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城市病"概念1何为"城市病"?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城市病"概念2"城市病"的表现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城市病"表  相似文献   

2.
<正>韧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的防震减灾,同时防震减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人员密集、财富聚集和生命线系统发达的城市,其地震安全性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安全和永续发展。一、城市地震安全牵动国家发展大局现代城市一旦遭到大地震的突然袭击,就很可能造成交通、通信、信息中断,供水、供电、供气停止,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功能失效、瘫痪。城市地震灾害不仅仅  相似文献   

3.
城市综合承灾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灾害对城市的作用方式和城市的受灾反应都是不同的,但其不同点系存在于某些特定方面,而从宏观和本质上来看,城市对灾害的反应是有很大共性的,找出并掌握这些共性,也就抓住了城市综合灾害管理的核心和实质.鉴于以往在城市灾害研究中涉及的定义、研究内容和范围的不明确,首先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明确的划分,并提出用"承灾能力"来"统摄"全局,按照面对灾害作用下的逻辑和时间顺序,通过对城市功能的分析,提出由防灾能力、抗灾能力、救灾能力和恢复能力作为城市承灾能力的组成部分,并按照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三大功能分别设置了各种能力的评价指标.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先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区间数的模糊可变识别方法得出了全国省会城市和包括4个直辖市在内的共29个城市2003年的城市承灾能力对比结果.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大城市的综合承灾能力普遍较弱,亟待加强防灾减灾建设.  相似文献   

4.
城市内涝灾害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滞缓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顽疾",内涝灾害防治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首先从排水管网建设、城市蔓延、"信息孤岛"三个维度分析了城市内涝灾害防治所面临的困境,而后引入数据治理理念;在建立数据治理模型并对其原则框架、范围框架及实施和评估框架作出解读的基础之上,提出管网建设智能化、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台风危险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灾害是影响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地处西北太平洋西侧,长三角地区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侵袭。根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1949-201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首先提取了影响长三角16个城市的台风最大风速数据,分别从台风影响频次、强度和最大风速极值分布的角度定量地分析了各个城市的台风灾害危险性,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台风灾害危险性在长三角地区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台风影响频次和强度都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综合台风影响频次、强度和极端台风重现水平,这16个城市可以划分为3个危险等级:"高危险"城市,包括台州、绍兴、宁波和舟山;"中危险"城市,包括杭州、上海、嘉兴、湖州、无锡和苏州;"低危险"城市,包括南通、常州、镇江、南京、泰州和扬州。致灾因子危险性定量评估是灾害风险评估中重要的一环,研究结果可供制定长三角地区台风灾害防灾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风险集聚,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城市生命线工程是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急需全面感知、全面接入、全面监控、全面预警的综合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基于"数据+模型+共享"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共享云服务平台并在合肥市应用,提出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的数据架构和服务模式,将监测数据与空间地理信息进行融合,深度挖掘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规律,实现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综合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題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城市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城市防灾能力差,城市灾害的危险性和影响有扩大的趋势。近年来,中国城市的灾害频发,既有自然灾害,也有公共卫生灾害和突发公共安全灾害。一旦有灾害发生,会迅速波及城市周边地区,并易形成次生灾害。由于城市人口密集,风险集中,防灾基础设施薄弱,城市承灾体脆弱,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分析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的基础上,探寻我国城市风险治理法律承担机制的现实困惑,进而对建构和完善该机制提出建议:修订应急管理法律,明确城市风险治理法律责任边界、厘清企业与单位之间监管衔接的法律问责、完善"政-企-民"三主体的法律责任承担机制、建构"比例担责"及"串联担责"机制等,以期保障城市发展安全,保障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梁波 《防灾博览》2016,(3):56-63
正生态城市和绿色经济是我国每个城市和地区都在提倡的一种发展战略,生态城市是为了应对全球资源日益恶化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战略方针。然而伴随着风生水起的城镇化建设"悄然而至"的建筑垃圾与日俱增,其近年来的产存量之巨让人瞠舌,其粗放的"待遇"让人痛心疾首,其危害之巨之深将难以估量!目前,中国280多个城市已陷入建筑垃圾围城的困局。建筑垃圾之"患"已然成为各大城市发展之痛!而此"患"实为"资源错放"。建筑垃圾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进行建筑垃圾有效管理和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城市灾害的一般属性,着重分析了宝鸡市几种主要城市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防灾减灾对策;同时结合宝鸡"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指出了加强城市灾害风险管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金磊 《防灾博览》2012,(6):48-53
2012年10月16日,在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城乡公共安全与建筑防灾减灾"论坛上,笔者应邀作了题为"中国城市巨灾综合应对的安全规划策略研究——《城市安全设计大纲》编制思路与建议"报告报告共分四个方而,以下就主要内容综述如下,希望能与业内外交流并引发共鸣当城市让生活变得糟糕,城市化行为就是应警惕的冒险了。大城市越来越像一个不堪臃肿的"病人",交通事故与拥堵仅仅是"病症"的表象,但本质上已成为城市的无序化、非安全的状态表征,城市品质与幸福感无从  相似文献   

