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并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护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老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  相似文献   

2.
论污染防控与生态保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仅是生态保育,污染防控也越来越呈现出区域性乃至整体性,这是由环境自身运动规律决定的。污染防控和生态保育必须重宏观、重预防、重效率。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使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也使生态问题更加复杂化,但环境污染不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全部。生态问题必须用生态的办法来解决。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必须禁止,让不堪重负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生态保育不仅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出路,也是从深层次上解决污染问题的基本出路。生态保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污染防控,还是生态保育,都必须同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激发市场主体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因,方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是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定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关键。从城市群视角出发引入生态位理论,界定生态文明位内涵,构建涵盖社会子系统生态位—经济子系统生态位—资源环境子系统生态位共29项指标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对生态文明位和生态经济指数的二维模型,测算京津冀城市群6个案例城市在2007—2011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趋势以及地位。结果显示,2011年北京生态文明水平(相对生态文明位)最高,邢台生态文明水平最低,石家庄、秦皇岛、承德、天津生态文明水平分别排名第2、第3、第4、第5。2007—2011年,北京、承德、邢台生态文明水平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秦皇岛、石家庄、天津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生态经济指数测算显示,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生态资源环境的占用消耗大,承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潜力。并基于该二维模型,将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分为4种类型:发展失衡型、相对和谐型、高质量发展型、资源环境优势型,分别确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蔡守秋教授(注:本刊编委)的专著《基于生态文明的法理学》已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该书系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由上海政法学院上海高校一流学科(法学学科环境资源法方向)建设项目资助。该书共有10章75万字,研究了基于生态文明的法理学或法哲学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是量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有效的手段,是保证生态文明各领域建设活动有效开展和落实的重要途径。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方"概念,并指出政府、企业、公众是主要利益相关方。分析了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定位、驱动力、利益关注点、权利、义务、沟通机制以及3者之间形成的复杂关系网。最后,结合各自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表现行为,分别设计了包含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3层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旨在促进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自查或评比,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具体行为上。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和要求的实现,阻碍了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文中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农村环境问题之现状,从法律视角,深入分析农村环境的问题之所在,提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努力探寻一条与中国农村实际相适合的生态环境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结合山东半岛地质环境现状和特点,将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划分为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3类一级指标,每类一级指标各选择其典型二级指标(共12项)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指数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及数据属性库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对现阶段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将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区域做了分析说明,以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面对生态文明,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是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要求,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基本途径是:(1)以生态文明为终极目标和理想图景确定环境法的法律目的;(2)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践需要构建环境法律体系;(3)把生态文明的精神理念转化为环境法律原则,以此指导具体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为提高国家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公众健康,有序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精神和要求,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以下简  相似文献   

10.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由环境保护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探索环保新道路--六·五世界环境日特别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生态文明市的内涵和特征,确立生态文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生态文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生态文明市的建设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规划》紧紧围绕浙江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加快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东部发达地区生态型城镇为例,构建由生态安全重要性、宜业空间适宜性和人居环境友好性3个要素层和12个子目标所组成的城镇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识别生态、生活和生产空间("三生"空间),在此基础上将"三生"空间作为空间发展引导区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空间分区结果表明:竹镇镇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占比分别为27.16%、29.28%和43.56%;在生态空间保护上,要对重要山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库、水生态廊道等生态资源划定生态安全红线;在生产空间开发上,要根据产业集群理念合理布局农业、工业、生态旅游业;在生活空间的建设上,要充分利用镇域河道、绿地等开敞空间构建绿色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15.
宝应县农村环境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宝应县农村环境质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环境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宝应县农村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对策,为进一步改善该农村的环境质量,提升农村的生态文明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生态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途径,已经受到了政府、学者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南京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就南京自2005年开始的生态城市建设状况进行了研究,对其他城市具有参考意义。首先,介绍了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总体定位、基本目标。接着,从南京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出发,结合过去的实践经验,从生态农业和农村、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社区三个角度,分析了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和《南京生态建设规划纲要》中的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社会进步三大类28项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针对南京建设生态城市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南京的城市特点,对照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和量化指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对2010—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具有集聚性,不同省份...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文明目标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历经30年之完善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之法律制度."生态文明"的提出,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总结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对控制污染和保护生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立法、执法以及决策方面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生态文明目标下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想.从创新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改革环境执法体制以及提高政府决策执行能力的角度,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来应考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环境教育与环境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大学传授学生知识、确立学生观念的特殊地位说明了在高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环境教育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生活和文明发展历程中的环境状况和问题,思考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价值,进而确立环境观念。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大学。建议在高校中建立讲座、选修、必修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日益突出。正是这种清醒,推动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反思和变革,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一个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是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保障者,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的塑造者,是日益完善的政治文明的体现者。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强化政策支撑,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必须强化执法监督,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执行力;必须强化生态补偿能力,构建最具活力的绿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