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酚在饱水亚砂土层中迁移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静态降解实验和动态土柱实验,研究了苯酚在饱和亚砂土层中的吸附性能,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的降解性能以及其他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对苯酚降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用计算机进行线性拟合和参数估值,求解出分配系数Kd=0.112cm^3/g和降解系数K=0.55d^-1。研究表明,苯酚在亚砂土层中的吸附性能较差,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降解性能,而在厌氧条件下,其降解性能极差,营养元素氮,磷  相似文献   

2.
从如下几方面研究了三氟羧草醚在土壤-水环境中的化学行为:一是土壤对该药的吸附,结果表明,吸附强度与土壤理化特性密切相关,Freundlich常数kf=0.94Wom+0.65Wclay-9.59pH(r^2=0.94);二是吸附机理研究,发现三氟羧草醚能与碱金属以外的许多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并证实了与CU^2+形成的双核桥联合物的可能性;三是实验指出它在水中避光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水解;四是它在〈  相似文献   

3.
从如下几方面研究了三氟羧草醚在土壤-水环境中的化学行为:一是土壤对该药的吸附,结果表明,吸附强度与土壤理化特性密切相关,Freundlich常数k_f=0.94W_(OM)+0.65W_(CLAY)-9.59pH(r ̄2=0.94);二是吸附机理研究,发现三氟羧草醚能与碱金属以外的许多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并证实了与Cu ̄(2+)形成的双核桥联配合物的可能性;三是实验指出它在水中避光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水解;四是它在<350nm的光辐照下,易脱羧转化,速度较快,光解产物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利谷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与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谷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本文研究了它在4种不同理化特性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平衡吸附所需的时间,土壤pH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和在单离子饱和粘土矿物上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利谷隆在土壤的吸附强度大(Kt值在3.88-93.84);达到吸附平衡的短(5h);pH值降低,有利于吸附,pH在4-6范围内变化较明显;另外,利谷隆在土壤中形成氢键、配位键及离子键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苎麻(B.nivea(L).Gaud)对土壤Cd的吸收及其生物净化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4年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了苎麻对土壤Cd的吸收及其净化效应。结果发现,苎麻地上部分年生物产量(YB)与土壤Cd含量)(Sc)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模型LogYB=3.3874-0.0753(LogSc)^2描述;  相似文献   

6.
污染物质在包气带中运移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阎先良 《环境科学》1993,14(5):32-38
通过室内淋滤实验,研究了酚,氰,砷,汞,铬在粉质轻亚粘土和中砂中的积累,运移规律:(1)土体对污染物质吸附净化均可分为强吸附阶段,饱和吸附阶段和吸附饱和阶段;(2)土体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净化强度与其粒度通常呈负相关;(3)酚,氰在包气带中降解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挥发性与生物分解作用。证实污染物质在包气带中的主要迁移形式为:H3AsO3,H2AsO3^-,CrO4^2,Hg(OH)^+,GgOHCL,同  相似文献   

7.
研究土壤、腐殖酸、粘土矿对绿草定的吸附及溶液中的光降解的结果表明:吸附强弱与土壤理化特性密切相关,Freundlich常数Kf与(3·OM%+Clay%)pH3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7);腐殖酸较粘土矿的吸附容量大;绿草定在土壤中的吸附可能有离子键、氢键、配位键及偶极-偶极作用等。太阳光中小于330nm波长的光对降解有效,波长254nm的光对绿草定的降解作用是波长300nm光的3.5倍。  相似文献   