12.
《民防苑》2014,(9)
正进入战时紧急状态居民该做哪些事情当城市转入战时紧急状态后,我们居民有以下几项该做的事:1.了解可能遭袭目标、能进行掩蔽的人防工程和就近掩蔽位置、进入工程最近路线和行动方式,以便按照人防要求和社区的安排进行掩蔽疏散。2.弄清每个家庭成员的人防社会职责,学习"人民防空须知"和"战时城市管理规定"。参加社区人防组织的防空袭行动,知道本社区和工作单位的人防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赤天 《防灾博览》2015,(1):60-61
日前,以"城市病"与城市治理为主题的2014中国城市学年会在杭州举行。在城市生态环境分论坛上,专家们就雾和霾从何处来,为何雾霾难以驱散,如何治理"城市病"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指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虽受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制约,早期呈现出明显的煤烟型污染特征,但随着城市汽车拥有量的激增,大城市氮氧化物污染逐渐加重,这使得我国大气污染日益呈现出复合污染的态势,即由煤烟型污染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其他污染叠加构成。  相似文献   

14.
浅议防治城市高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迪 《防灾博览》2013,(4):66-71
气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作为高温的标准,"高温热浪"通常指持续多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夏季城市高温除特定的气象条件,城市"热岛效应"是引发高温的主要元凶。近日我国南方城市高温显著,有的城市已超过40℃,缓解热岛效应是防治城市高温当务之急。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城市城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城市郊区气温的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等温线图上,城市郊区广阔地区的气温变化很小,如同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明显高温,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热岛效应。北京最大城乡温差为9℃,柏林最高城乡差为13.3℃。热岛效应不但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还成为人们生活质  相似文献   

15.
正步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几乎每个人在一天的某一时刻都是一个步行者。然而,粗放式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向郊区的蔓延,催生了过度依赖机动车的交通模式,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包括道路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土地资源浪费、居民生活成本上涨、社区归属感丧失等。这种"以车为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民防苑》2014,(6)
正5月11日,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这座年轻的现代都市在30多年中,陆续修建了13 700多公里下水道,却依然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初步统计显示,暴雨中当地有150处道路积水,5 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 000辆汽车被淹。近些年,我国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严重。每逢夏季都常见有关"城市看海"的新闻报道,如果说北京、兰州这样的城市能"看海"源于意外的暴雨,那武汉、杭州甚至深圳这些雨水里泡大的城市都能"看海",就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是什么造成这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西南山地城市所遇的复杂的灾害问题,从现代山地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了其灾害问题的瓶颈所在。提出通过SWOTs分析梳理相关复杂因子,借鉴生态学分析方法进行多因子关联整合,建构"重点控制"与"局部引导"相结合的分级控制策略,综合多角度的城市设计途径和多平台架构的全程设计评价与管理,尝试探究山地防灾城市设计的相关研究方法,以期推动西南山地城市防灾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城市内涝脆弱性指标体系。利用2010、2012、2016、2017年共4期西安市统计年鉴数据提取了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性指标,使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并综合分析评价了西安市城市内涝的脆弱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和社会状态对城市内涝的脆弱性起决定性作用,外在压力和后期响应作用次之。其中,水面面积、排水管网密度、坡度、暴雨强度是对城市内涝脆弱度影响最大的因子,均大于10%;建成区面积、暴雨次数、人口、从业人数、投入资金、绿化率、GDP、防洪堤长度对城市内涝脆弱度的影响一般,影响力在2%-9%之间;年降雨量、年降雨天数、道路长度对城市内涝脆弱度影响较小,均小于2%。西安市4期的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均为较低水平,说明西安市的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标平稳,灾害风险小,比较适宜人居。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性评价,对区域城市管理、灾害预警、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春节前夕,北京市长王安顺在参加"北京市领导与港澳委员、港澳台侨顾问座谈会上指出,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想要"一招鲜"来解决"大城市病"是不行的。北京今后将多用经济手段、用好行政手段、强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城市系统化、科学化管理。解决"大城市病",北京将完善法律法规,空白的要立法,落后的要修补、完善,尤其要加快推动城市管理重点领域的立法,改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要做到有法必依。  相似文献   

20.
正俄罗斯顿河之畔的罗斯托夫,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是静静的顿河流过的"南方之都",是即将举办2018世界杯的魅力之城。罗斯托夫位于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地理分界线,同时拥有五海(亚速海、里海、黑海、波罗的海和白海)的出海口。1749年,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下令修建这个城市。19世纪,这里成为"北高加索的大门"。罗斯托夫是一个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城市,现在就让我先去看看这个城市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