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法     
美国:新的清洁空气法 在101届国会闭幕前几天通过的对美国污染法的广泛修订,已产生了迄今为止最为综合性的环境法规。长达750页的新的《清洁空气法》溶汇了革新性的战略和预防性的方法,用以治理一些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其中包括酸雨、城市烟雾、同温层臭氧耗损和有毒空气排放。 这些《修正案》中关键的条款包括: 减少二氧化硫(SO _2)和氮氧化物这些酸雨成分的排放。到2000年,这项法律将导致  相似文献   

2.
立法     
中国制定十年环境保护和发展目标 在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通过了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和十年规划纲要,它确定了环境保护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将以加强环境监测系统的发展和管理为目标,集中于空气、水和固体污染物的控制。在其它目标中,到1995年将控制烟气排放在1400万吨以下,粉尘排放在700万吨以下。工业废气处理率将达到7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33%。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新闻》15(A)小兴隆街,崇文区,北京 100062  相似文献   

3.
立法     
1991年1月1日生效的新《国际海事危险物品(IMDG)法典》附录Ⅲ中包括“防止以包装形式海运的有害物质污染的规定”。 有害物质是指《法典》中标为海洋污染物的产品,很容易从字母索引中的上标P、PP或·和货运单中的MP识别。有害物质的三种分类法定义如下: P—海洋污染物 含有10%或以上海洋污染物的溶液或混合物被认为是有害物质。 PP—严重海洋污染物 某些海洋污染物有极端的污染潜力,并在单独的货单上标识为严重海洋污染物。含有1%或以上的这些特定海洋污染物的溶液或混合物被列为“PP”类。  相似文献   

4.
立法     
两项越境污染公约达成协议 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UNECE)成员已就一项关于保护国际河流与湖泊的公约和一项关于防止发生具有国际影响的工业事故的公约达成协议。两项公约均于1992年3月17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开始签字。 第一项公约要求防止、控制和削减水污染的越境影响。它测重于淡水污染和管理,但也注意保护可能受污染水体如海洋环境影响的生境。 该公约的缔约国必须遵守预防原则,污染者支付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立法     
新的中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中国修订了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这部新法律规定要设立一个监督机构来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和实施对这一方面工作的统一管理。这部法律还规定要建立一支环境保护工作者队伍。环境影响报告书 除了采取其它环境保护措施外,特别规定凡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承包工程项目都必须呈交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必须包括该建设工程的污染及其它环境影响的评价,和污染防治措施。必须在该环境影响报告书获得批准之后,计划部门才能授权进行项目设计。可以组织对排放污染物的单位的现场检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评述了我国在土地、森林、草原、渔业、野生动物、水、矿产等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的立法体系。分别概述了我国这些资源的基本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介绍了为解决这些问题,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所颁布的所有法律和行政规定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特别是对这些法规和有关法规的主要条款作了较深刻和较为系统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法制的发展,我国的自然资源立法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虽然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有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草原补偿立法已初具规模。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偿立法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立法理念偏差、补偿主体和补偿模式单一化、救济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为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立法,应当明确补偿性质,多元化补偿主体和模式,丰富和扩宽救济渠道,才能不断完善我国草原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制定清洁生产法的立法动议,是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同志最先提出的.根据他的动议,全国人大环资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制定清洁生产法的建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此予以认可,列入本届常委会的立法规划.根据这个立法规划,全国人大环资委于1999年初成立了由李蒙、钱易、江小珂等组成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起草领导小组.经过三年多的紧张工作,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全国人大环资委于2002年4月2日将其草案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两次审议,《清洁生产促进法》于2002年6月29日获得通过,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制定清洁生产法的立法动议,是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同志最先提出的.根据他的动议,全国人大环资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制定清洁生产法的建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此予以认可,列入本届常委会的立法规划.根据这个立法规划,全国人大环资委  相似文献   

11.
虽然数量日益增长的第三世界国家正在它们各自的小规模采矿部门引进法律和规章,但是这些还不足以帮助促进部门发展,同时也无法解决与之相关的杜会和环境问题.这是由非政府组织中间技术实施的一项研究的一些主要调查结果,该项研究的资金来源于英国政府的国际发展部.这是一项对于小规模采矿立法的试点研究,同时其目的是为政府和援助机构提供可持续政策和调整机制的指南.  相似文献   

12.
地方立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性,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考察地方立法的生态化程度具有新时代意义.当前,我国迈入了生态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的国家发展目标对立法领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国家根本法已经实现生态化的背景下,地方立法如何适应生态化要求,实现地方立法向生态化变革是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李爱年  刘旭芳 《生态环境》2006,15(1):194-197
分析了以往生态补偿的定义,并从法律的角度给出了生态补偿应有的涵义,即是指为了恢复、维持和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国家对导致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开发或利用者收费(税)以及国家或生态受益者对为改善、维持或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而作出特别牺牲者给予经济和非经济形式的补偿。回顾了我国有关生态补偿的政策与法律的规定,并探讨了其缺陷:我国有关生态补偿的政策与法律虽然较多,规定得较早,但这些规定很不规范和系统,而且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对负外部性行为的生态补偿存在政策与法律的缺位,即使是对正外部性行为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补偿,而只是一种补助或补贴。对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构建提出了初步设想:一要补偿政策应当法律化,使生态补偿成为一项名副其实的法律制度;二要要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国际生物安全立法的进展及焦点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物技术的安全(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引进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不同国家的生物安全能力的巨大差异,使他们对国际生物安全立法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产生的很大的分歧,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提前知情同意、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资料交换等问题上;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国际生物安全立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不同国家的生物安全能力的巨大差异,使他们对国际生物安全立法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提前知情同意、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资料交换等问题上;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指出了国际生物安全立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作为两者博弈的产物,环境保护制度起着居间调和的作用.在众多环境保护制度之中,自然保护地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主体目标,其制度本身便承载着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双...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保护依赖于健全的国际立法和国家立法。中国已颁布一系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条例。这些法规的实施,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空白。本文概述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立法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并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从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保护3个层次上阐明需要完善和加强法规建设的若干方面和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现状与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保护依赖于健全的国际立法和国家立法。中国已颁布一系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条例。这些法规的实施,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空白。本文概述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立法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并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从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保护3个层次上阐明需要完善和加强法规建设的若干方面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
黄河保护立法是体现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意志和社会行为准则。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为集中力量解决黄河流域目前存在的生态本底脆弱、系统环境超载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将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提升至立法层面。系统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以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在"协同推进、整体优化"的制度发展路径下,构建"规划与管控、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保障与监督"四位一体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框架,提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立法建议,对黄河保护立法提供理论参考,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