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申进忠 《绿叶》2012,(9):45-50
政府主导的强制性企业环境排放信息公开制度以公众环境知情权为理论基础,是欧盟等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所普遍采取的基本模式。我国有必要建立政府主导的企业环境排放信息公开制度,以改变目前企业环境排放信息无法为公众充分、及时、有效获取的状况。而此过程需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丁家珍 《四川环境》2022,41(2):192-196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不可少的制度,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措施。然而,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存在很多不足:公开义务主体范围狭窄、公开内容少、公开方式不明确、监督机制缺失、惩罚力度轻等。以国内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现状为视角,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立法实践,深入分析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目前的问题,并阐述相关建议,逐步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3.
方堃 《绿叶》2012,(9):20-26
"什邡事件"、"启东事件"折射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的缺失。立法需要从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内容做出进一步改进,执法则应当认真遵循立法所设定的原则和标准,这样才能比较好地防范或者说有效地处理好这类事件。《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及时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王小萍 《绿叶》2012,(9):64-68
审视《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环境信息公开内容和方式得到了拓展,但没有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作出明确规定。未来,应在《环境保护法》修改时就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作出明确规定,并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单独立法。  相似文献   

5.
肖莆 《绿色视野》2008,(9):36-3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掀起行政改革的浪潮,不少国家都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以顺应社会各界对更公开、更透明的公共管理的呼吁。推行环境信息公开战略,大大降低了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信息成本。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6.
尹建国  梅旭成 《绿叶》2012,(12):68-75
环境信息公开与保守国家秘密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和紧张关系,为调和这种矛盾冲突,有必要在借鉴域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准确适用我国既有环境信息相关立法并对相关制度予以构建与完善:一是严格限制国家秘密的范围,防止国家秘密的恣意扩张解释;二是扩大环境信息申请主体范围,缩减有关申请理由的限制性规定;三是畅通环境信息公开的救济途径,尤其强化司法救济的功能效力;四是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统一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暴露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充分,对谣言回应不及时等不足。此外,谣言的广泛存在与传播,使得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效果难以实现最大化。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信息公开法律规定与实践不足、信息传播不对称与集体行为等。对此,体系化的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为减少突发环境事件中因信息公开不足及谣言产生的危害,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扩大信息公开主体范围、明确信息公开程序、对象等措施强化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开展谣言与集体行为方面的研究,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8.
曹明德  毛苑入 《绿叶》2013,(9):27-31
通过对开展网络环保的必要性分析,环保部门应当重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中的网络环保.满足公开信息的特征要求、完善公开途径,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彭剑 《绿叶》2011,(6):85-89
信息公开符合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民主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基本途径。信息公开的行政实践,有助于中国建构一种全新的以"透明化、公平化、参与化"为运行特征的行政文化,建构一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基本知情权的执政模式。应对信息安全问题,是"十二五"期间对政府执政智慧的考验。有法可依,多管齐下,才能超越阻力,走向真正的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0.
常成 《绿叶》2011,(4):21-26
环境信息公开不单单是信息的普及,它还能通过压力促进环境执法、动员公众对环境议题的支持等。新时代的经济社会条件对环境信息公开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信息公开也还面临着公开范围不足,例外情况过多等局限。  相似文献   

11.
马燕 《绿叶》2012,(9):51-56
国家的环境管理职能决定了政府环境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因而政府环境信息是衡量环境管理能力和判断环境质量状况、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重要依据,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环境知情权、环境保护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的基础。尽管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但也有多方面需要与时俱进,在法律制度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杨尚东  朱秀芸 《绿叶》2012,(9):57-63
本文以江苏启东发生的因环境信息不公开,民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为切入口,指明在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下,政府若怠于履行环境信息公开的职责,公民为此寻求司法救济,由于在法律制度上对公民申请资格存在严格的限制,诉求很难获得法院的支持,因而有必要建立环境信息公开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信息公开的行政公益诉讼内涵,建立的法理基础和制度基础,并就建立此制度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于环境合同的属性的认识主要存在绅士协议说与契约说两种观点,但从软法的视角对环境合同性质进行界定则鲜有论述。作为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表现形式,软法在世界各国早已存在,只是在国内法语境层面上探讨的相对较少。环境合同的软法属性的证成正是基于环境合同的性质与软法构成要件之间的契合以及环境法软法渊源形态具有的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垃圾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堆存量已达66亿吨,占用耕地35亿多平方米。全国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有  相似文献   

15.
王文革 《绿叶》2012,(9):32-36
环境知情权既是公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本文在分析中国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环境知情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环境资源应属全人类公有,政府与民众均有责任。信息透明可将环境风险降到最小,一为公众知情权的诉求推动,二为早日研究出应对之策。环境形势逼人,政府只有积极主动的信息公开,才能真正实现为民众负责。  相似文献   

17.
<正>政务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制度,今年2月份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立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与工作目标,为进一步推进政务阳光透明、扩大政务开放参与、提升政务公开能力做好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意见》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好推动环保工作、服务绿色发展、促进社会共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策划人语: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等单位进行的课题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屡创新高,仅第一季度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次数就与2008年、2009年全年持平,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77家发生了113起环境污染事故,并且高达50.6%的上市公司未就环境事故进行公  相似文献   

19.
蔡先凤 《绿叶》2012,(10):63-69
我国社会正进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环境利益冲突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成为转型时期的一种折射。为此,环保部门应进一步推进环境信息公开,承认和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批评权和监督权,发挥公众舆论对政府、环境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的监督和纠正作用。当政府成为责任政府和透明政府,当公民学会了理性表达诉求,公民与政府之间才可能建立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