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仅仅在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公害中也时常可以见到发达国家的影子,这就是所说的公害出口。公害出口虽然有各种形式,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形式是:将具有危险的公害型企业转移。印度聚乙稀醇农药泄露事件就是将危险技术转移的一个典型例子。另外在发达国家,以水银为催化剂的苛性钠工厂,以及提炼金属等会给空气和土壤造成污染的金属提炼等公害性工厂受到严格的禁止和限制,但他们却把这样的工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第二种形式是:将发达国家禁止销售和使用的产品出口。其典型的例子就是农药。以前是水银农药、 …  相似文献   

2.
在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公害中,常常可以见到发达国家的影子,这就是公害出口。其形式有: 将具有危险的公害型企业转移印度聚乙烯醇农药泄漏事件,就是将危险技术转移的一个典型例子。另外还有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以水银为催化剂的苛性钠工厂,以及提炼  相似文献   

3.
(1)欧盟自2011年起将禁止水银出口。欧盟是全球最大的水银出口地,此举旨在降低欧盟及全球的水银污染,其中对于水银的限制包括含有水银的测量仪器及工厂使用后水银的安全储存。而欧洲环保局和绿色和平组织则认为需要在全球建立一套国际标准以更好地遏制全球水银生产、交易、使用及污染。  相似文献   

4.
国外环保     
钟表、自动照相机等使用的水银类电池,正在成为新公害的污染源。东京都公害研究所的实验证明,在清洁工厂的焚烧炉中仅投入一个纽扣型水银电池,排烟中的水银浓度就会剧增到30倍以上。现在日本全国约20%的自治体把电池作为垃圾烧掉,实验结果表明,电池中的水银几乎全部漂散到大气中,对围绕“电池公害”的讨论,似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环境侵略     
所谓环境侵略,指发达国家以“技术进口”、“贸易优惠”、“合资经营”为借口,再施以蝇头小利,将污染环境的产业、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甚至直接将有毒有害废物运往穷国转嫁生态危机。环境侵略其主要形式有:通过殖民掠夺直接获取石油、矿产等不可再生货源,通过不平等国际经济秩序,换取发展中国家廉价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把危害环境的工厂转移到环境保护政策较宽松的国家;出口“肮脏”的工业技术和产品,把有责有害的废物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倾倒;采取所谓“两头在外”的方式榨取原料拿去产品。最后将污染物留在穷国。进入gO年代,一…  相似文献   

6.
多国公司也译作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环境和资源管理方面的作用是一个传统议题,几乎在每年一度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的历届会议上都有提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往往就此问题批评发达国家的多国公司:一、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污染,即把有污染危害的工厂或陈旧落后的设备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继续进行生产;二、把发展中国家作为有毒有害产  相似文献   

7.
全球汞污染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全球所经历的主要汞污染事件,引述国外科研工作者对全球汞污染与汞排放的调查和研究成果,重点介绍金矿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揭示造成亚马逊流域汞污染的深层根源。分析今后全球防止汞污染的主要措施:一是主要工业化国家将进一步研究和改善工业领域相关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趋向无汞产品和无汞工艺,以减少自身的汞污染与排放;其二,发达国家陆续立法禁止汞的自由贸易和出口。发达国家对汞的出口限制将促使发展中国家相关行业(特别是小金矿)采取汞的替代工艺,从而减少全球性汞污染与排放。  相似文献   

8.
环境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侵略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武装入侵、军事干预逐步转为经济侵略、环境侵略。 所谓环境侵略,指发达国家以“技术出口”、“贸易优惠”、“合资经营”为借口,再施以蝇头小利,将污染环境的产业、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甚至直接将有毒有害废物运往穷国转嫁生态危机。这种环境侵略虽不放一枪一弹,但带来的危害绝不逊于武装侵略。所以世界环保界人士称之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把转嫁生态危机的发达国家喻为“环境帝国主义”。 环境侵略之所以发生,并自8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发达国家的环境法律越来越严格,如欧洲经济委员会通过“禁止有毒有害废物转迁”决议,制裁以商业手段输出有毒有害废物的行为。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环境标准越来越严格。有毒有害废物国内贮存和处理的费用不断上涨,这些内部压力促使发达国家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将其视为“有毒有害废物的垃圾箱”和“最理想的处理场”。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债务等缘由,不得不进口“洋垃圾”、出口初级产品,忍受着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为偿还外债,穷国一方面“卖血为生”靠出口热带木材换取外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在我国成立“地下水污染”项目工作组的必要性 1.地下水污染是全球性问题 随着大量工业和城市废水的排放,固体废物采用土地处理和处置,以及人工合成化学制品(如农药和化肥等)的广泛使用,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污染转移和相关国际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转移包括污染源和污染物质的转移 ,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危害尤烈。污染转移的原因 ,主要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控制污染转移 ,为各国和全球环境保护所必需 ,一向是国际环境立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一、农药残留毒性及其引起的公害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化学农药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农药的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目前化学农药品种已增加到五百种以上,1971年国外农药原药产量一百八十万吨。美国是使用化学农药数量最多的国家。日本是在单位面积上使用化学农药最多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甚至累积在人体或牲畜体内引起中毒,造成了“农药公害”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的农药主要是一些有机氯农药和含铅、砷、汞等重金属制剂,以及某些特  相似文献   