8.
以阳离子型微乳液CPC/正戊醇/正已烷/水为介质,进行了α-TNT-Na2SO3分光光度法的研究(ε=3.065×104L·mol-1·cm-1)与以CPC为介质(ε=2.644×104L·mol-1·cm-1)比较,测定灵敏度明显提高,α-TNT在0.05~20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对标准偏差0.197%.该法成功地应用于污染土壤中及合成水样中α-TNT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对乐果、杀虫单、丁草胺和氰戊菊酯4种 经,在稻田水中的残留降解情况,进行了及比较。结果表明,4种农药在稻田水中的残留降解符合C-Co.3^kt或C=A.e^-16+B.3^βi的数学式,据此可计算其平均降解半衰期(t0.5)分别为:1.86、1.35、0.88和0.38d,其中丁草胺和氰戊菊酯的降解前快后慢,氰戊菊酯的降解愉丁乐果,土壤吸附氰戊菊酯是其降解快的重要原因,脂溶性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要轻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分析强非均质性污染场地中石油烃的运移规律,探究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场地中的吸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选取潮白河上游为典型研究区,受冲洪积扇条件控制,区域内包气带非均质性强,地下水埋深较大.采集污染场地包气带介质样品,分别装填原状土(0~20 mm)、细颗粒(< 2 mm)和粗颗粒(>4 mm)3种介质迁移柱,通过土柱淋滤试验表征石油烃在典型介质中的迁移特性;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微生物降解试验识别石油烃迁移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揭示多要素作用条件下的石油烃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原状土、细颗粒和粗颗粒这3种介质迁移柱出水中石油烃浓度均呈先下降、后波动上升、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3种介质对石油烃的吸附过程均呈现快吸附和慢吸附两个阶段,快吸附阶段发生在试验0~15 h内,完成了吸附的70%~80%;慢吸附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吸附总量缓慢增加.固液比、温度和pH等要素对3种介质石油烃吸附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微生物降解是慢吸附阶段石油烃浓度呈波动上升的主要原因,且在整个石油烃垂向迁移过程中,吸附作用对石油烃去除的贡献率为80%,微生物降解的贡献率为20%.研究显示,相对于微生物作用而言,强非均匀介质在石油烃类污染场地的污染物吸附和迁移过程中起关键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负载纳米TiO2对腐殖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颗粒活性炭(GAC)为载体的纳米TiO2/AC复合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腐殖酸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TiO2/AC光催化降解腐殖酸过程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模式表示.L-H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LH=0.1124mg·L-·1min-1,吸附平衡常数K*=0.3402L·mg-1.活性炭负载TiO2对腐殖酸的光催化降解过程,体现了活性炭与TiO2的协同作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提高了光催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2.
以TiO2 为催化剂对非均相纳米光催化降解杀虫剂哒螨酮进行了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该反应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 .速率常数为 0 0 2 95 7min-1 ,半衰期为 2 3 4 4min .重点利用气质联用 (GC MS)结合与标准品 ,合成化合物相对照的方法 ,鉴定出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8种中间产物 .据此 ,提出了降解路线 .同时用PM3算法计算模拟前线电子密度 (FED2 ) .证明哒螨酮分子中S原子上分布的FED2 最大 ,是诱发降解系列反应的起始位点 .此结论与实验结果———光催化降解哒螨酮的初始步骤是分子的苯环和杂环之间碳硫键的断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2,4-二氯酚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主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为光源,纳米TiO2薄膜为光催化剂,研究了2,4-二氯酚光催化降解的产物及Cl^-对2,4-二氯酚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Cl对2,4-二氯酚光解影响的机理,2,4-二氯酚可以经光催化氧化被彻底矿化,结合外加Cl^-对2,4-二氯酚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和L-H反应动力学分析,可以认为Cl^-对2,4-二氯酚光催化降解的抑制作用,是由于Cl^-与2,4-二氯酚在TiO2表面竞争同一活性位点所致。因此,当光催化反应进行到Cl^-在TiO2表面竞争性吸附较强时,在反应动力学方程中必须考虑Cl^-的竞争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绍峰  孙楚 《环境科学》2012,33(4):1260-1266
利用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表征O3/H2O2对扑灭通(Prometon)的氧化效能,探讨了n(H2O2)/n(O3)、pH值、水质和碳酸氢根离子对去除的影响,对有机氧化产物进行了气相和液相质谱分析,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NO3-,在此基础上对扑灭通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扑灭通初始浓度2 mg.L-1,反应温度25℃,O3投量13 mg.L-1时,最佳反应条件为n(H2O2)/n(O3)=0.7,体系pH为7~8;扑灭通在自来水中的去除效果好于纯水;HCO3-浓度>50 mg.L-1时,对扑灭通的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液质和气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扑灭通并未开环,氧化过程中扑灭通三嗪环支链上的2个异丙基首先被氧化脱去,离子色谱检测到的NO3-是三嗪环支链胺基氧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铁酸钾活化亚硫酸钠(Fe(Ⅵ)/Na2SO3体系),探究其对阿特拉津(ATZ)的降解效能;鉴别了反应体系主要活性组分,并考察了Na2SO3投加量、反应溶液pH值和水质背景成分对ATZ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VI)和Na2SO3的投加量分别为50和200μmol/L时,反应10s后Fe(Ⅵ)/Na2SO3体系对ATZ的降解效能达到74.4%,单独Fe(VI)(50μmol/L)和单独Na2SO3(200μmol/L)对ATZ的去除率仅为10.2%和7.5%.探针化合物和溶解氧作用等实验证实体系中主要的活性基团为SO4·-.在pH=8,Fe(VI)投加量为50μmol/L时,随着Na2SO3投加量的增大,Fe(Ⅵ)/Na2SO3体系对ATZ的去除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最佳Na2SO3投加量为150~200μmol/L.Fe(Ⅵ)/Na2SO3体系在pH 7~10的范围内,均可以快速降解ATZ.在天然水体中,Fe(Ⅵ)/Na2SO3体系也可以高效降解ATZ,但是水质背景成分会竞争消耗SO4·-,导致Fe(Ⅵ)/Na2SO3体系对ATZ的降解效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Pt/Al_2O_3催化剂用玻璃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丁烷、反-丁烯-2及顺-丁烯-2深度氧化动力学。深度氧化服从L-H机理模型。用正交设计法估计了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值。用脉冲色谱法研究深度氧化的L-H机理,并测定了吸附热。求出了深度氧化的CO_2生成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多相Fenton体系降解有机污水过程的放热规律,为污水处理的能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半焦(SCe)为载体,制备了Fe2O3@SCe新型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BET、FTIR、XRD、SEM表征,研究了Fe2O3@SCe/H2O2多相Fenton体系处理邻苯二胺(OPD)模拟废水的降解性能和放热规律.结果表明,Fe2O3均匀负载于SCe颗粒表面,Fe2O3@SCe复合材料保留了改性SCe的多孔形态和强吸附性,在3.1~8.9的pH值范围内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Fe2O3@SCe/H2O2多相Fenton体系在去离子水中自身分解和在邻苯二胺模拟废水的降解反应都释放了大量的热量,在[OPD]= 0.04mol/L;pH=7.8;T0=30℃;[H2O2]=0.25mol/L;[Fe2O3@Sce]=533g/L;t=180min反应条件下的溶液温度升高数值为7.1℃,降解率为88.2%; H2O2的投加浓度是影响反应放热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除草剂草萘胺在土壤中的降解与吸附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华  朱红梅  杨红 《环境科学》2008,29(6):1729-1736
采用色谱学(HPLC和GC-MS)和光谱学(UV和Ft-IR)方法研究了除草剂草萘胺在3种土壤(黑土、砖红壤和黄棕壤)中的降解和吸附行为,并对草萘胺土壤中降解的影响因素、降解产物和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草萘胺降解速率随土壤温度(15~35℃)和有机质含量(r=0.9794)增加而加快;灭菌条件下的半衰期约是未灭菌时的3倍,土壤微生物是影响草萘胺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因素;草萘胺在黄棕壤中的降解途径可能是脱烷基,降解产物可能为/v-甲基-2-(1-萘氧基)丙酰胺和/V-乙基-2-(1-萘氧基)丙酰胺.草萘胺在黄棕壤、砖红壤和黑土上的吸附系数(Kf)值分别为1.29、3.43和13.36,3种土壤上的吸附自由能(AG)均小于40U·mol-1,即以物理吸附为主,其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红外光谱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3种土壤对草萘胺吸附容量差异是黑土,砖红壤,黄棕壤.  相似文献   

