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雄 《安全》2004,25(2):39-40
主变压器(简称主变)通常是指高压、超高压的大容量电力变压器,主要用于电厂升压和电能输送的枢纽环节,由此决定主变在电网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一般电气设备的大修工作相比,主变的大修不仅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设备维护的安全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主变压器大修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互通立交分流区存在频繁的变换车道现象,导致交通流运行紊乱、交通冲突频发。为分析互通分流区交通安全状况,首先分析车头时距及车辆变道位置等交通流特性与交通冲突的关系,然后采用间隙接受理论判别交通冲突区间,构建基于间隙接受理论的分流区交通冲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车辆变道位置与交通冲突地点存在显著相关性,均位于距基准点600 m以内和减速车道的前60 m路段;交通冲突临界间隙为2.21 s,基于间隙接受理论的交通冲突区间为(2.06 s,2.31 s);分流区交通冲突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统计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减速车道长度以及分流比是影响交通冲突数的主要因素,可作为分流区交通安全改善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连马场220kV变电站为例,对二号主变高低压侧电压畸变率、闪变电压和谐波电流进行了测试,以测试结果为依据对2号主变噪声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主变产生异常噪声的原因,从制造工艺和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抑制噪声的几点措施,不仅给变电站的运行成本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消除了设备上的安全隐患,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相似文献   

4.
安全综合评价中的组合赋权和变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目前安全综合评价中的权值确定方法,给出了组合赋权法和变权方法。组合赋权是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的组合。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并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判断主、客观赋权方法之间的相关程度,求出主、客观方法相关程度的最大值,依此为基础,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构成向量和组合权值。安全综合评价通常涉及多指标,采用常权有可能使综合评价失去客观公正性,变权反映了指标的本质属性,变权向量是指标常权向量和状态变权向量的Hardarmand乘积,据此可给出综合评价中的变权公式。最后,以煤矿低瓦斯矿井采面瓦斯状态的危险度综合评价为例进行说明。权值确定方法的完善,使得安全综合评价更加实用、科学和合理。  相似文献   

5.
在我局SS4电力机车上对电力机车主变压器风机节能控制装置进行应用试验研究,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在不改变电力机车原有操作方式的情况下,通过电力机车主变压器工作温度和环境温度对主变风机运行进行自动控制,从而节约机车辅助系统能源,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非常清晰。 东台市三仓110千伏变电所.于1993年11月更换31500千伏安新主变压器。这台主变担负着三仓镇周围11个乡镇和三个农场的供电任务。投运刚半年,我们变电工区取本体油样进行色谱分析,发现各气体成分均有大幅度上升。后跟踪测试,确定主变内部存有铁芯多点接地及局部过热故障。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小型企业变配电的一次进线侧,大都采用室外跌落式高压开关。由于主变所承受的三相负荷不平衡,导体接触不良,或由于大风等原因,会使熔丝烧断,熔管脱落,造成主变单相运行,这将危及用户三相异步电机的安全运行。 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如果主要是 /Y接线方式运行供电,一次侧一相脱落断相,二次侧有一相电压正常,其他两相电压只是额定电压的50%;如果主变接线为Y/Y方式供电,一次侧一相断相,二次侧中有一相电压等于零,其他两相低于额定电压;因此,在低压侧用两只或三只中间继电器,即可有效地监视变压器高压断相,实现自动停止供电并报警…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500kV变电站主变压器消防系统的现状,比较3类消防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主变排油注氮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参数计算、控制系统设计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为下一步排油注氮装置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主6.3千伏系统并列操作现在开始。"监护人吴晓明准确唱票。"主6.3千伏系统并列操作现在开始。"操作人赵增丰认真地复述着。"合主6.3千伏分段620开关"吴晓明再次发出指令。"合主6.3千伏分段620开关"操作员赵增丰一字不差的复述,并用鼠标点合分段620开关。这时,对讲机里也传出了操作员刘海滨的声音:"检查6.3千伏分段620开关合闸到位"……这是9月3日,记者在吉林石化动力二厂1号主变倒闸操  相似文献   

