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空区中的氡对井下空气的污染,无论是铀矿或是非铀金属矿正日益被人们重视。苏联学者沙尔特柯夫估计,从松散岩体(矿石爆堆、充填料、采空区崩落的岩石)释放出来的氡量最高可占铀矿总氡析出量的60%。据资料介绍,云锡岩石表面氡析出率为8.65×10~(-12)~1.3×10~(-14)居里/米~2·秒,与一般只含有背景值镭的岩石的氡析出率相差不多,氡的主要来源是采空区,采空区内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吸入氡子体导致铀矿工肺癌。流行病学调查已得到了剂量与效应的确切关系为直线过“0”、线性无阈的关系,并求得捷克铀矿工的致癌危险度为2.5×10~4/WLM,美国铀矿工的危险度为1.5×10~(-4)~4.5×10~(-4)/WLM,应该说,这种危险度也适用于普通居民。1981年,ICRP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中铀的分布极广,一切含铀的矿物和土壤,都能析出氡,所以在地下开采的非铀矿山和地下工程中,也有可能出现防氡的问题,为了保障广大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将井下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浓度降到放射防护规定的允许标准以下。放射防护规定:井下工作面空气中氡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10~(-10)居里/升,按“潜能值”表示氡子体最大允计浓度分4×10~4兆电子伏/升。经验证明,搞好矿井通风,是排氡、降低氡子体的主要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钢铁工业中,烧结烟气的含尘浓度一般为0.5~1.0g/m~3,粉尘比电阻高达10~(11)~10~(13)Ω·cm。我国大多数烧结厂使用多管除尘器净化烧结烟气,其结构简单、经济,但效率低,风机转子磨损比较严重,寿命短。宝钢450m~2烧结机的烧结烟气净化采用了新日铁制造的高性能宽间距静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Space Cleaner Super,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排氡风量时氡子体限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国家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植”和“辐射防护规定”摒弃了“最大容许”的概念,采用了·剂量限制制度”,规定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50mSv。据此,在计算含铀品位不同的地下矿山所需排氧风量时应按新标谁规定确定氡子体限值。本文导出的计算式为:Ea≤1.7×100~(-2)t~(-1)-3.44×10℃Cu(%)当含铀品位C_u(%)过高时,应当缩短矿工的受照时间t,使氡子体限值Ea(J/m~3)保持在技术上可行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铀矿山留矿法采场氡迁移规律,依据留矿法采场的构造和物理几何尺寸,建立了受限空间内颗粒堆积型射气介质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和氡迁移方程,以10 m和20 m高爆破矿堆为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不同通风条件下采场中氡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采场下行通风方式降低矿堆上部作业空间氡浓度的效果优于上行通风方式,但对采场运输巷道氡浓度的效果相反;采场排风氡浓度与采场通风风量成反比,氡析出份额与通风风量成正比;2)在相同通风风量下,10 m高爆破矿堆与20 m高爆破矿堆氡析出份额之差随通风风流量增长而逐渐缩小;3)均压通风对渗透率高(k=1×10-8m2)的采场排风氡浓度、矿堆氡析出份额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采空区和预热巷道暴露面积的调查,以及对预热系统的风量、温度和原岩温度的测定结果进行研究,探讨了利用地温预热入风流的潜力。结果表明,该预热系统可使2.4×10~3m~3/s的冷空气由-30℃预热到+2℃,或使1.2×10~3m~3/s的冷空气预热到+10℃。  相似文献   

8.
根据铀尾矿堆中放射性核素氡迁移特性,建立覆盖情况下铀尾矿堆氡迁移模型,创新性地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覆盖层中氡浓度分布进行可视化数值模拟,采用正交试验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采用RAD7测氡仪分两组实地测量某铀尾矿堆黏土覆盖后的氡浓度。结果表明,采用黏土覆盖时,覆盖层厚度1 m,孔隙率0. 30比较经济合理,黏土参数最佳水平组合为:扩散系数0. 8×10~(-6)m~2/s,孔隙率0. 30,覆盖材料密度1 850 kg/m~3,渗透率20×10~(-12)m~2,吸附系数0. 82 L/kg。研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可视化数值模拟,开拓了尾矿堆治理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剂量学计算过程中采用的氡子体未附着份额参数f_P=0.005~0.00.为了比较,我们采用 Tames-Birchall 模型,其导出的氡子体内照射造成的有效剂量当量 H_E和α潜能摄入量 I_P 有如下关系:H_(?)=W_T(14+560f_P)I_P式中,W_T=0.06,是分区肺模型概念的危险度权重因子。当取 f_P=0.05时,H_E≈2.5 I_P.如果矿井作业场所氡子体α潜能年平均浓度 C_P=4×10~4MeV/L(国家标准),矿工一年工作1800小时,则吸入的α潜能值  相似文献   

