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接收信息的工具在不断发展和改变,而我们接收的信息本身也在改变。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环境能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将人们的"兴趣长尾"一网打尽。同时,网络环境的草根性孕育出大量的"微内容",其增长速度远远赶超了所谓大制作的"宏内容"。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便捷了不少,但其背后也隐含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能源署的旗舰刊物《世界能源展望2010》即将于11月推出."《世界能源展望2008》告诉大家低碳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生产和使用能源的方式,这为能源革命埋下了种子;《世界能源展望2010》则将提出,绿色复苏将为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田中伸男说.《世界能源展望2010》指出,如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失败了,那么以上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如今新能源的发展是不完整也是脆弱的,要阻止全球变暖是远远不够的.《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的基线情景显示,如果没有新政策出台,化石能源将继续提供全球大部分能源,到2005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增长到57千兆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而环境容量的过度使用,又会反过来约束能源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确定我国的能源发展方向将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对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近几年来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持续小于能源消费总量,供需缺口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全面和系统的梳理环境质量、功能分区、总量控制和低碳经济等能源发展的环境约束条件,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能源环境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2011年版《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报告中警告,鲜有迹象表明,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的变革正在进行.而如果不及时改变方向,我们将被葬送在前进的道路上.报告提出,通向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大门正在关闭,而拖延行动是一笔错误的经济账:在2020年之前,电力行业少投资1美元就会造成2020年之后需要多投资4.3美元来补偿增加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物质废弃物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稀缺的国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好中国现有能源资源,显得十分重要.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中国的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森林能源、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等等,这些废弃物资源若能很好的利用,不但能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问题,还将会有助于缓解中国的能源危机.中国的生物质废弃物利用技术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主要有沼气技术、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顾家瑞 《环境》2013,(1):52-55
"在平时的政治工作中,各政党总是持有异见,但是在丹麦的绿色未来上我们没有任何分歧。"——丹麦气候、能源和建设部长马丁·里德嘉德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中,欧盟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0%。而丹麦,早在2011年就完成了这一目标,不仅如此,丹麦还计划在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30%,并在2050年之前建立一个不含核能、完全摆脱对化石燃料依赖的能源系统,这被称为丹麦的第二次能源革命。  相似文献   

7.
崔守军  蔡宇  姜墨骞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85-2595
技术进步是能源地缘政治演进的物质基础,重大技术变革驱动能源利用形式的迭代升级。从能源转型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初步建立技术变革与地缘政治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重大技术变革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动力,而能源转型引发能源供需关系的改变,进而催生新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技术变革是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地理变量维度中稀土、钴、锂等能源关键元素成为大国争夺核心,而在科技变量维度中颠覆性能源技术则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竞争、新供需关系与新地缘关系一同重塑了新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能源大国的博弈格局发生变化,能源外交的运用方式随之改变;另一方面与油气相关的地缘冲突将趋于减少,但电力断供将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武器。  相似文献   

8.
郭志俊 《环境保护》2007,(6B):74-78
能源与环境具有高度相关性,欧盟能源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其与环境的紧密联系,将环境标准融入能源政策之中。欧盟能源政策的三大目标是供应安全、可持续性和有竞争力,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欧盟能源政策的环境考虑。目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鉴于我国的能耗现状,我们有必要借鉴欧盟经验将节能和环保作为能源政策的核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是保证现代文明发展的根本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问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这样就导致了有限的能源与大量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能源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在可持续发展能源中我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还有很多。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记者:于总,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就电能质量的有关问题接受我们的采访.新能源是目前比较热点的话题,能否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于坤山: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其中  相似文献   

11.
石油,工业社会的“血液”,是整个工业社会的生命支撑点。没有石油,我们身边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石油是一种有限的能源,不能永远大量开采它,终有一天油井会干枯,我们所熟知的汽车用油、航空燃料及加热用油将无处可寻,就更不用说其它成千上万的石油制的副产品了(而这些几乎包括我们周围所有的生活用品)。人们不禁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同能源发展规划,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将占到全部一次能源的10%,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有牢将达到15%。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日前在参加“2008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论坛”时作出上述表示。他认为,从中远期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主要的新增能源;而从远期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重要的主流能源。  相似文献   

13.
节能减排是人类社会发展现阶段的世界性话题,电力能源作为支撑现代社会文明创造和发展过程中最清洁、最便捷的能源之一,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需求,因此电力能源节能也就成为人类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对智能电能表与传统感应式电能表的电气性能、计量特性进行研究比对,并从智能电能表建立社会节能意识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阐明其节能作用,达到促进社会对智能电能表的正确认识和接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环境》2012,(5):58-61
我们能否在不毁林的情况下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森林零争砍伐和零净退化"将通过影响生物能源作物、速生人工林用地、现有天然林和半天然林的木材供给量,来影响全球能源市场和政策。作为是未来能源供给不可或缺的部分,生物能源正在得到推广,但这仍存在较大的环境和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5.
可替代能源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刚刚走完,是时候来回顾世界在能源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并展望未来之路。特别是,在面对预期的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情况下,全球气候政策应当作出怎样的调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正如气候学家和环境学家在10年前所警告的那样:"我们的地球正在升温"。如果我们不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且发展可代替能源,到2030年,地球的温度将继续升高2摄氏度。  相似文献   

16.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为深入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探讨,本文以矿产与能源资产平衡表为线索,全面分析了澳大利亚矿产与能源平衡表体系,总结了澳大利亚矿产与能源平衡表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本文对我国当前矿产与能源统计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将我国的矿产与能源统计表与澳大利亚的平衡表进行了全面对比;以此为基础,本文阐明了我们设想的我国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的编制思路与框架,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应进一步做好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高效率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前景。论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太阳能的技术.原理和特性,太阳能光伏是以较小的规模在配电上使用,而热力太阳能以大规模在输电层上面使用。由于技术层面的不同,导致了两种太阳能接入电网的策略不同,我们将针对此进行观点的提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环保理念也逐渐的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绿色生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为此我们将分析环保理念在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减少施工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能源足迹测度分析是揭示能源消费对区域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利用能源足迹碳吸收计量模型及GM(1,1)模型分析中国、长三角地区以及江浙沪三省市2000-2011年能源足迹的动态变化及未来趋势走向。研究发现:(1)全国人均能源足迹低于长三角地区及其江浙沪三省市,在变化速度上,省市增长速率最高,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全国人均能源足迹增长速度最低。国家产业政策、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人口因素等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2)全国人均能源足迹承载力高于长三角地区及江浙沪三省市,受人均林草地面积变化影响,全国和浙江省的能源足迹人均承载力呈递减状态,而长三角地区和江苏、上海呈现增加趋势;(3)受产业转型升级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全国能源足迹强度高于长三角地区及其各省市,长三角地区高于浙江省和上海市而低于江苏省;(4)经过预测,未来全国能源足迹供给赤字将逐渐扩大,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而长三角地区及江浙沪三省市人均能源足迹会持续增长,但是能源足迹人均承载力和能源足迹强度将会出现下降趋势,表现出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我们向太空要能源——从卫星上将能源发送下来。未来能源专家罗伯特·朔克说为期已不远。 我们向海水要能源——利用液体的渗透性,即低浓度的液体流向高浓度的液体,用其产生的压力推动涡轮发电,目前正处在实验中。 我们向核设施要核电…… 那些都显得有点遥不可及,还是学学平煤集团吧,向瓦斯要能源。 在河南省科技厅的大力推荐下,我们来到平煤采访矿井瓦斯抽采-发电-热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