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人工智能(AI)在安防行业的渗透和深层次应用,当前安防行业已经呈现"无AI,不安防"的新趋势。各安防厂商产品AI化已经是当前不争的事实,同时也成为各厂商的新战略高地。自从2012年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逐渐深入落地以来,AI在安防领域尤其是视频监控领域的产品形态及应用模式也开始趋于稳定。安防行业的AI技术主要集中应用在人脸识别、行人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政府释放出的强烈AI信号,市场早已行动。安防厂商产品AI化已经是当前不争的事实,同时也成为各个安防厂商的新战略高地。出入口控制技术是安全技术防范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产物。随着安防技术的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诞生之后,经历几经起落,从2015年起掀起了第三次浪潮,这次浪潮是激动人心、广泛而深刻的。但是严格意义来说,本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前三年主要是靠技术驱动,最初都是追求论文和各种算法竞赛的实验室效果,也出现过某些AI技术的实验室炫技而不落地,最后无以为继。圈内人都在考虑AI如何实现技术和商业化的双轮驱动,例如Deepmind研究医疗等,希望带来AI产业的良性闭环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人工智能的第三波浪潮向产业界喷涌而来的时候,第一个感知并享受到这波技术红利的,就是安防产业。AI+安防,为传统安防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和世界级AI独角兽,商汤科技以20年的人工智能科研技术为积淀,并以"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为使命,建立了全球顶级、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超算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AI研发基地,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AI创新企业"。凭借着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商汤也成为了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习总书记更是强调"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智能化加速发展。但"每个硬币都有正反面",人工智能在为社会生活带来智能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泄露个人隐私、AI技术滥用、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给社会治理带来全新挑战。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获得长足进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变革和推动趋势,逐渐进入各行各业。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在公安、交通、金融等领域应用比较成熟和广泛,其他行业领域对AI的需求虽然非常旺盛,但在推进AI下沉落地时仍面临一系列瓶颈和门槛,比如数据、算法训练、算力、调优、部署等,而大部分传统企业很难具备这些能力,如何获取这些资源推进AI落地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谷歌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再次将人工智能的话题推到了世界舆论的巅峰。2017年4月,AlphaGo向柯洁等中国顶尖棋手再下战书,5月底柯洁终以0:3告负,人工智能正在通过向人类挑战的方式强势崛起。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经过60年的发展,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已经开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更替都撬动了安防产业的格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给安防产业巨大的变动。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人工智能行业目前已经由单纯拼算法、拼技术的学术化阶段进入到商业化落地为主导的产业化阶段。作为人工智能落地场景应用最多的安防行业,自然得到了诸多AI初创公司的青睐和关注。作为一家AI创业公司,澎思科技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物联网技术。公司拥有全场景智能视图大脑核心能力,以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为突破口,整合AIo T、5G、大数据、云计算等全链条技术,深耕安防等垂直行业。针对用户需求深挖场景,重视应用落地,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视觉AIo T平台,为平安城市、智慧社区、  相似文献   

9.
AIoT,即"AI+IoT",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是AI赋能物联网的简称。通过AIoT,实现了"人工智能"逐渐向"应用智能"发展,进而实现AI赋能各行各业,甚至推进产业颠覆。对于目前持续推进的智慧城市项目中,AIoT在公共安全方面是最为直接的应用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既有大量的基础数据存在,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刚需。  相似文献   

10.
郭辉 《中国安防》2021,(3):64-67
一、AI技术赋能视频监控 在人工智能、5G、IoT突破融合的趋势下,各地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安防更是加深发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来理解视频内容,使得安防领域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最大应用场景之一.安防,被视为下一个即将爆发的市场,是国内现阶段人工智能直接创收最多的行业.未来每个新增摄像头的背后,AI都大有可为,预计到2022...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AI似乎无所不能,融入到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甚至提出:在AI时代,有多少职业会被机器人所取代?而中国开放包容的应用环境,也为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场所。随着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本土IT和安防企业的迅速成长,中国在AI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都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安博会这一行业的盛宴近日已经顺利落下帷幕。毫无争议,本届安博会的最红炸子鸡是明晃晃的AI(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各家企业角逐未来市场的重要砝码。华为这个曾经在安防行业给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感觉的大公司,其在安防行业的定位在2016年以来逐渐清晰,尤其是2017年华为决定战略投入公共安全行业,彰显了其在行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欣欣向荣。在本轮智慧城市建设中,AI+(人工智能)安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也是AI+安防布局的最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安防行业将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挑战,以及未来的趋势如何?本文以一名安防企业从业者的角度,从演变的过程和见微知著的角度来对上述这几个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习近平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与人类智慧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场景,医疗、交通、  相似文献   

15.
正AI是国家战略,也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安防行业影响深远。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引爆北京安博会,行业巨头企业纷纷引入人工智能概念并推出具有一定AI功能的硬件产品,业界深切感受到了安防AI时代的脚步临近。经过两年的持续发展,AI在安防行业迎来了逐渐落地的实战应用阶段,尤其是对于在行业有深厚积淀、有能力、有决心的企业,他们在安防AI实战路上已然领先一步。比如苏州科达,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正这一两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不断升温,相应而起的是全新一代AI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安防行业,随着安防智能化变革提速,AI芯片赋能机器视觉持续火热,现在不同阵营的AI芯片公司很多都将安防作为核心应用场景之一,聚焦AI芯片研发,不断推出了云端和内嵌式端安防AI芯片。目前我们看到一些创业公司推出的产品已经量产上市,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AI芯片产品的正式落地商用。那么,目前安防AI芯片的发展现状如何?安防AI芯片的崛起对行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如果说安防行业什么最火,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人工智能"!一年来"无AI,不安防"成为大家热议和媒体报道的焦点,本期《中国安防》在作2017年回顾的时候,市场和技术栏目也不例外地选择了人工智能专题。从发展方向看,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已被国家确定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经济发展新引擎",大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小到社会管理、生产运营、服务民生各个方面,人工智能都被寄予了厚望。经济界不  相似文献   

18.
<正>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球创新的热点,也将是未来的核心关键技术。今年以来国家提出了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讨论并通过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安防行业是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重点行业之一,这几年不管是从政策、顶层设计层面,还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层面,AI+安防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化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步,人工智能进入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AI时代下的安防产业发展变化很大,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芯片等技术快速发展,技术和产品的变革带来了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行业万象弥新。安防+AI经过三年的探索发展,到2018年逐渐"脱虚向实",从概念宣导、技术较量,迈向产品、场景、实战应用阶段。AI已从拼概念渐进到实战肉搏战,前进  相似文献   

20.
正一、前言AIoT是一个新造名词,巧妙的将"AI"与"IoT"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应用。这个单词诞生的时间不长,但热度却很高,与5G、云计算、大数据等一起成为信息技术的主流词汇。AIoT关联的两个技术: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人工智能可以上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