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满 《环境》2009,(6):66-67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身处相对嘈杂的环境中时,总是感觉自己放在包里或者口袋里的手机在响,一阵手忙脚乱翻出手机后,却发现没有任何来电或信息显示;或者在某些安静的场合需要将手机静音,却总是感觉自己的手机在振动,可是事实上什么也没有。专家将这种症状界定为“手机幻听症”。  相似文献   

2.
自从投身互联网以来。Intel一直处于这种不顺的状态。昔日的PC英雄,在新的潮流面前。总是找不到感觉。  相似文献   

3.
今年28岁的亚当,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小伙子。他一直向往安静而自由的生活,大学毕业后,曾经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工作,每次总是感觉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4.
在Powder Mill Village住下时,正值七月流火的夏天。 由于污染很小,这里空气的透明度非常高,总是感觉天格外的蓝,阳光格外的明媚。  相似文献   

5.
一些细心的城市居民经常发现,AQI(空气质量指数)预报情况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出入,似乎空气质量预测的数值总比实际监测值偏低,预报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准。对PM2.5浓度的预报同样存在类似情况。有市民调侃说,是不是在预报数上再自己加20才有参考意义呢?  相似文献   

6.
<正>"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每次见到杨中艺,我的脑海中总是生发出这样一种感觉。这种印象,来自于他的不疾不徐,来自于他的自然随性,来自于他的谦和平易。待深入了解之后,却更惊奇地发现,这位活跃于环境教育实践和建章立制领域的教授竟然还是位研究农林作物与科学育种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平凡的城市人,每日穿行于忙碌的人群与不息的车水马龙中,感觉上我是一个网中人,无论置身何处,一张灰色的网总是把我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一早醒来我诱过朦胧的窗子感受朦胧的晨光,正对我的房间的那片楼下的土地,照例是那两台连夜轰鸣不停的推土机,那片可怜的土地已经裸露出了灰黄的本色,那机  相似文献   

8.
<正>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会感觉很累,因为45分钟的整堂课教师都在不停地讲解,教师想要把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有效的时间内都传授给学生。但是即使是教师如此累,最后却不能够像教师想象的那样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学生虽然也在极力地理解和记忆教师传授的知识,但是却总是会在课堂记忆之后又忘记,在教师可查之后又丢掉,这样反复努力记忆和掌握之后,便导致了很低的教学效率,让整个初中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5,(10)
<正>精神生活,就是毫无功利性地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即使做这件事不能给你带来任何金钱、社会地位、名声方面的好处,你也仍然愿意投入极大的热情去做它。——题记打开廖海珍的微信朋友圈,和很多人热衷于推养生、晒美食、发"鸡汤"不同,她的微信时而让人感觉伫立云端,时而又让人感觉深接地气,总结归纳起来,总是绕不开一个字——美!在其中,你可以听到花绽放的声音,看到云舒展的节奏,感受到万事万物明朗鲜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0.
人们无论干什么事情,总是希望一帆风顺,不愿有失败与挫折,但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许多人的成功总是与失败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森澜 《世界环境》2014,(1):13-13
<正>严冬已至,街上穿皮草的人多了起来。就算不是"身上貂",也得弄个"领上毛";就算不是"高大上",也得像半个"土豪"……人们似乎只有在皮毛下才能找到安全感和成就感,才能体会奢华和财富,才能满足那颗虚荣的心。可是,人们却忘记了一个事实:我们是进化出来的高级动物,我们躯干上已经没有如同其他动物一样的皮毛。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人类卓越的智慧,也给了其它动物漂亮的皮毛。但人类是贪婪的,什么都想占为己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环境污染约束视角的农业技术效率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1997—2009年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框架下测度环境污染影响下的农业技术效率,并探讨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的结论如下:①1997—2009年间全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692,总体上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对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③影响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农业环境质量需求进一步提高,也有更大能力和意愿进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从而促进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种植业结构和农业产值结构的变动都会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产生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环境管理政策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1800年,仅有2%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中,200年后的今天,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7%,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变为60%。虽然,世界城市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2%,却消耗着65%的全球生活用水和75%的能源,排放了占全球总排放量78%的二氧化碳。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活动强烈地影响着世界的气候。  相似文献   

14.
染料在好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根据合成染料的特性选用了较简单易行的3种生物降解性能测定方法,即静置烧瓶筛选试验法,瓦勃氏呼吸仪法,半连续活性污泥法试验,对26种染料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比较了3种方法的结果和原因,同时,就环境因素对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测定的影响作了简要讨论,结果表明,多数染料在好氧条件下是难降解的,半连续活性污泥法试验虽然需较长的时间,但较另2种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商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商品生产过程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弊端和传统商品价值观念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不适应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商品生产过程的新概念,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商品价值体系。阐释了环境产品的概念,推导出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商品价值的定量计算公式,并从商品生产过程和商品价值理论的角度对“环境补贴”和“环境税”的存在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商品价值体系的运作机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南水北调干渠时沉降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对干渠结构、干渠上部倒虹吸结构和地表的沉降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下穿南水北调干渠时,干渠结构最大沉降发生在干渠底部。在盾构隧道与干渠渠底净距为2.5D(D为盾构隧道外径)并采用克泥效工法时,干渠结构的最大沉降量为11.26 mm,未采用克泥效工法时,干渠结构的最大沉降量为14.52 mm,说明采用克泥效工法能够有效减少干渠结构的沉降量,减少幅度为22%,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地表和倒虹吸结构的沉降量;(2)随着盾构隧道与干渠的距离越来越接近,干渠底部、地表和倒虹吸结构的沉降量逐渐增大,且随着盾构隧道与干渠渠底净距的减少,其沉降量的增大幅度逐渐提高;(3)采用克泥效工法时,盾构隧道与干渠的净距不少于2.0D时,能够保证干渠底部的沉降量不大于15 mm。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低温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近年来研究者们已经分离出的一些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的产甲烷菌及其分布,为今后嗜冷产甲烷菌的特征、分布等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世纪形势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环境监察正是针对环保工作开展的一种直接、具体的环境保护执法行为.进行环境监察,有利于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实施,有利于提高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降低环境污染.进行环境监察,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点,实现执法为民,司法为公,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然随机温度应力条件的加速退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加速退化试验对免维护导弹服役期进行分析评估,给出自然温度环境应力等效处理方法和加速退化因子数学模型。方法对环境温度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利用阿伦尼斯模型给出时域内的等效温度均值函数,将随机温度应力转换为温度循环应力。利用基于统计数据的加速退化模型求得产品激活能,推导给出相对随机温度应力的加速退化因子数学模型。结果利用给定加速模型,定量给出了某产品在典型地区的服役期,评估结论符合预期。结论改进后加速模型综合了自然环境随机温度应力对产品性能影响,能够较好地对产品服役期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0.
电子辐照下聚酰亚胺材料表面充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多因素条件下航天用典型介质材料聚酰亚胺表面充电特性。方法利用空间介质材料表面带电地面模拟实验系统,以电子枪辐照材料模拟空间带电环境中航天器材料表面带电过程,以航天器上常用的介质材料聚酰亚胺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电子能量、不同束流密度和不同厚度下聚酰亚胺表面充电特性。结果聚酰亚胺表面电位随着电子能量、束流密度和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电子能量越高,束流密度越大,聚酰亚胺表面充电平衡时间越短。结论航天器介质材料表面带电程度与空间带电环境的电子能量、束流密度和介质材料本身结构紧密相连,研究多因素作用下航天用典型介质材料表面充电特性,将为航天器带电防护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