10.
武钢初轧厂在1978年底的技术改造中,厂房内约有2600米~3钢筋混凝土设备基础需要拆除。在厂内设备、电缆、管线星罗棋布,待拆除基础又紧邻地下油库和主电缆沟,且工期紧迫的情况下,为保证厂房、设备的安全又不致于延误工期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们采用间隙装药爆破,只用8天时间(提前两天)完成了全部拆除工程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机车控制系统冗余切换导致非操作端的显示屏出现失联状态的问题,提出整体冗余切换和部分冗余切换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分别检测主微机和辅微机自身的电源板卡、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板卡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板卡是否为失效故障状态,是则进行整体冗余切换,将主系统整体冗余切换至辅系统;否则进入部分冗余切换,将失效板卡冗余切换至另一系统的对应板卡。在软件方面,针对数字量输入或输出类板卡、模拟量输入类板卡、频率量输入板卡,分别提出严格的冗余切换判定条件;在硬件方面,判断主辅2个系统中任一系统是否存在。研究表明:控制方法提高了硬件的冗余度和冗余切换的准确性,使切换无间隙,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一种自动扶梯梯级与围裙板安全间隙动态检测仪。仪器由平板电脑、间隙测量系统和距离测量系统组成,在梯级运动时,实时采集梯级与围裙板间隙,并且对隐患位置进行定位,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通过计量认定,仪器具有非常高的间隙测量精度和隐患定位精度。经现场试验表明,仪器可以完成安全间隙动态测量;通过查看距离和间隙值的二维图,可以有效地找出隐患位置。  相似文献   

13.
对500k V某变电站1号主变规范化检修相关的电网、作业、社会责任、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较好地开展了风险联动管控,有效管控了相关风险,为多组合连锁风险的分析、评估与管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储罐在实际运行中,受浮盘的上下移动、机械应力、老化、油污、金属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确保导电片与罐壁紧密贴合,容易形成微小间隙,在这种情况下遭受雷击易产生间隙放电,出现打火现象.为了分析导电片与储罐罐壁导电片产生间隙放电的危险性,根据Townsend气体放电理论计算了导电片和储罐罐壁间的击穿电压,采用1.2/50μs冲击电压波开展了导电片间隙放电实验,分析了导电片击穿电压与空气间隙距离的关系.结果证明:当导电片和罐壁贴合不良时,导电片和罐壁之间极易产生火花放电;当空气间隙d=0.1cm时,平均空气击穿电压仅为5280V;随着间隙的增大,空气击穿电压也随之增大;导电片间隙放电实验数据与Townsend气体放电理论值吻合.最后,根据以上结论,针对浮顶储罐导电片间隙放电的危险性,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Soundplan软件建模,分析比较了户内式变电站的主变室设计中,不同通风散热设计方式和吸声材料的隔声降噪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通风方式三效果最好,可降低噪声10.5~16.6 dB(A),采用声学材料(50 mm)效果最好,可降低噪声9.8~10.4 dB(A)。  相似文献   

16.
对刨花板的变工况热解行为进行了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研究。将试样分别加热到一定温度做空气变氮气热重试验,模拟实际火场中由富氧到缺氧的状态;在试样加热过程中,在不同的温度点由空气转变为氮气,经过一段时间的升温后,再由氮气转变为空气,模拟火场中的回燃情况。通过结果分析,深入研究了环境气氛变化对试样热解的影响。用一级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拟,给出了热解主反应阶段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作为自动扶梯检验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间隙距离的测量能够验证自动扶梯运行状况安全与否。本文讨论了如何进行自动扶梯间隙距离的检验,分别从出入口相关距离、防护挡板相关距离、扶手装置相关间隙、梯级周围相关间隙、防爬/阻挡/防滑行装置相关距离等方面,通过图示等方式详细讨论了各项目的检验方法,并提及了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从风井到风峒是一个变断面的直角转弯,由于通过风量大,风速高,因此风井与风峒连接处的通风阻力约占风峒总阻力的一半以上,其通风阻力状况,对主扇能量的有效利用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设计和建筑风峒时,必须使其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以降低通风阻力。  相似文献   

19.
2010年5月21~27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共同在金沙江流域向家坝水电站施工现场开展了倾斜转弯大长隧洞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同时在主变洞(长宽高尺寸约为170m×25m×24m)及其相邻洞室内开展洞室群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本次实验选择了不同火源功率、不同通风排烟条件等工况进行全尺寸实体实验。  相似文献   

20.
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外壳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安装使用的电气设备应为防爆电气设备。本文扼要讲解了间隙隔爆的机制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概念。从实验和理论上阐述了影响隔爆外壳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因素。提出了隔爆型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