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一、引言采用核旋仪进行流磁测量,可监测大范围的磁场变化;但因复测周期长,不能了解磁场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且又没有分量观测,这对于了解磁异常的形态特征是不利的。为了监测可能的震磁效应,从1978年底开始,在江苏省范围內布设了17个试验性固定台站,采用自己改装的CHD 5—72型核旋仪(下称小核旋),观测总场F和垂直分量Z,采用北大地球物理系的73—1型线圈,同时配有Z变仪连续记录)。每天21点同时观测F和Z。观测表明,在同一台,磁静日内,Z的逐日变化只有几伽码,而F为20至30伽码;在磁暴日,Z变化为10至20伽码,而F可达100伽码。此外,核旋仪可以为Z变仪定基线,Z变仪的基线值正常与否又可发现核旋仪可能出现的偶然故障。所以,除观测总场外我们选择Z分量的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CHD—6”核旋仪部分电路的修改,改善了该仪器的一些性能,从而提高了地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不少地电台站使用的测量仪器是DDC—2型电子自动补偿仪(以下简称DDC—2A)。这种仪器的突出优点是输入阻抗较高、稳定度高。但也有一个突出的缺点是仪器的高绝绻指标不易达到。尤其在雨季,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仪器的绝缘性能严重下降,破坏了仪器的稳定性,数据起伏较大,这就是仪器漏电。仪器漏电时,除上面提到的数据突跳外,还有人体感应现象。所谓人体感应现象,就是在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用手抚摸仪器的裸露部分表针会有轻微的摆动。仪器漏电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一日南黄海发生6.2级地震,苏州第三中学测报点(距震中约200公里)地倾仪、选频仪,地电脉冲仪都相应地记录到有关地震讯号和震前信息。以下为三种仪器的某些征兆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 国家地震局1983年对以下几种地应力测量新仪器通过了鉴定。(1)由河南省地震局研制的ZX—29型弦频式钻孔应变仪,仪器位移灵敏度10000—15000ns/μm,应变灵敏度为3.8×10~(-9),首次在传感器内设计了油面浮动自动调压系统并采用了全金属焊接先进工艺,以消除气压、水压对探头的直接影响。整机按一定程序自动开启打印数据。该仪器在河南辉县、陕西乾陵、江苏徐州等台测到固体潮显示。(2)由地震地质大队研制的41101A自动记录压磁应力仪,量程50~999.9Ω,记录灵敏度0.1Ω/格(相当于电桥测量10μH),对每个电感元件每天可提供一千四百多个稳定的测值,抗干扰能力强,使用中曾记录到83年5月26日,  相似文献   

6.
<正> 1983年11月7日05时09分,山东菏泽—东明间发生5.9级地震。震前,相距震中约250公里的邳县车夫山中学地震测报点地应力日均值图的变化曲线通过理论分析,出现明显异常。车夫山中学测报点,使用的是邢台产75—1型简易应力仪。仪器应变灵敏度高于10~(-5),应力灵敏度 1gm/cm~2,对破坏性地震(一般大于5级地震)在一定范围内有反应。仪器于1978年3月1日投入使用,1982年11月5日搬进地下室。探头埋在地下室地板下0.6米处,每日目测5次,时间分别是8点,12点,16点,19点,20点。  相似文献   

7.
Ma  ZL 《灾害学》1993,8(3):82-82
日本的灾害防治研究机构在滑坡的研究和防治过程中,根据不同需要,研制了大量微机控制的全自动化观测仪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观测系统,大致可分为两个系列。 (1)处于活动期的危险斜坡(即新生滑坡或老滑坡复活)的长期监测系列①伸缩仪—观测裂缝;②地面倾斜仪—观测微小变动,③地下倾斜仪—调查、观测滑面;④多层位移仪—调查、观测滑面;⑤地下水位仪—观测地下水位变化;⑥孔隙水压仪—观测孔隙水压变化;⑦自然电位仪—观测自然电位变化;⑧雨量计—调查降雨量;⑨温度计—观测地温变化;⑩现场录像系统—用于极危险滑坡。以从不同角度观测滑坡变化,滑前特征及取得滑动的全过程资料。  相似文献   

8.
<正> 国产FD—3017测Rn仪是一种新型的瞬时测Rn仪,可以连续地定量测定土壤中的Rn浓度。1986年11月4日—11月20日在郯庐断裂带用FD—3017测Rn仪查寻隐伏断裂的位置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郯庐断裂有多期活动特点。在江苏境内呈NE5°—15°方向延伸,长约170公里。为查明断裂位置,在江苏宿迁—新沂地区共布设15条剖面,剖面线总长为2404米,共313个测  相似文献   