19.
为强化DBD(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效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2WO6/NH(NH为天然赤铁矿)复合催化剂,并利用DBD协同催化剂降解EA(ethyl acetate,乙酸乙酯).采用XRD(X射线衍射)仪、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仪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对比分析DBD、DBD/Bi2WO6(DBD协同Bi2WO6)、DBD/NH(DBD协同NH)及DBD/Bi2WO6/NH(DBD协同Bi2WO6/NH复合催化剂)4个体系中EA去除率和能量产率随输入功率、初始ρ(EA)及气体停留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探究输入功率和催化剂对ρ(O3)及矿化率的影响,并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EA去除率和能量产率均表现为DBD/Bi2WO6/NH体系> DBD/NH体系> DBD/Bi2WO6体系> DBD体系.②EA去除率随输入功率的升高和气体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初始ρ(EA)的升高而降低;但能量产率随输入功率的升高和气体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初始ρ(EA)的升高而增加.③在输入功率为84 W、初始ρ(EA)为0.40 mg/L、气体流量为1.0 m3/h的条件下,相较于DBD体系,DBD/Bi2WO6/NH体系中EA去除率和矿化率分别提高了19.16%和14.44%,而ρ(O3)降低了74.47%.④DBD降解EA的最终产物主要为CO2、H2O及微量的CH4、CH3CH2OH及CH3COOH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研究显示,DBD协同Bi2WO6/NH复合催化剂能够高效去除EA.   相似文献   

20.
刘青  陈成  陈泓哲  杨绍贵  何欢  孙成 《环境科学》2013,34(7):2670-2676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在紫外光(UV)-H2O2体系下的光降解机制,利用质谱仪鉴定了目标化合物的降解产物,并借此推测其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在UV-H2O2的体系中,10 mg.L-1的DMP在90 min内的降解率达到92.3%,溶液pH值由初始的6.50降至4.98.通过GC/MS、LC/MS分析,DMP在UV-H2O2降解过程中的产物有六类,并且推断出DMP的两条侧链同时发生水解作用,生成的邻苯二甲酸可以异构为更加稳定的对苯二甲酸.此外,DMP还可以发生苯环取代、侧链缩合成环等反应,最后,在.OH的作用下,DMP及其芳香族中间产物发生开环反应,苯环被破坏,生成多种小分子有机酸,并进一步矿化为CO2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