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液膜技术分离含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膜分离技术是由美国的N. N. Li在1968年提出的,以后逐渐形成分离科学上的一门新技术。迄今美、日等国相继开展了研究,主要用于回收稀溶液中的有用物质或除去废水中污染物质如无机的重金属离子,有机弱碱弱酸等物质。 液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是具有发展前途的,它与溶剂萃取比较,有其独特之点。对于含酚废水,溶剂萃取后废水中残留酚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很有实用前途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液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坏境保护中的应用.此技术以使用液体表面活性剂薄膜为基础,具有很高的渗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因此在废水净化和气体分离中显示出应用的广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液膜技术的分离机理包括:通过液膜的选择性渗透、在液膜内或液膜包着的小液滴内的化学反应、由液膜进行的萃取、在液膜与连续相界面的选择性吸附.在液膜分离操作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乳浊液相的组成、混合程度、液膜的吸附能力等对分离效果的好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的分离技术 ,在环保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基础上 ,对膜分离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和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概括了膜分离技术中最新应用开发动向 ,并对膜分离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乳状液膜法处理含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碌亭  肖锦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2):562-564
介绍了液膜分离原理及其工艺流程,重点阐述液膜分离技术在处理含金属离子废水提取稀土金属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结果认为,该技术具有高效、快速、节能特点,分离和提取无机金属离子能够达到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5.
膜分离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的分离技术,在环保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对膜分离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和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概括了膜分离技术中最新应用开发动向,并对膜分离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中,液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分离技术中的一种新的单元操作,应用于化工、环保等各个领域。例如,采用各种乳状液体系的液膜工艺处理工业废水,目前已有很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 IM][PF6])作膜溶剂,利用支撑液膜分离技术,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作萃取溶液将三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进行分离。研究结果显示该支撑液膜分离技术对双酚A的萃取效果最好,其次是辛基酚,而壬基酚不被萃取。利用该技术能将三种混合物选择性地进行萃取分离,但萃取时间不宜超过46小时。  相似文献   

8.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 (PV)和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 ,它具有技术可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及费用经济等优点。主要应用于有机溶剂脱水、有机混合物的分离等 ,并部分实现了工业化。随着高分子科学以及膜合成技术的发展 ,PV逐渐应用到一些新的领域。主要介绍了渗透汽化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以及它在环保领域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正渗透膜分离的原理,概括了当前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工业污水、污泥浓缩以及混合工艺)和产业化应用领域的发展。并展望了正渗透分离技术未来在在膜材料、汲取液和膜污染三个方面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隔膜使溶剂(通常是水)同溶质或微粒分离的技术,包括电渗析、扩散渗析、反渗透和超过滤法等统称为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提纯淡化、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环保领域中,人们进行了许多应用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液膜分离是1968年才提出的新概念,1984年国际分离技术新动向会议中已被列入5个新动向之一。液膜分离的技术关键有二:一是要有性能良好的表面活性剂,以便使所制乳液有足够的稳定性;二是要有有效的破乳手段,以便使膜材料能循环使用。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制乳和传质设备及合理的工艺流程。液膜分离的基本原理(以废水除酚为例)是先用油相(有机溶剂)与氢氧化钠溶液借助于特殊的表面活性剂、制成稳定的油  相似文献   

12.
电驱动膜分离将电化学与膜分离技术有机结合,通过调控电场或电极电位强化膜分离效果,有望突破膜污染、选择性分离弱及“trade-off”效应等技术瓶颈,是实现污/废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提出电驱动膜分离概念,将电驱动膜分离分为电控膜分离、电渗析和膜电容去离子等技术类型,重点关注选择性膜分离回收废水中有价物质进而实现废水资源化。首先介绍了电驱动膜分离技术的基础研究进展,然后从膜/电极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等角度对电控膜分离、电渗析和膜电容去离子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最后从基础研究、材料创新和反应器开发3个方面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年,膜蒸馏技术由于其新颖的膜分离过程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不同的分离效果,膜蒸馏和其它技术的耦合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膜蒸馏结晶是将膜分离和结晶有效结合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膜蒸馏去除料液中的溶剂,将料液浓缩至过饱和状态,其后在结晶器中结晶并分离晶体的过程。膜蒸馏结晶技术作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阶段膜蒸馏结晶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规模化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膜蒸馏结晶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探讨了膜蒸馏结晶技术的经济性,并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和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膜蒸馏结晶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 水处理中膜分离法通常是指采用特殊固膜的渗析、电渗析、超过滤、反渗透四项技术,其共同优点在常温下可分离,不耗热能,不发生相变化,设备简单易操作。目前超过滤和反渗透技术应用尤为广泛。缺点是固膜需承受较大压力,膜孔隙结构要有较高强度,从而使水中离子和分子透过膜的速度减小,选择性降低。然而属于膜分离技术的液膜法比起固膜在水处理中具有更多的优点:液膜无需固膜的孔隙结构,更易成膜且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传质速度很快;液膜由于选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或其它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膜分离技术也在近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高效、工艺精简、生产过程无污染、无化学变化等特点,有效地区别与传统分离工艺。本文针对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邵刚 《环境工程》1990,8(3):58-60,63
膜分离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门崭新的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扩散渗析、电渗析、超滤、反渗透及液膜等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并对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根据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渗析、电渗析、渗透气化和液膜技术等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对这些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它们在电厂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渗透是一种以汲取液(或汲取质)渗透压为驱动力,籍助半透膜的自发进行的膜分离过程,具有膜污染轻、易于清洗等特点,是目前膜分离、脱盐以及能源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汲取液(或汲取质)是正渗透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种类及再生方法决定着正渗透过程的应用场合和综合成本,对正渗透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章重点归纳总结了正渗透汲取液(或汲取质)的种类及其再生方法,并首次给出了常见的钠、钾、镁和铵盐汲取液的渗透压计算公式及其必需的参数值(25℃),同时指出了汲取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能够将固液进行分离或者浓缩的膜分离技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超滤膜可以去除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同时超滤膜也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藻类、虫类,从而达到水质的净化、浓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论述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渗透汽化、液膜、集成膜技术等膜分离技术及特点,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