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12)
为更系统地分析诱发矿工不安全行为及促使安全行为的因素,探究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制,在工作需求-资源(JD-R)的框架下,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的JD-R模型,确定模型要素,并给出要素间作用关系的假设;通过Meta分析验证模型,得到修正后的模型、模型要素、相关系数、假设验证结果;经验证,矿工不安全行为JD-R模型的工作需求和损耗因素各包含4个要素,工作资源和激励因素各包含5个要素。研究表明:模型中各因素间共有3个作用过程,且作用关系显著;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是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5)
为深入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的形成机制,以工作需求-资源(JD-R)模型为理论框架,确定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的工作需求、工作资源、损耗因素及激励因素,提出各要素间的假设作用关系,构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JD-R模型;通过文献检索、文献筛选及文献编码过程,纳入中英文文献共125篇,总样本量为79 310,采用Meta分析定量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在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JD-R模型中,工作需求、工作资源、损耗因素、激励因素中各包含5、6、2、4个因素,各要素间作用关系显著;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由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通过损耗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双重心理过程导致。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煤矿企业行为管理水平、控制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在探讨煤矿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将行为安全管理方法(BBS)应用到煤矿行为管理。通过分析BBS方法原理与工作机制,设计BBS在煤矿中的实施流程:评估企业安全行为状况并制定安全行为改进目标的前期准备阶段;制定行为安全观察表并实施行为观察的行为安全观察阶段;纠正矿工不安全行为并激励行为规范矿工的干预与反馈阶段。提出健全BBS制度、健全行为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完善行为安全培训体系的BBS保障机制。只有将BBS落实到煤矿安全生产实践,才能对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有效控制,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绩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自行车不安全行为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依托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课题五"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综合技术及示范"专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首次对自行车骑行者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在增加变量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自行车骑行者对不安全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经验等心理因素,从而构建自行车不安全行为模型。从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个人属性分析可知,在调查人群中存在对不安全行为没有正确认识、自觉守法能力较弱和普遍有不安全行为经验等问题,同时也确定了参与不安全行为的重点人群。最后,在揭示心理因素作用于行为的基础上提出家庭式安全教育、加强交警管理、提倡榜样学习、加强交通安全宣传等行为矫正手段。 相似文献
5.
6.
7.
孙淑英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1):154-159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不安全行为的观察,根据不安全行为在家具企业机加工车间的主要表现,把家具企业作业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运用行为抽样法对A家具企业生产现场的工人不安全行为情况做了大量的抽查,以此评价安全现状;并分析了这些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意在减少作业工人的不安全行为,降低家具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行为矫正法在建筑火灾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建筑物防火性能化的发展以及人行为机理的复杂性 ,要求应用更多的学科研究建筑物火灾中人的行为与安全疏散理论。行为矫正学是一门基于过去经验与实验研究的学科 ,笔者在阐述其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灾害事故中应用此方法的模式 ,然后结合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特点 ,对高层居民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如何矫正人的一些不正确F行为和提高火灾安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矫正模式的功能和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11.
首先对生物节律理论的涵义以及相关专业论文著作中对临界日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述。通过对生物节律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扩大范围的"72小时临界期"作为统计样本数据的依据。经过对37个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对于铁路行、调车工种情绪高潮期是危险多发阶段,并归纳出"低低高、高高高、临低高、低高高"四类针对行、调车工种的"特别危险"级别的生物节律组合,然后使用四起一般事故作为以上分析结果的佐证。给出了生物节律在行、调车安全生产中应用的四项建议。最后,得到生物节律技术是对传统安全管理方法补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突变理论在矿山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企业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资源工业的发展,如何提高矿山安全,是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技术研究的重点。笔者应用突变理论这一工具,对矿井内因火灾、矿山安全投资、煤层注水效果进行研究,其中的结论可服务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7)
为更系统、完善地开展社区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以大安全和安全科学原理为基础,研究基于广义安全模型(GSM)的社区安全管理模式。首先在GSM的指导下,结合安全信息供给的特点及重要性,分析社区安全事故致因的模式和事故预防的实施方案;然后构建社区安全系统管理模型,并运用于我国社区商场火灾事故的安全管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安全系统管理模式其实质是事故预防的"四道防线",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动态性、实践性和可靠性等特征,对社区安全管理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3)
正木桶理论也称为短板理论,是指一只木桶的盛水多少,取决于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也就是说,只有所有的木板都足够高时,木桶才能盛满水,要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必须把最短的那块补长。根据"木桶理论"的定义,"短板效应"可能会拖累整个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在安全生产中,木桶理论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木桶理论强调组成部分中每个个体的作用。如果将生产主体看作木桶,那么每 相似文献
15.
为明晰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框架,从而为行为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依据和方法,针对已有行为安全模型存在的缺陷,对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开展构造与演绎研究。首先,直接从安全行为本体出发,结合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相关知识,构造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其次,详细剖析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基本内涵,并扼要概述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主体部分,是组织系统之中安全行为主体相关安全行为的产生及作用过程,可阐明行为安全管理研究实践的基本程式与框架,促进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17.
为推动行为安全研究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确定广义行为安全研究对象,从理论和管理2个维度来解析行为安全研究进展。在理论层面,通过分析行为机理来阐述行为安全理论基础,提炼行为影响因素并探究因素间作用关系;在管理层面,追溯行为安全管理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应用现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行为安全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分析2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仍需夯实相关模型并引入先进的研究方法,而行为安全管理应用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差,需要在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结合、干预的效果、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8.
19.
贾明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7):169-173
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提高安全行为意识,减少危险行为,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现状,说明了行为安全管理的应用程序和方法,并将以人为中心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引入建筑施工企业,对行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工程现场就危险因素进行为期4周的行为观察,分析发现,行为安全管理方法的实施对纠正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效果明显,它有助于预防事故。同时,要保持较高的安全水平,应延长行为观察周期。行为安全管理是传统安全管理的补充,它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员工直接参与行为观察、管理者支持以及相互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从源头预防事故,实现人本安全,基于行为科学原理与安全管理学方法,提出安全行为管理的定义,分析其内涵与作用机制,并从组织活动、人员行为、效果评估、反馈机制与安全文化等5个方面构建安全行为管理"五位一体"模型,深入诠释模型中个人、组织、安全与不安全等4种行为间的相互关系;阐述模型的基础、调节与宣教功能;解析其理论层、实践层与归纳层;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模型用于特大交通事故中,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表明:该模型提供了反馈调节等行为管理的具体方法,也形成了内外因相结合的事故分析方法,为安全行为管理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