10.
我矿565米中段的涌水从0963~#回风井引下至450米中段,再由水沟排出地表。565米中段的涌水量为0.16~0.35m~3/s。流量大,落差高,造成该回风天井的风流反向,烟尘下行,严重扰乱了通风系统。为了克服反向风压,我们构想了利用水流压头进行循环通风并和主扇有机结合的方案。一、涌水水流对通风系统的影响我矿通风方式为中央进风、两翼抽出式分区通风(如图1)。两台主扇工作方式均为抽出式。单翼最大需风量为35m~3/s,满足排尘风量19m~3/s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利用RAD7测氡仪对西安市室内外氡浓度进行监测,考察了室内外氡的日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因素与通风条件对氡浓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室内氡浓度日变化范围在40~100 Bq/m~3,呈现夜高昼低的分布特点,且与温湿度分别呈负、正相关关系。自然通风3 h氡浓度可降至室外水平。不同气流形式下,室内氡浓度均随换气率增大而减小,且均在换气率为2次/h的情况下降至室外水平,下降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侧送顶排、侧送底排、侧送侧排。室外氡浓度日变化范围在3~33 Bq/m~3。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清洁天与霾天时,氡浓度日变化仍为夜高昼低,清洁天变化范围较霾天更为明显;雨天无明显变化规律。不同天气下,室外氡浓度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霾天、清洁天、雨天。加强室内通风、选取合适的气流组织形式,以及保持空气清洁可作为室内外降氡防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收尘电场的设计计算, 收尘电场可按如下步骤设计计算: 1) 确定净化效率η根据电场进口含尘浓度和出口要求的含尘浓度,确定所要达到的净化效率η。η=1-F_出/F_入·%式中 F_出—国家允许的排放浓度或设计要求的排放浓度,mg/m~3; F_入—进入电场的烟气含尘浓度,mg/m~3。  相似文献   

13.
以现场试验和模型实验对天井掘进时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局部通风的风流结构及粉尘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时约有10%的风量进入工作面;压入射流二次产尘强度为凿岩时的17%左右;现有的局部通风方法不可能使工作面粉尘浓度降到2mg/m~3以下;现行测尘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工作面环境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4.
以前,对铀矿空气中氡子体污染的控制主要采用通风方法。但随着采掘深度的增加和日益远离风井,用通风方法控制氡子体产物也日益困难。这就促使人们去试验通风以外的其他控制措施。华盛顿试用蛭石过滤器排除氡子体,使洁净空气再循环使用。蛭石过滤器可使500英尺~3/分的气流中30%的氡子体得以排除。有人曾试验用镭A上的静电负荷排除矿井大气中的衰变产物。镭A沉积于设在气流中的高压电极上,而使浓度降低5%,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各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与矿井深度加大、作业集中和煤炭强化开采有关的矿井劳动条件恶化了。矿井深度、采掘规模和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大,导致沼气涌出量的增加、煤和瓦斯突出频繁、粉尘和热释放量增加、井下火灾以及由于通风网路加长和复杂化而使矿井巷道通风恶化。近10年来,英国煤矿井下工作面的平均供风量增加了3~5倍,风流速度已增至4m/s。现在,大多数工作面的供风量为5~10m~3/s,不久的将来可达15甚至25m~3/s。风路显著加长是煤矿通风面临的大向题。国外煤矿局部通风系统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广泛地推行压-抽和抽出式与捕尘装置相结合的通风方法,采用大直径风管及箱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矿抽压混合式通风除尘技术是在采用抽压混合式通风系统的基础上、逐步配套使用除尘风机、除尘器以及集尘器的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徐州、双鸭山、兖州、淮南、平顶山、大同等矿区陆续采用SCF系列型除尘风机、JTC—Ⅰ型掘进除尘器,MAD-Ⅱ型风流净化器及净化水幕等专用除尘设备,系统除尘效率高达85~96%以上。瓦斯煤尘比较大的综掘工作面,采用抽压混合通风除尘技术,粉尘浓度由700~2000mg/m~3降至20~30mg/m~3,工作面温度降低,司机位置和巷道内沼气及其  相似文献   

17.
铀矿山露天剥离和地下采掘过程中排出的大量废石,除部分用于回填外,大部分堆置于地表的专用废石场。废石场氡析出率主要取决于废石中铀镭放射系核素的含量和废石堆的松散度等因素。对粤北3个铀矿山废石堆测定结果,大部分废石堆表面的氡析出率为0.34~2.16Bq/(m~2·s)。对这种废石堆如不采取防护措施,势必影响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某矿采用黄土覆盖废石堆表面的实验表明,黄土覆盖能有效地降低废石堆的氧析出率。  相似文献   

18.
对18家大中型井下铁矿通风防尘技术措施效果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其结果表明:采取通风防尘技术措施,井下铁矿作业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粉尘浓度由31.4mg/m~3降到3.4mg/m~3;粉尘合格率由19.6%上升至57.9%。在作业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粉尘危害也不断减轻,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接尘工人矽肺发病工龄由10.67年延长至23.42年;矽肺患者死亡年龄由50.35岁延长至60.25岁。综合防尘前后矽肺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23%与1.65%,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一)电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是冶金工厂主要污染源之一。电炉烟尘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在电炉冶炼过程中,熔化期粉尘粒度小于10微米的占80%,吹氧时粉尘粒度小于0.1微米的占90%。氧化期烟气温度高达1200~1400℃,烟气含尘浓度高达20g/m~3,粉尘比电阻为10~(12)—10~(13)Ω·cm。上述条件虽然给电炉烟尘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国内某啤酒企业平筛工艺过程除尘系统新鲜谷物粉尘爆炸特性,采用1.2 L哈特曼管式粉尘爆炸试验装置进行试验,以研究其粉尘粒径、质量浓度、含水率因素对谷物粉尘爆炸压力(P)及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 P/dt)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谷物粉尘爆炸下限(LEL)质量浓度为125~166.67 g/m~3,质量浓度为291.67g/m~3时存在最大爆炸压力P_(max)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 P/dt)max,分别为1.81 MPa和10 MPa/s;d P/dt与P变化具有相似性。谷物粉尘粒径由98~105μm增加至180~1 250μm,其LEL质量浓度由50~58.33 g/m~3增加至141.67~150 g/m~3,且P由0.90 MPa降低至0.72 MPa;含水率由6.39%降低至0(绝对干燥)时,P由1.3 MPa增加至2.1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