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居民地震保险信任度调查问卷”为依据,构建Logit模型,研究机构信任度对居民地震保险购买需求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部门信任度的平均水平略高于保险机构信任度;地震部门信任度和保险机构信任度对地震保险需求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地震部门提供地震保险宣传服务,会对地震保险需求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根据保险机构和地震部门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居民对地震保险实际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和《地震地质》4种地震科技期刊2000~2001年所发表论文作者状况的调查统计,从6个方面对地震科研工作者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就统计中发现的问题对地震科技期刊的规范化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按照文献 [1]提出的分析方法 ,对华东地区地震发生率进行了统计修补 ,由此得到华东地区地震发生的概率密度分布。其结果对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危险区的划分具有一定意义。在地震目录分段分析研究中 ,引入了Fisher的时序分割法  相似文献   

4.
地震谣言是怎么回事? 地震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它反映了公众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在我国,近几十年来.尤其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全国发生了近百起对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地震谣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定,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治安秩序,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地震谣言产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内心中对地震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5.
在地震危险性概率方法应用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核电厂场址地震危险性评定值的四个重要因素,诸如工作区潜在震源区的判定、地震活动性的时空非均匀性、地震动衰减关系及其衰减模型进行了讨论和改进,提出了一个核电厂场址地震危险性评定的方法。应用该法可提高核电厂场址地震危险性评定的可靠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文中还讨论了地震构造法对核电厂场址地震危险性评定的应用。最后,应用本文提供的2种方法,对秦山核电厂场址进行了地震危险性评定,选取2种方法中的最大值即为核电厂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定值。  相似文献   

6.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当1961年6月M6.7级地震完全摧毁了Afar盆地西部边缘附近的一个小镇时,人们强烈地意识到进行地震危险性评定的重要性。此后,又发生了若干破坏性地震,使得进一步增强了对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的要求。随后,在1973年,埃塞俄比亚的第一部建筑规范中,增加了地震区域设计要求和可采用的地震危险性图。Gouin(1979)对埃塞俄比亚和非洲角进行了综合地震研究,这项研究结果所产生的地震目录是该地区目前进行地震危险性评定的最重要的基础资料。Gouin(1976)采用一系列烈度衰减曲线,出版了北非西部和东部的地震概率图。Gouin的工作得到了修正,主要是采用了区域烈度衰减关系,并增加和修订了该地区的地震目录(Asfaw,1988)。目前,在建设中已广泛采用了地震危险性评定。  相似文献   

7.
反馈式地震计自校准实验是首先在振动计量实验室利用低频振动台对地震计灵敏度进行校准,然后测定校准线圈相对灵敏度,最后利用校准线圈对地震计进行在线校准。利用上述实验方法,解决了地震计自校准灵敏度向振动计量标准的量值传递和可溯源问题。对宽频带地震计和强震加速度计进行了自校准实验,分析了采用自校准方法测定地震计灵敏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2005年11月26日在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了5.7级地震,震中烈度达7度强。瑞昌地震后,开展了对鄱阳湖口地区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的校核研究,分析了瑞昌地震后区域地震背景变化和地震震后活动趋势,对发震构造进行了综合判定,划分出了瑞昌潜在震源区,并针对该地区某大型桥梁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和设计地震动工程参数的校核计算。结果表明,瑞昌地震是近场区外的中强地震,对鄱阳湖口地区设计地震动工程参数影响很小。本文的工作为破坏性地震震后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的校核工作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日本、法国的地震区域分布及特征,对两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的技术发展、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中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及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地震活动的特征及地震行业的技术状况,参照日、法两国的经验,对中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地震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它反映了公众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在我国,近几十年来.尤其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全国发生了近百起对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地震谣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定,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治安秩序,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地震谣言产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内心中对地震的恐惧心理。在这种恐惧心理的作用下,人们对社会上流传的"地震消息"比较敏感,听  相似文献   

11.
<正> 1985年8月23日20~h41~m54~s在新疆乌恰县南、东径39.4°,北纬75.2°发生一次7.4级强烈地震,这是继1976年8月4日四川松潘7.2级地震后的又一次大于7级的强震,其间相隔了9年。7.4级地震发生前4小时,该地曾发生了一次5.1级前震,由于该地平时小震频繁,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主震发生后,笔者于8月26日前往灾区考察,途经距震中约五百公里的阿克苏时,该地居民反映,震时强烈有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在7.4级渤海地震前长清地震台电感异常的三个基本特征:(1)临震前曲线产生大幅度的跳跃形成锯齿状;(2)曲线变化斜率在震前3个月发生明显改变;(3)震后曲线逐渐恢复正常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史料地震研究中的史料选取、分析、强度评定及地震参数赋于等问题的原则、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杰 《灾害学》1991,6(1):84-88
强烈地震后效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因此,地震灾场的控制,对于遭受地震的城市或地区的震后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界定了地震灾害场和地震灾害影响场的概念;讨论了地震灾场的一些基本特征;结合作者研究工作的进展,对地震灾害场控制的基本思路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太仑—带发生了(Ms)5.1级地震,这次地震震级不大,烈度不高,然而却对江南民居造成普遍的损坏。本文就这一主题,分析了江南民居震灾加重的原因,并呼吁要重视江南民居抗震性能的研究;建议从行政渠道对江南民居的新建工程进行技术上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研究地震预报,给出了地震预报灰色模型和东南沿海泉汕地震带西南段的应用实例。初步表明,这种方法在中长期预报中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常熟—太仓地震前丰富的地下水异常进行了描述,并对异常场的时空演变及其预报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最早形成且时空集中的突出异常区,当异常外迁后又向原地区回迁,意味着发震地点、时间的逐渐逼近,就此次震例与现有认识不同的一些特点,提出如下新认识: 1、当区域应力明显增强,观测网密度又高,而地区震级有一定“上限”时,异常规模与震级不一定相“匹配”。 2、区域应力的脉冲式变化,可使地下水产生类似临震异常的阵发性大幅度变化,使得异常活跃程度与异常阶段不一定相“匹配”。 3、水温异常很有潜力,但机理复杂,应同时注意“微观”与“宏观”尺度的水温异常。  相似文献   

18.
农村建筑多属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筑结构不复杂,其地震破坏与所用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和施工质量有关,本文概述了我省农村建筑的类型,并通过其地震震害经验总结得出: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抗震措施,是可以提高农村建筑抗震能力的。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来,我国地学工作者相继对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及其前兆现象、震源环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总结,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渤海地震基本参数的精定结果,震源机制及震源参数测定结果,渤海地震序列的主要特征,渤海地震的震源断层面及其震源环境(地球物理条件和地质构造条件),以及渤海地震的主要前兆异常现象进行介绍和讨论。并指出渤海地震及其所显示的震兆在中国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绍玉 《灾害学》1996,11(2):86-90
依据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现场调查材料,考察了地震灾害给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分析了震灾心理的形成机制和表现特征,提出了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同时对地震灾害发生后实施心理救助的问题也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