9.
<正> 由四机部1028所、江苏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三单位联合研制的JW—1型极微震仪技术鉴定会于1981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宁召开。会议听取了JW—1型极微震仪研制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南京地震基准台、溧阳地震台的试用报告,审查了有关技术资料和研制单位提出的技术指标及复测报告。会议认为W—1型极微震仪的研制是必要的,它填补了我国测震仪器的一项空白,开阔了地震观测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地震部门所用的各种中长周期地震仪的摆,由于摆房门口没有很好的密封,使仪器摆受外界影响严重,常常出现仪器工作不稳定现象。单靠现有的普通隔热夹层门,只能满足DD-1型仪器摆工作的需要,而满足DK-1型仪器摆的需要已有困难,更难满足763型长周期仪器摆、地磁仪摆房、地倾仪摆的正常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气体密封门,即将门板和门框之间的间隙用气胎打气的办法进行密封。做法是在门框和门板接合部各挖一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多台CG—2型重力仪在不同基线场标定的格值资料,分析了调测程对格值的影响,讨论了导致格值变化的原因。认为由于各台仪器石英系统的弹性性能不可能完全相同,仪器格值亦各自有别;在相同重力段差区间调测程时,各台仪器弹性性能的变化将有所差异,每台仪器的格值变化也就各不相同;格值变化较大的某些仪器(或测程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不同测程范围与格值之间可能存在着线性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 重力仪的亮线灵敏度反映了弹性系统对重力变化的灵敏程度,它是通过亮钱(指示丝)在目镜视场中移动的情况表现出来。因此,灵敏度太高或太低都会产生较大的读数误差。由于温度的变化以及仪器长期零漂、测程范围的调节,甚至气泡标准位置、光系元件位置的变动,均可引起亮线灵敏度发生改变,所以必须经常检验与调整灵敏度。鉴于过去一些仪器说明书和讲义中,对调整亮线灵敏度的具体方法阐述的不够明确和完整,没有把倾斜仪器、改变零位、摆杆水平、校正气泡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致使很多观测员感到调整亮线灵敏度很困难。另外,国产 ZS 型重力仪目镜刻度片分划线的间隔是一大格,达不到按 CG—2说明书中介绍的判断调整零位方向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调整过程中摆系状态的分析,探索一种调整石英弹簧重力仪亮线灵敏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海域地震及其强余震前电磁辐射的前兆特征。所用的仪器为DDC-2型电子补偿仪、XWX-2042电位差计,记录极距为100m的两埋地电极间所接收到的电磁辐射信息,震前异常波形最大幅度可达187.5mv,为正常背景的十数倍,频谱较宽(0.005—5Hz)。这种特征对认识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上的地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震监测前兆手段仪器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 ,在全国许多台站配备了数字地电仪和地磁数字智能仪 ,对观测数据的采集更科学更迅捷。但由于地电观测供电产生地下电流会带来磁干扰 ,对地磁观测带来了很大影响。笔者提出将排除地电观测供电对地磁干扰装置应用在ZD8B地电仪仪器中 ,从而避免了地电供电对地磁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进一步提高群测群防监测预报水平,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福建、上海五省一市于九月二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七日在苏州召开了“土地电”技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监测处的领导同志,有关省、市、地、县地震局(办)主管群测群防工作的负责同志,业务技术人员和部分群测点的代表。国家地震局“土地电”调研组和河北省地震局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监测处付处长占巴扎布同志在会上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地震工作的指示精神,强调搞好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意义。占巴扎布同志说,地震工作方针是周总理提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加强我市短临监测能力,天津市南郊地震办公室于1991年4月1日开始进行电磁辐射观测工作。采用的观测仪器为DPJ-Ⅲ型地震电磁辐射仪(工作频率38.33kHz)和ULF-Ⅲ型地震电磁信息观测仪(工作频响在几赫兹范围)。配用DD-1地震记录仪进行模拟记录,走纸速度为43mm/分。两台仪器均采用磁天线接收方式。DPJ观测仪的接收天线架设于观测室内,按轴向NS放置(以下简称D_(NS)道);ULF观测仪的两根超  相似文献   

17.
<正> 1984年5月11日北京时间23时37分,南黄海海域发生6.2级地震(Ms,下同),仪器测定震中在北纬32.7°,东经121.7°,即江苏省如东县东海域河豚沙附近。震前54秒,曾有一5.6级直接前震,截止1984年6月10日,震源区共发生1.0级以上地震356次,最大震级为4.6级。地震没有对沿海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亦没有人畜直接伤亡。由于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正> 常熟—太仓5.1级地震前,我省设置地应力(变)仪的四个台站,除溧阳地震台,其他均无异常反应(见表)。  相似文献   

19.
<正> 纬度残差是天文测纬过程中非极因素引起的波动值,通常是由非极性地方因素造成的。从理论上讲,它包括大气反常折射,地方性垂线变化和观测点的位移等。如果纬度观测质量很差,它还包含有仪器误差和人差等因素。但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津站天顶仪的测纬精度,一次观测中误差σ=±0.″13,纬度变化平滑值中误差m=±0.″015,其质量是高的,人仪  相似文献   

20.
<正> 1982年9月27日10时37分于安徽六安扬公庙(31°36.′8N,116°33.′1E)发生一次3.8级地震(Ms),震源深度为11公里,距合肥地震台68公里,合肥地区有感。该地震是合肥台历年来记录的最大的地方震。震前5天,即9月22日16时10分,合肥台一电磁信息监测装置记到一锯齿波信号,幅度析合输入端约1mv 左右,形态见图1。此信号是本套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