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高考制度改革、新课改理念推行下,学生学习不只是接受前人的知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需要增强。尤其是在生物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实验性的研究条件,加大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何等重要。数学学科蕴含创造力和创新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功能,就要注重引领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该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发展他们自主学习、操作实践的能力。下面结合自身教学,浅谈一下我对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一、教学目标的创新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改变为"分数"和"升学"而教的做法,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激活学生学  相似文献   

3.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推动力。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所谓创新精神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去探索和创造一些新的思维和事物,从而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观念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中注重每一个概念、问题等知识的讲解和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新一轮课改的深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良基,但因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有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不能科学地扬弃与创新,使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升。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如何运用多种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在形象思维能力中培养创新形象思维是依靠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人右脑的功能侧重于形象思维,借助直觉观察事物,具有类别认识能力,依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时代,一个加速变革的时代,不断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创新的关键取决于创新人才。谁拥有了创新人才,谁就能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处于优势地位。任何个人要想成为时代的主角,创新素养是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所谓创新素质,在人的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去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素质。它是一个相关心理要素的有机结合体,也是全面素质的核心。因此,创新素质首先是一种个人的主观能力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6.
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在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并使其能舒适、高效的从事活动,避免和消除伤亡事故和毒害、病痛,建立安全可靠的“人一机一环境”和谐配套的运转体系。使人类更健康长寿,使世界太平久安而创造的特殊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安全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保护人,它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和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CSNI)人因组织提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想法、能力和行为方…  相似文献   

7.
王甲不是什么科学家,不是什么传奇明星,但他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人。他创造的是自己残缺身体里新的生命状态,他创造的是一个群体新的希望与存在价值。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创新的功能性和科学的利益性,而忽视了生命里最真实的东西——渴望。生的渴望,活的意义,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期人物虽然显得有些特殊,但作为一个特殊而独立的创新个体,无疑,他是值得歌颂的……  相似文献   

8.
生命之托     
世上万物都有其生存周期,人的生命也会在某一天结束.如果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走"了,人们不觉得意外.但如果"走"的是一个青壮年,就会扼腕叹息:不该"走"啊!因为,一个人不该"走"的时候"走"了,对活着的人来说总是一件遗憾事.  相似文献   

9.
<正>培养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主题,也是对教师提出的一个高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贯穿这一主旨,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设氛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在教师事先预设的教学情境下,按照教师预定的教学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处在金字塔的顶端,高高在上,课堂教学的气氛是凝重而且近似凝固。在这种氛围下,学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今天,陶行知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提高民族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创新"之花竞相开放。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创造教育的核心,创造教育就是实践的教育。这与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如何灵活运用创造教育思想,从而更好地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实施,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音乐素质是一个人在音乐艺术上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音乐素质主要包含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节奏感、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新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教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使学生在创造的实践中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增强自信,从而使学生体验喜悦。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一、紧扣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听一位青年语文教师上了一节语文课,课上,教师让学生用"想"这个字造一个句子。有位小女孩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用柔弱的  相似文献   

14.
<正>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本中图画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识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识图能力的培养。一、观念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波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而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  相似文献   

15.
从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先要为幼儿建构宽松、和谐、自由创造的环境。其次是让幼儿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后强化幼儿的创造行为,使每个幼儿享受到创造的欢乐。  相似文献   

16.
<正>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具有强大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行推动。学校教育作为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高职高专学校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教育学校,这些学生将来都会走进不同的工作岗位,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此,这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在社会中能够得到最突出的表现。创新的实质就在于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中能够有意识、积极主动地发现并且利用新的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已经使得我国的教育状况和若干年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给无数有为的人带来了大展身手的机会。那些只有知识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创新意识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形式的必然趋向。但是纵观整个的农村高中阶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素质教育是什么?《汉语词典》里将"素质"解释为"素养",又将"素养"解释为"平日的修养",所以素质教育应是"教育学生使其提高平日的修养"。而这"平日的修养"更多的就应该是指对历史、人类、未来、社会现实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并能够从前人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从中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学会生存,进而学会做人。历史教育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职能所决定的。教育是一种生产,是一种创造,具体而言,是关于"人"的生产,关于"人"的创造。本文主要记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相似文献   

20.
<正>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所以,提高小学生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这个时代数学教育的主题。一、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接受新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分别用3根、4根、6根小棒摆出各不相同的多位数,然后用3去除摆出的数。学生发现,用3根或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