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有规律的、可以认知的.因此,安全生产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和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可以通过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来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则可以通过人的不断认知和改造,以达到安全状态.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要减少或杜绝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关键是安全生产管理者要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丰富的管理经验、过硬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相似文献   

2.
1.引言 美国安全管理专家塔兰茨曾给事故下了一个定义:事故是一种意外,但未必是致伤或造成破坏的事件.这种事件会妨碍任务的完成.事故发生前一定有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条件,或既有不安全行为又有不安全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物的因素,一个是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中组织行为原因,依据事故致因"2-4"模型对107起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以单位为统计指标,获得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劳务分包单位、监理单位、监管单位的不安全行为的次数和发生率。统计分析得出建设单位不安全行为11类32个,其中组织机构不健全或不协调、未履行好安全监管责任和违规发包发生率位列前三位;得出施工单位不安全行为8大类23小类333个,其中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发生率最高;得出劳务单位不安全行为10类62个,其中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培训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和不具备相应资质发生率位列前三;得出监理单位不安全行为10类48个,其中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发生率最高;得出监管单位不安全行为4类7个。同时,根据各单位不安全行为发生规律,提出了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组织层面管理缺陷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引水系统混凝土脚手架施工项目的作业环境、施工过程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其发生的条件和危害后果,对辨识出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规范的符合性,预测潜在危险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用于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人、机、料、环、法等诸多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和管理缺陷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几乎所有事故都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大多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安全生产中起决定因素,而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成为安全管理中的首要任务。保持人的安全行为,改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是人们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不是现成的,必须进行长期不断的培养。安全意识的培养分为作业前上岗培养以及现场作业的培养。本文将针对现场作业的场景从劳动保护、设备和工具、作业程序和环境整洁、人的站位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自我培养并建立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引水系统混凝土脚手架施工项目的作业环境、施工过程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其发生的条件和危害后果,对辨识出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规范的符合性,预测潜在危险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用于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人、机、料、环、法等诸多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和管理缺陷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组织管理因素对矿工不安全心理及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情况和预测作用,采用自行编制的组织管理测评量表及不安全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对安徽两家大型煤矿的250名一线矿工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组织管理因素与矿工不安全心理及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矿工不安全心理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行为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心理受组织公平、组织支持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矿工不安全行为受组织安全态度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为煤矿企业提供了参考,煤矿管理者可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改善矿工的不安全心理,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8.
一些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伤亡事故,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发生在直接操作的工人身上。而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因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因此,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分析掌握人的心理变化,加强教育与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或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是当前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对大量的事故调查分析中看到,事故通常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9.
建筑施工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从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加强教育与管理,增强法规意识,完善安全生产工作的布置、检查、监督、奖罚等企业安全行为。本文通过一起机械伤害事故分析,讨论了在宏观整体上规范企业安全行为,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新工人进厂,不少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劳动组织不断出现,抓好全员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水平尤为迫切。 开展全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是: (1)事故大多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而全员安全教育是杜绝不安全行为的最好办法。我们对工伤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人为因素占88%,违章作业占46%,劳保装置不齐或使用不正确占20%。由此可见,防止事故的根本措施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出现,而这些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全员、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教育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现代职业安全》2006,(3):92-94
人是安全生产主体,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为防止因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进行追踪探讨,以制定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人本安全原理之一动机—行为模式1.动机行为过程动机是行为的本源,有如下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并将此行为继续下去;(2)选择机能选择行为目标,使行为朝着特定方向、目标进行;(3)强化机能动机对行为起着调节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中,引发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就其主要因素而言,不外乎人、物、环境和管理。大量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要比“物”、“环境”、“管理”等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高得多。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激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中的主要方面。这里所指的人,包括领导者和操作者,本文只对操作者在生产中导致事故的诸种不安全行为加以重点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有意识非理智行为;无意识非故意行为;心理机能失调行为。  相似文献   

13.
据我国事故原因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占年度事故总数的70%-80%。因此控制不安全状态,必须联系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管理控制。检查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生产中的各类不安全行为,对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职业安全》2006,(10):82-82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确保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控制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结果的外在表现,因此,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应从心理、行为、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安全理论认为,事故主要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仅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角度来看,在现有科技发展水平下,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条件、产品性能等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前提下,要想做到"安全发展",只能控制人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解剖事故一起电击工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理论轨迹交叉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空运动轨迹交叉,就完会成事故。该理论揭示,事故的发生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因素,即空间和时间的调度。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不良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形成生产中的事故隐患,由于人为原因的触发,就可能形成事故。因此,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称故障)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能量失控的情况下,人、物两大系统各自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构成事故的“时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起工业伤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株洲冶炼厂是大型有色冶炼企业之一,年产量21万t。我厂工艺复杂,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环境条件较差。搞好安全生产,使每个职工以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投身到生产中去,关键是严格的科学管理。作业要有程序,动作要有标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使整个生产过程,各个工作环节都处在安全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中国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状况,进一步探索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基于工作压力和不安全行为的相关测量理论构建量表,对中国民航6家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取131个有效样本数据。在信效度分析基础上,基于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较高,显著高于一般职群工作压力。其中,因工作感兴趣及投入程度这一维度导致的工作压力最大。飞行员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工作压力的3个维度(人际关系、物理条件、工作兴趣)与不安全行为的2个维度(安全遵守行为、安全参与行为)均显著相关。工作压力对飞行员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压力的3个维度对不安全行为均有显著预测力,其中物理条件压力的预测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正>安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通过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变环境不安全条件,预防事故、降低损失。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安全培训     
<正>生产安全事故多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而安全培训是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长安全知识,改善人的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生产环境在不断变化,“安全培训”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为此本期特聚焦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