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天然气从生产到外输采用管道输送,管道沿途环境地形复杂、部分区域人烟密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发生管道破损等情况时,管道阀室的开关执行状态关系到整个事故的有效控制。为此,提高天然气集输系统联动联锁安全控制水平,可有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安全管控能力。文章在井、站、管道运行控制运行现状基础上,分析对管道沿途阀门、管道上下游集输站点以及管道所涉及的生产区域进行联动联锁控制必要性,并结合分散在集输过程各个区域控制器的特性,进行系统集中优化,完善控制原理,达到了联动联锁安全应急控制目标,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提高了天然气安全集输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一种针对油田采油系统由于井筒原生和地面集输系统次生造成硫化氢污染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形成了集输系统次生硫化氢外源微生物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技术,实现对次生硫化氢的生物抑制。该技术能使油井硫化氢降至5mg/m3,集输系统次生硫化氢降至25mg/m3以下,改善了原油集输系统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消除了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危害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环境风险评价是油气处理终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HJ 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文章对油气处理终端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进行了环境风险识别、风险事故情形分析,确定了油气终端环境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选择原油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全破裂和陆地混输管线全管径泄漏为最大可信事故。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提高工程设计安全系数,实现本质环保;构建地表水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事故水封堵系统;做好分区防渗措施,实现污染物源头控制等;为油气终端环境风险评估及风险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胜坨联合站通过建设油罐挥发气在线密闭微压回收系统,达到降低油气挥发损耗,实现油气密闭集输和回收轻烃资源的目的。通过对胜坨联合站5座储油罐呼吸损耗的计算,证明建设油罐挥发气在线密闭微压回收系统的必要性,介绍该系统的构成、原理、信息化构建、生产运行、保护系统及优点等,阐述其现场应用情况,进行效果效益分析。该系统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安全保护系统完善等特点,收气效率高,节能降耗,投资少,成本回收快,自动化程度高,适应范围大,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车89井区高含硫的问题,分别对硫化氢成因、转化机理及除硫方式进行研究,开展了化学除硫工艺技术、负压闪蒸除硫工艺技术以及催化曝气除硫工艺技术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负压闪蒸除硫工艺、催化曝气除硫工艺及化学除硫工艺(HCS-4除硫剂加药浓度约1×104 mg/L、作用80s)处理后,可将车89井区原油中硫化氢浓度降至安全阈限值15mg/m3以下。  相似文献   

6.
输油气管道在采用盾构隧道方式穿越含沼气地层时,存在沼气释放的可能性。沼气释放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增加工程施工难度,影响工程质量,严重时甚至造成工程损坏等事故。泄漏的沼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为减小或避免事故影响,可以从主动排放沼气、对沼气进行监测及监控、加强通风措施、施工器械设计等几方面进行防范,此外建设单位还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控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针对车89井区的高含硫问题,新疆油田研究出化学除硫、负压闪蒸除硫和催化曝气除硫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工艺,并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同时,为杜绝在车89井区环境敏感区域内污染事故的发生,新疆油田加大内外环保宣传软硬件建设力度,并依据专业评价实施了一系列防控管理措施,达到了预防在先、技术在先、管理在先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成为导致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素,是当前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指标。油田联合站储罐VOCs排放点多分散且排放不稳定,存在较大的油气能源浪费和安全环保隐患,亟需进行 治理。文章根据油田联合站储罐运行现状以及挥发损耗情况,开展储罐VOCs治理对策研究,优选新型撬装化油气回收装置,实现地面集输系统全流程密闭生产,避免储罐VOCs排放,满足油田安全环保、绿色低碳要求。  相似文献   

9.
锦州油田开发建设中的污染影响及控制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开发建设中潜在危险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环境腐蚀、误操作、设备缺陷、施工及人为破坏等问题,结合锦州油田开发建设及所处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来自于钻井、修井作业及油气集输系统的油气水渗漏等相关的工艺环节进行风险评价与分析,分析了油田开发建设对大气、生态、土壤、水环境的影响,从工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污染预防控制措施,并分析了建立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电子设备安全性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识别、分析、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预计事故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破坏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提出消除、减少、控制危险及危险事件的措施,以便使事故在发生之前得到控制,降低系统运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对工业园区引入的化工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是园区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氯碱生产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环节进行识别和风险类型的确定,对发生泄漏性事故进行环境风险评价,预测了事故发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对事故发生后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应急减缓措施,并对项目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近年来油气田开发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基本特征、风险防控策划特征、项目承包商管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项目的风险防控策划、承包商管理、执行力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对今后的安全风险防控提出加强高风险作业的风险防控策划、加强项目的工艺安全风险防控、强化承包商管理、强化领导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燃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燃气输配管线使用年限过长,事故频发,安全隐患多,需对城市燃气管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文章通过事故树分析,找出导致城市燃气管网泄漏的基本事件,介绍城市燃气管道环境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风险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燃气管道在设计、建设及运行阶段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该分析方法能够发现影响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的因素,解决存在的隐患问题,加强城市燃气管线的管理,对城市燃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役油气管道安全可靠性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老化、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在役油气管道运行急切需要提高其安全可靠性,减少事故,延长使用寿命。文章分析了管道失效的早期失效期、偶然故障期和耗损失效期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偶然故障期油气管道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给出了设备及油气管道可靠性评估指标。最后,对我国在役油气管道开展安全可靠性评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95井硫化氢处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总结了硫化氢对钻井的影响及在钻井中应注意的事项,并结合胜利油田高95井现场取芯钻井过程中硫化氢六次高显示的处理工艺,提出了主要防治措施,对该区块的高含硫化氢井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分析特殊地理环境下,开展油气处理业务面临的安全环保形势和风险。提出在做好安全环保体系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南方滨海区域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监管要求,不仅要做好"多雷电、强台风、高盐、高温、高湿"等特殊气候环境下的安全环保管理,也要满足滨海区域地方政府"低排放、低噪声、少固废"等生态环境管理硬性考核指标,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有效避免安全环保事故和环境敏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庆油田近15年油水井带压作业施工进行分析,从井筒管柱、地面设备设施、现场管理3个方面找出存在的安全环保风险,评价这些风险产生的机理和危害,完善现场管理制度、研发或配备遏制安全环境事故发生的专业设备装置、优化完井及配合施工工艺等防范措施,有效减少带压作业可能出现的安全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8.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点多面广、工艺复杂、地质灾害众多,HSE风险管控难度很大。分析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与运营中HSE主要风险,制定与实施了系列HSE对策措施,有力保证和提升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规避HSE风险的能力,有效减少了事故发生,保证了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简要介绍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一些HSE管理成果与经验,对HSE管理、油气管道工程和石油工程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陇东油田某联合站通过现场调研测试和数值模拟,结合高斯烟羽扩散模型,重点分析了场站内的油气扩散机理。结果表明,要注意VOCs在储罐后方背风侧的叠加,易引发油气聚集;同时,由于重力和涡流的作用,VOCs扩散呈现整体向下趋势,上风向的建筑和防火堤对VOCs扩散进行阻碍,而在罐间、三相分离区和防火堤之间VOCs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容易引起火灾爆炸。通过VOCs扩散模拟研究得出该站点需要加强密闭管理,原油储罐逸散的VOCs存在安全风险,需要采用油气集成回收系统进行收集处理。  相似文献   

20.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HSE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气长输管道系统的结构特点和作业特性,介绍了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中职工健康、安全、环境(HSE)评价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内涵以及进行评价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特点、适应性等,提出了一种新的集安全、环境、健康于一体的评价技术,为建立油气长输管道长期有效的保障技术体系及确保管道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该技术在油气管道风险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