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5A级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百度指数,分析了北京5A级景区周度、月度与黄金周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周五达到峰顶,周二达到谷底,双休日高于工作日.大部分景区月度呈现“三峰”特征,最高峰在10月,次高峰在4月和8月,与实际旅游流基本吻合.从“五一”和“十一”看,关注度呈现先升后降,“五一”关注度高峰出现在4月29-30日,具有前兆效应;而“十一”关注度高峰出现在10月2-3日,趋于与实际旅游流一致.  相似文献   

2.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天池景区景观相融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天池景区是天山天地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景区和主要游览区。本文运用“山岳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景区内现有建筑和详细规划的拟建项目的景观相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池景区现有景观的景观相融性普遍较低,规划中拟建景观的景观相融性仍不够高。要保护天地景区的峻峭山体、秀丽湖水等自然景观,必须对已建或拟建项目做进一步规划调整,对不协调的项目应予以整修或拆除。  相似文献   

3.
日历效应是旅游活动在年内变化的时间节律,主要体现在季节效应、节日效应和周末效应。基于景区级别—旅游客流量模型,收集新疆吐鲁番4景区连续3年的逐日客流量数据,通过构建3个指数模型测算效应值,以分析景区级别与日历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吐鲁番旅游淡旺季特别明显,景区级别越高,淡旺季差异越大;五一和国庆节日效应最高,景区级别越低,节日效应越显著,长假期有明显的节前和节后效应;周末效应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周六效应高于周日效应,景区级别越低,周末效应越高。最后,从气候变化、节假日制度和作息制度探讨了旅游日历效应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网站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区宣传其旅游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从景区网站的服务功能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级30个二级指标.通过网络调查方式,搜集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景区网站的服务功能能满足信息受众的基本需求,但在发挥网站交互式作用,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对引入新兴的旅游方式缺乏力度.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百度指数"数据分享平台,获取广州市23个4A级及以上景区2016年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并利用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回归分析等对广州市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周内呈现"双休日高、工作日低"的特点;网络关注度年内出现4个波峰,具有"旺季长、淡季短"的特点;"五一"和"十一"网络关注度在假期期间达到顶峰,移动趋势远高于PC趋势,与整体趋势保持一致。全国居民对广州市景区的旅游偏好具有较大差异,以长隆旅游度假区为主的番禺景区群和海珠区的广州塔旅游偏好最强;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省际差异显著,广东、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网络关注度较高,东、中、西部省份间的关注度存在差异,西部省份间差异最大。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差异是地区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距离目的地远近程度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旅游地形象的宣传、旅游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共享、旅游产品的促销、旅游服务的完善与提高等,对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的功能、类型、解说效果、相关因素、流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的4个功能、2大类型,比较分析了各类型旅游解说设施的解说效果、解说设施及其相关要素的循环关系,以及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的规划流程。  相似文献   

