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赣西供电公司根据多年的反违章情况,结合安全工作的需要,出台<赣西供电公司违章作业处罚实施细则>,加大了违章处罚力度.细则规定了19种严重违章行为和16种一般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2.
赣西供电公司根据多年的反违章情况,结合安全工作的需要,出台《赣西供电公司违章作业处罚实施细则》,加大了违章处罚力度。细则规定了19种严重违章行为和16种一般违章行为。对职工在生产施工作业中发生一般违章行为的,对该职工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处罚;对发生严重违章行为的,除给予数额可观的经济处罚外,对该职工还将取消“文明职工”资格和待岗学习2个月,待岗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后安排上岗。对在一年内累计发生两次一般性违章的职工,按严重违章给予处罚。该细则还对夜晚进行抢修试验工作的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必须经基层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或分管领导批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近日,江苏南京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变电检修二班采用违章亮牌办法,针对16类412种违章行为,规定了根据现场违章的不同性质,标记"黄牌""橙牌"和"红牌"3种警告牌的情况。违章亮牌实行分级管理与考核,依据亮牌性质,对违章人员进行不同的处罚。  相似文献   

4.
为约束电力企业违章行为,提升对违章行为的风险管控效果,以聊城某供电企业为例,根据风险管控的定义与方法,辨识评价电力企业违章行为的风险因素,得出21种典型违章行为;针对21种典型违章行为,构建一套违章管控模式,依据"主要原因—重要问题—概念化措施—优化措施—固化制度和办法"的思路进行违章管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电力企业违章行为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在企业生产中,很多违章行为并不是职工有意而为,而是因为职工头脑中没有安全防范意识或者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而造成的,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往往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结果。因此,企业应着力营造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文化氛围,在实行激励机制的时候,要懂得将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进行高处作业。(图片由安徽庐江供电公司提供)在企业生产中,很多违章行为并不是职工有意而为,而是因为职工头脑中没有安全防范意识或者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而造成的,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往往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结果。行为者不是不知道违章的后果,而是难以克服由心理支  相似文献   

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矿工故意违章行为意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进一步解释和预测矿工故意违章行为意向,寻求可能的干预对策,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本的理论构架,加入过去行为和示范性规范2个变量,构建了矿工故意违章行为意向假设模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412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借助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违章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示范性规范均对故意违章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对违章行为意向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主观规范和过去行为通过违章态度间接正向影响违章行为意向。违章态度和示范性规范对故意违章行为意向的整体影响系数比较高,转变违章态度以及发挥群体其他成员遵章行为的示范性是降低故意违章行为意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现场的违章行为只是较为显性的一种,违章的种类很多,如,制度违背了有关法规,是制度性违章;装置不符合安全要求,是装置性违章;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是管理性违章。想要抓好反违章工作,首先应从领导抓起、从管理抓起,要提高对反违章内涵的认识,把反违章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图为大唐国际高井热电厂副厂长戴义勇(中)在现场检查工作。(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一谈到"违章",人们大都会联想到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等行为,其对象多为一线员工。而笔者认为,现场的违章行为只是较为显性的一种,其实违章的种类很多,比如,制度违背了有关法规,是制  相似文献   

8.
人员违章的情形一般有3类:一是违章者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安全技能缺乏,无法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属于违章的范畴;二是违章者意识到了违章行为,但在安全与经济效益、材料成本、生产进度等因素相冲突时,选择放弃安全;三是安全相关的理念与方针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得到确立和强调,也没有体现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之中,导致员工往往忽视安全。结合上述3类违章情形分析,认为安全培训能杜绝违章的观点,其实是默认了所有的违章行为都是由于上述第一类情况引起的。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违章行为都是该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解释和预测机务维修人员的故意违章行为,探究故意违章行为的作用机理,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框架,增加个人需要、管理层态度及工作压力因素,并探究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对398份机场和航空公司机务维修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假设的因果关系模型进行验证,并得到标准化路径系数.结果表明:感知行为控制、工作压力及个人需要对违章动机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管理层态度和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违章动机;违章动机对违章行为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中,经常遇到违章行为。由于违章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事故,因此,职工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还对违章行为的处理抱有抵触情绪,所以,对违章行为人处理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管理能否顺利开展。纠违章方法正确,违章行为人在以后工作中能自觉遵守安全制度,能提高整个团队的安全素质,否则会使违章行为人,产生抵触情绪,埋下事故隐患。因此,在基层纠违章时,要用因人、因事(违章行为)制宜、人事(违章行为)结合的方法处理各类违章行为。因人制宜。每个违章行为人的安全素质有高低之分,对…  相似文献   