12.
自1984年到1985初,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发生了多起重大环境公害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危及了生命的安全,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为了引鉴,我们从中选择了九起,简单介绍一下: 一、英国的饮用水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主要有三个代表性的国家。中国是一个环境大国,也是世界环境保护立法大国之一。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存在,中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与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当然代表。日本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具有代表性。它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世界典型,也是由世界公害变成防治公害先进国的代  相似文献   

14.
前言从公害法制定以来,恶臭公害在测定、评价以及防治方法诸方面,一直被认为是比较难以解决的。恶臭防治技术是一种“抱怨”处理,而其对策就要做到摆脱这种“抱怨”。最近,环境厅综合发表了“昭和56年度恶臭公害状况调查结果”的报告,作为恶臭公害指标的抱怨事件,与上年相比有信增的趋势.就是在目前,要解决一起又一起的抱怨事件,除了以往的技术问题而外,恶臭防治技术(以下称脱臭技术)本身也有许多困难的因素。恶臭公害有其他典型公害所没有的特  相似文献   

15.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业国。近10年来,硝酸盐化肥的使用量翻了一番,猪、鸡等家畜家禽的饲养量也大为增加。家畜家禽的排泄物及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地下水受到污染,从而也影响到自来水的质量。据调查,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是工厂废水和家庭废水排放的3倍。法国全国96个县中,有20个县的自来水受到农药和化肥的污染。自来水中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包括国际间转移和国内跨省转移。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了全面而严厉的监管体系。但危险废物跨国走私和跨省转移引发的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相关部门仍需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的危险废物向发展中国家的非法转移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的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 数量 最近数十年,食品、燃料、矿石贸易极大的增长,且没有迹象表明它们会慢下来.国际贸易自1 990年迅速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每六年翻一番(图1.7)(Peters等2011).另外,出口造成的排放量年增长为4.3%,原因通常是由于生产行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Peters等201 1). 更深入的贸易自由化能任意以如下三种方式的对环境施加压力: ·增长的经济活动,并加大自然资源的开采量,即一种规模效应; ·转变经济活动为污染更轻或更重的行业,影响着污染强度; ·改变生产技术或污染强度,有时这能鼓励对环境更加友好的生产工艺(Kirkpatrick和Scrieciu 2008).  相似文献   

18.
(2) 环境保护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从国外引进的环保技术,曾对日本防治公害技术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后来,随着日本防治公害技术的迅速发展.日本国內也独立开发了许多新技术,其中有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另外,从世界各国环境状况来看,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环境问题。有些发达国家,由于环境保护对策没跟上或公害防治技术开发缓慢,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各国对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寄予很大期望。①政府间的技术协作环境保护领域政府间的技术协作是在政府间相互援助项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和1985年初,不论在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发生了多起重大环境公害事件。为了引以为鉴,我们从中选择了九起,简单介绍于下: 一、英国的饮用水污染事件 1984年1月,位于美国威尔士的一家化工公司,将酚排入迪河内,使北威尔士和西北英格兰地区200万居民的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据调查表明,在饮用了此水的居民中,有44%的人在1~48小时内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和头痛等酚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世界环境》2009,(1):95-95
Oceana 2008年12月16日报道 据报道,有人因为吃了含水银的鱼而中毒,这表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有必要加强对鱼中所含水银的警示力度。据其主治医生诊断。两位受害人都是因为吃了商店购买的鱼而发生汞中毒。从新泽西州到威斯康星州再到加利福尼亚州。这些中毒事件表明海鲜产品被污染问题绝不能被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