66个农作物样品,利用酸溶法和ICP-MS测定土壤中Cu,Zn,Ni,Pb,Cr,Cd,As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玄武岩中的铬、镍和铜含量明显高于灰岩,调查区域范围内土壤超过风险筛选值的因子为铬、镍、砷、铜、镉...  相似文献   

12.
对某工业遗弃区土壤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 PAHs)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采用Har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多介质环境目标值评价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及多环芳烃( PAHs)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以汞、铜、锌、镍为重,污染排序为汞>铜>锌>镍>砷>镉>铅>铬;多环芳烃(PArs)中污染主要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区域沉积物的环境风险水平,对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以津南区月牙河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和下层沉积物样品共计22个,测定了有机质含量、总氮、总磷、砷、铜、镍、汞、铅、镉、铬、锌等指标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分析了沉积物中营养盐及重金属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各指标含量的空间差异较明显。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样品:锌>总磷>总氮=铜=镍=铅=镉=铅>砷;下层样品中,除总磷和锌指标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外,其余指标均为清洁。内梅罗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样品中各指标污染程度不同,总氮=总磷=铜=镍=镉=锌>铬>砷=铅。各指标的RI均属于低风险,但表层样品存在显著空间差异,而下层样品RI差异较小。有机污染指数均远低于评价标准0.5%,属于“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医疗废物焚烧炉对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对某典型焚烧厂周围土壤进行了运行前和运行5年(2007—2012年)后重金属含量的采样分析研究.共采集20个土壤样品、2个飞灰样品,并对其中砷(As)、镉(Cd)、铜(Cu)、汞(Hg)、镍(Ni)、铅(Pb)、锑(Sb)、钒(V)、锌(Zn)共10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除Pb外,其余金属元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医疗废物焚烧厂并不是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唯一污染来源,还存在其它潜在污染源.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砷(As)在非致癌及致癌风险评估中都明显超标,必须严格控制砷排放,降低砷在环境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体重金属含量受其赋存介质和渗流路径共同影响,为查清金积水源地地下水体重金属分布及来源,综合运用多元统计法和地统计法对吴忠市金积水源地土壤及水体砷、镉、铬、铜、铅、镍、锰7种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变量相关性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探索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相似性与差异性,结果显示砷、铜、铅、镍、锰间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镉、铬与其他重金属相关性不明显。进一步采用地统计法拟合半方差函数探讨土壤重金属空间结构变异性和随机变异性,解析土壤重金属来源,拟合参数显示镉元素块金系数大于75%,随机变异占主导地位,其余重金属在空间上表现出强烈的结构性变异,主要受土壤母质影响。在土壤重金属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对地表水、企业污水以及地下水中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查明地下水体重金属来源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酸体系对土壤标准样品和实际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消解溶液中镉、钴、铜、铬、锰、镍、铅、锌、钒、砷、钼、锑共12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王水-氢氟酸-高氯酸处理土壤样品消解更完全,方法测试精密度、准确度更好,测定结果更稳定可靠,消解效果优于王水处理效果。但王水处理土壤样品引入干扰少,方法检出限低,分析土壤表层粘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效果优于王水-氢氟酸-高氯酸消解法。  相似文献   

17.
对麦庙港-备塘河6个点位的底泥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均,且范围波动较大,除2个测点锌超过《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其它重金属指标均达标。4个监测点位底泥有机污染物氯仿、二氯乙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六六六、滴滴涕含量均达相关标准。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依次为汞>镉>铜>锌>镍>砷>铬>铅,各点位的潜在生态风险污染顺序为S2>S3>S5>S6>S1>S4,汞是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讨论认为,S2~S4点位河段的污泥不宜农用和园林绿化利用,应根据危险特性鉴别结果妥善处置。  相似文献   

18.
对华南某金矿下游河道砷、镉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在金矿下游河道沿程布设7个沉积物采样点及两个河道断面,分析了沉积物及断面土壤的砷、镉、铬、铜、镍、铅、锌含量。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沉积物中砷、镉等重金属的形态。砷含量高达10 20870 621 mg/kg,镉含量达2.870 621 mg/kg,镉含量达2.810.2 mg/kg。沉积物中砷、铅元素含量沿水流方向总体呈现减少趋势,铬、铜元素含量沿水流方向呈现增加趋势,镉元素含量沿水流方向先增加后减少。上游断面沉积物砷、镉等重金属浓度由河流中泓线向河岸方向增加,砷含量由16 617 mg/kg增加至53 197 mg/kg;下游断面则反之,砷含量由16 860 mg/kg减少至384mg/kg。沉积物中砷、镉等重金属元素主要以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张渝蓉  罗帅  陈媛  曹军  刘斌  刘元元 《环境科学》2023,44(12):6933-6946
以重庆市某在产石化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定矩阵分解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污染源定量解析.结果表明:①石化场地及周边土壤中金属镉、铜、铅、汞和锰含量的平均值高于重庆地区土壤背景值,6%采样点中钴的含量高于建设用地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GB 36600-2018);场地土壤中汞、锰、氯仿、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污染程度较场地周边土壤更为严重,场地工业生产活动会对场地土壤造成显著污染.②场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主要归为4类来源:62.50%镉、54.53%镍、54.12%铜、51.26%钴、49.34%铅和31.80%汞来自于工业和农业活动混合源;47.61%锰来自于场地原料生产活动排放和自然源;62.79%汞、21.57%砷、19.43%锰和18.42%镉来自于燃煤工业活动排放源;78.01%砷、46%铅、39.94%铜、38.15%镍、36.49%钴、26.12%锰和14.29%镉来自于成土母质源.③场地土壤中7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归为3类来源:86.49%二氯甲烷和90.14%四氯乙烯来自于石化场地人为活动源;98.88%间/对-二甲苯、96.28%邻-二甲苯、84.62%乙苯和76.46%甲苯来自于石化场地污染物泄漏源,80.24%氯仿来自于自然源.  相似文献   

20.
乙酸-铁氧体共沉法处理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例,实验研究了乙酸-铁氧体共沉法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技术条件和可行性。利用易获得、易降解的乙酸溶液,分析了乙酸浓度(H2O2含量2%)、pH值等与城市污泥中铜和锌去除效果之间的关系,表明当乙酸的浓度为2mol/L、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为室温、pH为4时,可以将95%以上的铜和锌淋滤去除,达到淋滤去除污泥中铜和锌的目的。采用改进铁氧体共沉淀法,用石灰乳溶液做中和剂,从污泥的乙酸-H2O2浸出液中去除含量超标的铜、锌、铬、镍、镉、铅。表明在pH为9、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FeCl3和FeSO4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05mol/L;Fe3+/Mn(+Cu、Zn、Ni、Cr、Cd、Pd离子总和)=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铜、锌、铬、镍、镉、铅去除率为94%、98%、86%、92%、89%、99%;处理后的液体中铜、锌、铬、镍、镉、铅含量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