11.
从内在动力和外在诱因两个方面分析了管制员违章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着重归纳了管制员有意违章的临界心理状态,揭示了违章行为的规律,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企业生产中违章行为心理动因的探索,提出了违章的行为函数,并对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进行了逆向解读和分析,从而佐证了违章行为函数的合理性,最后指出了从行为者心理动因角度减少或者杜绝违章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减少不安全行为,实现从“不敢违”“不能违”向“不想违”的根本转变,国能陈家港公司(以下简称陈家港公司)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开展反违章工作探索,将安全记分融入反违章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考核量化违章行为、落实分级管控责任人、开展违章再教育分级等方式建立反违章安全记分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和公开化机制,促进反违章工作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期望理论的违章管理思维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对违章行为的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违章行为是违章者心理动机强度和对行为结果实现意图而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估计的函数,该违章行为函数与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有相通之处。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增强某一目标的效价(V)或者提高某种目标实现的期望值(E),都可以驱动某相应行为的发生。根据违章行为函数和期望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降低违章行为者违章动机的强度(I)或者弱化违章行为者对违章成功结果的可能性估计(P)将会抑制违章行为的发生。该结论为在生产实践中有效地开展违章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该不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这个问题,笔者持肯定态度。但违章作业"曝光台"的设立,应当讲究曝光的适度与方法。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对于该不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这个问题,笔者持肯定态度。一方面,对于违章行为及时、适当地曝光,伤一伤违章者的"面子",可以对其起到思想警醒,行为约束的作用;另一方面,有些违章带有普遍性,通过违章作业"曝光台",以某一违章者的典型违章为"案例",可以起  相似文献   

16.
王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5):1849-1853
为减少民航机场安检人员的违章行为、提升民航机场安全水平,研究民航机场安检员的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关系中加入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3个中介变量,构建机场安检人员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收集国内机场的安检员相关数据,对已构建的理论假设模型采取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场安检员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存在一定相关性,即通过安全意识、安全动机与安全服从对违章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心理授权通过违章行为产生间接影响,通过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的中介作用对心理授权与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对于安全动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安全意识,影响最小的是安全服从;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对于机场安检员的无意识违章、失控违章和故意违章3个维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安全动机对于违章行为的3个维度产生影响的差异性最小,即安全意识动机越高,机场安检员的违章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越低;安全服从与机场安检员的故意违章行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江苏劳动保护》2014,(6):44-44
1.按人的认知来分.违章行为可分为有意违章、无意违章。无意违章可分为认知无意违章、过失无意违章。认知无意违章是由于当事人对设备、规程学习不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而导致的违章行为和违章操作。而当事人主观上认为是符合规程的:过失无意违章由于疏忽遗忘导致违反规程的作业.造成事实上的违章,但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认为,设置违章作业"曝光台"是可取的,但在曝光违章作业行为之前,要了解清楚事发当时的实际情况,最好能在曝光之前给予其一次私下改正的机会,如果仍然出现违章作业行为,再进行曝光。图为某企业工作人员正在对现场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图片由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提供)  相似文献   

19.
古力 《安全》2009,30(2):29-30
众所周知,不少事故的发生都是一些看似细小的问题或违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造成的,事故的发生往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本能反应”,没有改掉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习惯性违章是指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为求方便,已经习惯了的潜意识违章行为,是一种长期的习以为常的受心理定势支配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0.
时师傅是一名基层安全员,最近因为制止一名职工的违章行为而与这名职工发生了冲突。党支部书记在进行矛盾调解时,这名违章的职工说:"时师傅抓安全喜欢小题大作,把小违章看成大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