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现有研究基于多种宏观政策探讨了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但对碳排放权交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关注不足。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周边企业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2)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轻污染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及溢出效应;(3)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的减税、市场融资约束的缓解和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丰富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为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撤县设区”和“省直管县”改革来刻画行政权力向市级政府的集中和分散,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行政权力调整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政权力集中加强了市级政府的资源统筹调配能力,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加环保支出规模、降低工业产值比重等渠道,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行政权力分散的影响效应相反,并不利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相较而言,行政权力集中的正效应在政府行为规范度较高、市辖区经济较强的城市表现更突出,行政权力分散的负效应在政府行为规范度较低、县区经济相对较强的城市有着充分体现。对于高行政级别的城市,行政权力调整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从优化各级政府职能体系,分阶段、分类型,渐进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1997—2009年旅游业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各省份、东中西及全国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得到以下结论:样本期内,各省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增长较快的省份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省份增长较慢。东中西地区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差异性,西部增长最快,东部最慢,三大区域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西部技术进步水平仍快于中东部地区。全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7.6449%,技术进步起了主要作用,技术进步年均增长6.9933%,而技术效率增长仅为0.609%,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保障。本文采用2004—2019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总体规制、工业废气规制、工业废水规制、工业固体废物规制和光污染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总体规制对本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U形,工业废气规制、工业废水规制和工业固体废物规制的研究结果存在同一规律,而光污染规制起抑制作用。总体规制对邻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形,具体规制的影响各不相同,工业废气规制与总体规制的结果类似,而工业废水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负,工业固体废物规制和光污染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本文从实证角度验证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兼容性,环境规制和效率提升并不矛盾。在制定环境政策时,需考虑区域间的相互协调和实际产业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5--2007年数据,选取27家煤炭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效率评价。首先运用DEA方法分析了27家煤炭企业的总体效率状态,结论是效率不理想。分析找出煤炭企业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煤炭企业人员冗余严重、科研投入不足、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和体制改革不够彻底,最后分析了煤炭企业进行技术效率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绿色创新和企业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负向抑制企业短期财务绩效,即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2)环境规制正向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表明增加的企业成本转移到创新投入方面,进而提升其绿色创新能力;(3)绿色创新在环境规制对企业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证实了我国重污染行业存在"波特假说"。 相似文献
7.
以互联网为媒介,加大农业科技的有效投入对于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将农业科技投入与农村互联网使用纳入理论分析框架,在分析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态效率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互联网使用在农业科技投入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方面发挥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1)农业R&D支出和农业R&D人员数量对农业生态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农业财政支出对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支撑度不够。(2)农村互联网使用不仅对农业生态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在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生态效率间发挥着部分中介和调节作用。(3)农村互联网使用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方面粮食主产区均高于非粮食主产区,从农业科技投入的规模来看,农业科技投入的差异也会对农业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将经济集聚、收入差距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纳入统一框架下,构建时空双向固定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和门槛空间动态面板模型(SDPTM),通过中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考察经济集聚和收入差距对COD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经济集聚呈“先促排、后减排”的倒“U”形特征,具有本地空间减排效应和空间溢出减排效应;②收入差距呈非线性的倒“N”形特征,具有本地空间减排效应,经济集聚在收入差距对COD排放的影响中存在门槛效应,当经济集聚超过门槛值1.1164时,收入差距的促排和减排效应均明显增强;③收入差距呈倒“N”形特征,具有空间溢出减排效应,且收入差距的长期空间溢出减排效应明显减弱;④收入差距在经济集聚时对COD排放强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⑤COD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路径依赖性,经济集聚对COD排放的空间依赖特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判中国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演化特征,深究其内在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各城市群2010—2019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较强相互支撑作用,但科技创新发展的滞后,制约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的进一步提高。(2)各城市群间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时序上发展较为平稳。(3)政策扶持、经济延续力、技术进步、教育水平和政府科技投资为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林业企业承担着经济、社会、生态三大责任,增加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促进林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6家主要以营林造林、环境保护为主营业务的林业上市公司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使用WW指数测度林业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数,分析林业企业在不同的融资约束条件下,同行业的市场竞争对林业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林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对其科技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按照融资约束指数分组之后发现,低融资约束组的市场竞争对林业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高融资约束组的市场竞争对林业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2)现金流对林业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在低融资约束组中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在总体回归与高融资约束组的回归中并不显著。(3)在使用正向化的SA指数的模型之中,市场竞争的影响为-0.092 205 8+0.015 649 4×SA,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现金流的作用方向与显著性程度与WW指数的回归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协同创新现状,利用成渝城市群16个城市2010—2019年时空面板数据,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检验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竞争集聚3类集聚形式对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成都、重庆、德阳、绵阳是成渝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也是城市群的创新高地;成都、重庆以高技术全产业链多样化集聚模式为主,其他各市以专业化集聚模式为主。②成渝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不但有利于本城市创新,而且能够通过正向空间溢出推动城市群协同创新。③高技术产业竞争集聚有利于本城市创新,但会对城市群整体协同创新产生负向抑制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