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臭氧/纳米TiO2催化氧化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悬浮颗粒搅拌混合反应器中,研究了臭氧/纳米TiO2催化氧化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去除硝基苯较单独臭氧氧化有明显的提高,反应20min硝基苯的去除率提高了44%.实验中分别考察了纳米TiO2热处理温度、催化剂投量、臭氧投量、硝基苯初始浓度、pH值对臭氧/纳米TiO2催化氧化去除硝基苯的影响.发现550℃烧结得到的纳米TiO2表现出最好的催化臭氧化活性,在较低的臭氧投量与催化剂用量条件下,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56.57%;增大臭氧或者硝基苯的初始浓度,硝基苯的去除率随之提高;但是改变催化剂投量,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几乎不受影响;中性或碱性pH环境利于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反应的进行.通过研究叔丁醇对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反应的影响,证明反应遵循羟基自由基(·OH)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反应时间、pH值、H2O2投加量、PAC投加量、不同工艺顺序对处理印染废水结果的影响,表明臭氧氧化效果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强,但增强幅度越来越小;随着pH值、H2O2初始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30%H2O2初始投加量为0.4mL·L-1,pH为10,臭氧投加速率5.96mg·min-1·L-1,时间为30min,再加入30mg·L-1的PAC,调节pH为8搅拌絮凝,静止30min后,印染废水的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60%和96%,UV254为0.082,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硅胶负载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纳米TiO2负载于硅胶表面作为臭氧氧化硝基苯过程中的催化剂时,热处理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条件下烧结的纳米TiO2/硅胶表现出了最佳活性,反应10min硝基苯去除率相比于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约25%.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投量越大,硝基苯去除率越高.碱性pH环境有利于催化臭氧化反应的进行,但当pH值高于10时,硝基苯去除率有所降低.催化臭氧化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与硝基苯的初始浓度无关.典型的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与碳酸根离子对硝基苯的降解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间接地证明催化臭氧化反应遵循自由基作用机理.反应温度为10~40℃之间时,硝基苯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证明TiO2在硅胶表面负载牢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相似文献   

4.
臭氧/纳米TiO2催化氧化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忆新  马军  秦庆东  赵雷  王胜军  张静 《环境科学》2006,27(10):2028-2034
在悬浮颗粒搅拌混合反应器中,研究了臭氧/纳米TiO2催化氧化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去除硝基苯较单独臭氧氧化有明显的提高,反应20min硝基苯的去除率提高了44%.实验中分别考察了纳米TiO2热处理温度、催化剂投量、臭氧投量、硝基苯初始浓度、pH值对臭氧/纳米TiO2催化氧化去除硝基苯的影响.发现550℃烧结得到的纳米TiO2表现出最好的催化臭氧化活性,在较低的臭氧投量与催化剂用量条件下,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56.57%;增大臭氧或者硝基苯的初始浓度,硝基苯的去除率随之提高;但是改变催化剂投量,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几乎不受影响;中性或碱性pH环境利于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反应的进行.通过研究叔丁醇对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反应的影响,证明反应遵循羟基自由基(·OH)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活性染料废水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活性染料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湿式双氧化工艺具有较高的TOC和色度去除效果,湿式双氧水氧化处理受反应温度、双氧水的加入量、废水初始pH值的影响,反应温度是最敏感实验参数,初始TOC的去除率与双氧水的加入量成正比,色度与TOC的去除率有密切的关系,在150℃、理论双氧水加入量,30min、未知催化和不调废水初始pH值等实验条件下,湿式双氧化氧化理高浓度活性染料废水,其TOC和COD去除率均达80%以上,色度去除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6.
高铁酸钾处理废水中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高铁酸钾为水处理剂,对其在废水中的硝基苯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高铁酸钾的用量、pH值、反应时间及硝基苯的初始浓度四个影响因素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高铁酸钾去除硝基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为9,高铁酸钾与硝基苯的摩尔比为10:1,反应时间30min,初始浓度小于254.5mg/L时,硝基苯的去除率最佳,达到到6.2%。  相似文献   

7.
臭氧氧化反渗透浓缩垃圾渗滤液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郑可  周少奇  沙爽  杨梅梅 《环境科学》2011,32(10):2966-2970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经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缩垃圾渗滤液,并建立了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氧化降解初始反应速率主要与初始pH、臭氧投量、反应温度和初始COD有关.在pH 8.0,温度30℃,臭氧投量5.02 g/h,反应时间90 min的条件下,反渗透浓缩渗滤液的COD去除率达到67.6%;并且在pH为2.0~8....  相似文献   

8.
硝基苯属于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化合物,通过雾化-多相协同臭氧氧化技术对硝基苯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实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滴粒径对硝基苯降解速率常数具有负相关性;紫外灯功率、活性炭投加量和水温对硝基苯降解速率常数具有正相关性;pH值和臭氧投加量对硝基苯降解速率常数具有最佳值.雾化-多相协同臭氧氧化技术对硝基苯的降解过程遵从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经验动力学方程为:C=C0exp(-4.54×10-6Q0.50G0.31W0.11t).  相似文献   