7.
旅游网络信息是景区客流量预测研究的重要基础。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4A级以上国家公园类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获取并筛选2010—2016年案例景区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弹性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等指标和GIS反距离权重插值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案例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案例景区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呈现波动递减的态势;(2)从景区类别角度对比,风景名胜区关注度数值一直最高,2015年之后森林公园关注度增长速度转为最快;(3)网络关注度空间布局"核心—边缘"结构突出,总体呈现分散式集中的"多核"空间结构特征,分布特征年际变化较小,不平衡状态仍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8.
以网红景区重庆市万盛奥陶纪景区为例,通过在景区官网、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和马蜂窝旅游网中搜集网络图片和文本,对其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从图片内容上看,景区最重视游乐设施的形象宣传,忽视旅游纪念品的宣传,缺失"购"元素。②从图片数量上看,景区和游客都最重视游乐项目,景区忽视人文景观,游客对此仍会关注;景区对食物宣传较多,但成效微弱。③从官方文本上看,景区重点打造"悬崖景区"形象,重视网络营销。④从游记和点评看,游客通常结伴到景区游玩,对高空项目感到惊险刺激,对排队印象深刻,忽视对食物的体验,部分游客游玩后实际感知体验未达到预期。⑤对比景区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形象大体吻合,但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北京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北京3个重点景区游客的随机问卷调查,借鉴国内外已有的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了城市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并利用SPSS11.5和AMOS5统计软件对北京旅游景点游客满意度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北京游客综合满意度为69.23,水平还较低;游客的忠诚度较高,游客抱怨度较低;游客满意度主要受感知质量和景区形象影响,较低的感知质量直接导致了较低水平的游客满意度;游览安排和景区特色对感知质量有显著影响。今后,北京应加强景区特色的构建和游客投诉管理,规划更为合理的游览安排,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零缺陷”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我国高A级景区门票价格一路上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与类型差异、居民购买力3个维度分析了国内高A级景区门票价格是否过高的问题。结果发现:①自2000年起,国内5A景区门票价格呈"阶梯式"增长,2010年后迈入"百元时代"。②公共资源类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较明显,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门票价格普遍较高,突显出类型和地域的不公平性。③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国外同类景区相比,国内高A级景区门票价格偏高,损害了城市和农村中低收入人群的旅游权益。从理论上探讨了景区门票的定价原则,并对我国高A级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淑娟  王冉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235-238,258
国内已从宏观尺度研究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但有关区域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中国第一个蓝色经济战略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选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284处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蓝色经济区不同等级景区在各市区分布折线图得到不同等级景区的空间分布差异。利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包括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对其进行分析,辅以洛伦茨曲线对结论进一步验证,最终得到蓝色经济区的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现出集群分布、不均匀分布特点。采用聚类分析确定了旅游节点和旅游轴线,确立了以青岛为核心,向周围城市辐射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苍王峡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的旅游观赏价值巨大,科学研究价值极高,拥有世界级罕见的景观单体,具有发展地质旅游的优良资源基础。在对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评价,提出景区旅游开发应以保护为前提,保护和开发协调发展;区域联动,突破交通瓶颈;用文化包装,披多彩“衣裳”等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景区资源产权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景区资源管理的责任是“保护”和“展示”辅之以“利用”,清晰界定各产权权能的主体以及各主体的责、权、利,有利于管理责任的实现,也有利于克服目前景区管理的无序状态。强调在进行各主体的权、利界定时应建立各主体配套的责任机制的重要性。景区资源的产权主要是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等。根据景区资源与旅游活动的特征,进一步提出了有助于管理责任实现的“基础管理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主张,进一步完善了景区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4.
水西景区景观格局及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格局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密切相关.运用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水西景区景观格局及其用地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西用地类型多样性较高,以林地占优势,林地破碎度低,森林景观较完整,但空闲地和建筑用地受人类活动干扰大,破碎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西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5.
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1)空间距离临近性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敏感性产生了一定的扰动,但影响程度有限,大南岳旅游圈乡村旅游地社会脆弱性主要集中在核心景区的东部。(2)单一的季节性旅游自然景观或单一的文化景观开发是当前许多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发展存在的主要现象,这种开发模式不利于乡村旅游地的长久发展。(3)景观类型与核心区相同时无法有效吸引游客,而景观类型具有独特性时能有效吸引游客。(4)适应能力对社会脆弱性的影响程度高于敏感性对社会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旅游服务质量等8个指标对乡村旅游地社会脆弱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商品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琅琊山作为著名旅游地,其旅游商品目前存在着产品单调、缺乏特色、品质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商品开发的原则,利用景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优势,从4个方面给出了旅游商品开发的对策,以提升景区的形象与品位,推动旅游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典型"网红景区"重庆洪崖洞为例,研究其游客满意度水平,并引入第二代潜在冲突指数(PCI2)对游客满意度的内部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网红景区洪崖洞的游客满意度水平较高,旅游景观、旅游餐饮等是游客满意度较高的要素,而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满意度最低;游客在旅游服务与管理、其他旅游基础设施、景区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存在着较大的内部差异,而在旅游景观方面的差异最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洪崖洞景区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省A级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探究了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不同类别景区的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了县域可达性的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集聚形态,呈现"南部多而密集、北部少而分散"的格局。(2)山西省A级景区整体可达性表现一般,平均可达时间为52min,可达性分布区域差异较明显,景区在县域单元内的整体可达性分布呈集聚状态。(3)可达性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城区和晋中市榆次区等省中部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偏关县和河曲县等省界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19.
以泛长三角2001—2015年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维度对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景区发展总体经历了2001—2004年的"低速增长期"和2005—2015年的"快速增长期",景区内部发展存在明显层级差异,15年间三省一市的3A级以上景区增幅差异显著;空间维度上,3A级以上景区总体呈集中分布态势,集聚的空间尺度范围逐年缩小,景区整体表现出核心—边缘扩散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且分布重心具有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迁移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旅游景区门票涨价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研究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机制与管理对策有助于推动景区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选择影响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制定的主要因素,以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从景区级别、景区面积、管理体制、产品类型等多种影响门票价格的主要因素剖析北京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的机制,提出北京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