9.
采用粉煤灰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印染废水。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O3输出体积分数、催化剂的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O3输出体积分数>pH值>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在最佳反应条件下:O3的输出体积分数为40%(即质量浓度为9.22 mg/L),催化剂的投加量为4 g,pH值为6.5,反应时间为60 min;COD的去除率能从单独臭氧氧化的41.44%提高到73.87%,色度去除率也能达到98%。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印染废水的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臭氧/沸石工艺处理水中硝基苯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秦庆东  马军  刘可  杨忆新 《环境科学》2007,28(4):766-771
在连续反应器中,考察了臭氧/沸石工艺在不同条件下去除硝基苯的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臭氧氧化,反应7 min后,硝基苯去除率达到100%,并且该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叔丁醇能抑制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率,表明在氧化去除硝基苯过程中羟基自由基起主导作用.增加沸石投量和臭氧浓度均能有效地提高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率,并且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速率与沸石投量之间存在1个最优值,与臭氧浓度呈线性关系.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速率与初始硝基苯浓度无关.离子强度对臭氧/沸石工艺降解硝基苯的效率影响较大,当离子强度从0增加到1×10-3 mol/L时,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率从81.2%降低至31.6%.pH值主要影响臭氧的分解能力,随着溶液pH降低,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率逐渐下降.沸石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采用O3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兰炭废水,提出了兰炭废水达标排放的新处理方法。以铜为活性组分,氧化铝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CuO/γ-Al2O3催化剂,并采用XRD对其进行表征,利用催化剂结合O3催化氧化法去除兰炭废水中经生化处理后残留的污染物。设计了催化氧化试验装置,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O3用量以及pH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COD去除率的提高,O3用量提高有助于COD去除率的提高,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最佳条件下催化剂投加量300 g,反应时间1 h,O3用量0.08 m3/h,pH为7左右时COD去除率可达到95%左右。另外,催化剂在20次反应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及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臭氧氧化法处理实验室苯酚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鉴于酚类化合物在实验室废水中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选用了苯酚作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臭氧氧化法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废水初始pH值和气体流量对苯酚的降解效率和臭氧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对臭氧氧化去除废水中苯酚和臭氧利用率的影响均很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出:臭氧氧化处理实验室苯酚废水的最佳pH值为10.3,最佳气体流量为1.6L/MIn.为臭氧处理实验室废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臭氧氧化法处理实验室苯酚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臭氧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有广迁的应用,鉴于酚类化合物在实验室废水中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选用了苯酚作为模型污染物.考带了臭氧氧化法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废水初始pH值和气体流量对苯酚的降解效率和臭氧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对臭氧氧化去除废水中苯酚和臭氧利用率的影响均很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出臭氧氧化处理实验室苯酚废水的最佳pH值为10.3。最佳气体流量为1.6L/M1n.为臭氧处理实验室废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吴伟  白永刚 《环境工程》2007,25(5):34-36
采用电解-SBR联合技术对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降解处理。考察了电流强度、反应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以及电解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后续SBR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和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电解-SBR联合技术对硝基苯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酸活化赤泥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水中硝基苯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康雅凝  李华楠  徐冰冰  齐飞  赵伦 《环境科学》2013,34(5):1790-1796
以铝工业废物赤泥为原料,采用酸化的方法活化赤泥,提高其在多相催化臭氧氧化除污染体系中的催化活性,并对其催化臭氧除污染效能及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和赤泥原矿相比,酸化赤泥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催化能力;酸化赤泥(RM6.0)催化臭氧氧化硝基苯的去除率随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臭氧浓度由0.4 mg.L-1增加至1.7 mg.L-1时,硝基苯的去除率由45%提高到92%.溶液pH对RM6.0催化体系利用臭氧能力的影响与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NB的影响表现出一致的结果.初始pH变化所带来的RM6.0催化活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体系中氢氧根浓度的变化,导致臭氧分解形成羟基自由基所致;过高pH值导致的羟基自由基的猝灭显促使RM6.0催化臭氧氧化NB活性的降低.通过RM6.0对臭氧的利用能力及羟基自由基抑制实验结果发现,RM6.0催化臭氧降解NB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催化剂表面吸附臭氧,实现臭氧在催化剂表面的富集,进而实现对NB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在这个过程中羟基自由基是存在的,主要是在臭氧与硝基苯在界面氧化过程中分解而成,并进一步氧化NB.  相似文献   

16.
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O3氧化、曝气铁炭微电解3种方法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3种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0.13 mol/L、H2O2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20、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1.0h时,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达到39.9%, BOD5/CODCr提高到0.51.在反应时间为70min(O3通入量为2.51 g/L)、pH值为9.2时,O3氧化处理效果较好,CODCr去除率达到36.7%,BOD5/CODCr提高到0.47.在铁炭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2.0h、pH值为2.5时,曝气铁炭微电解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达到57.1%,BOD5/CODCr提高到0.45.3种预处理方法均可有效降解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且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其中曝气铁炭微电解的效果最好,处理成本最低,可以应用于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处理中.  相似文献   

17.
非均相催化臭氧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非均相催化臭氧是一种对高浓度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一活性炭吸附、单一臭氧氧化和臭氧/活性炭联用3种体系对实际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并对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比单一活性炭吸附和单一臭氧降解体系,臭氧/活性炭联用体系能显著提高COD、TOC的去除率及BOD5/COD值,并显示出良好的协...  相似文献   

18.
阴极电场增强活性炭纤维-臭氧体系去除水中硝基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流强度、反应液初始pH值、电解质种类及浓度等因素分析,探究了电增强活性炭纤维-臭氧体系对水中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纤维-臭氧体系比较,电增强活性炭纤维-臭氧体系对硝基苯的去除效率显著提升.电增强活性炭纤维-臭氧体系中电流强度对体系影响不显著,臭氧浓度对水中硝基苯的去除效率有一定影响,反应初始液的pH值对活性炭纤维催化臭氧体系的影响较大.水中无机盐如硫酸钠、硝酸钠及氯化钠的存在会抑制活性炭纤维催化臭氧.此外,单独臭氧对活性炭纤维有破坏作用,降低了活性炭纤维对反应的促进效果,外加阴极电场时,不仅活性炭纤维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提升,而且保证了活性炭纤维结构不被臭氧所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