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糖蜜酒精废液的酸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可酸化性(V C)与酸化度(α)的概念,作为评价高浓度有机废水可酸化特性以及实际酸化效果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糖蜜酒精废液的可酸化性为0 71.酸化过程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达3 710 9mg·L- 1 (以COD计)以上时,会对酸化反应本身形成反馈抑制.故测定较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酸化性时,应采取稀释的方法降低废水浓度和酸产量,直至其酸化过程中VFA最高产量低于酸反馈抑制浓度后进行  相似文献   

2.
丁春生  秦树林  缪佳  宁平 《环境科学》2008,29(5):1266-1270
以对硝基苯甲酸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二氧化氯投加量、pH值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二氧化氯/活性炭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试验考证了该工艺作为高浓度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预处理手段,在去除废水中COD和提高可生化性(BOD5/COD)方面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lO2与活性炭组成催化氧化体系,其处理COD为109印mg·L-1,的对硝基苯甲酸废水,效率比单独使用二氧化氯高10%;在废水pH值为4.1时,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00 g·L-l、反应时间30 min、二氧化氯投加量为300 mg·L-1,时,废水的COD降至7 100 mg·L-1,去除率达到35%, BOD5浓度提高到1 810 mg·L-1,废水的BOD5/COD值由原来的0.10提高到0.25,明显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因此,二氧化氯/活性炭催化氧化工艺是预处理高浓度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0℃、总HRT>6h、进水COD值1000~1300mg/l、BOD5值510~690mg/l、SS值150~300mg/l情况下,COD去除率大于89%,BOD5去除率大于92%,SS去除率大于89%,出水COD、B0D5、SS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有机容积去除负荷达3.9kgCOD/m3@d.水产品加工废水经水解(酸化)处理以后BOD5/COD值可由原水的0.52提高到出水的0.67,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CODCH4/COD值作为废水厌氧可生化性的评价指标,确定了CODCH4/COD值表示厌氧可生化性的数值界限。同时,在BMP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ODCH4/COD值考察了垃圾渗滤液的厌氧可生化性,并与BOD5/COD值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CODCH4/COD值与BOD5/COD值用于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评价,得出的结论具有相似性,但CODCH4/COD值大于BOD5/COD值。究其原因:好氧条件下,总的生化耗氧量(BOD)u小于理论完全需氧量(COD);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完全去除时CODCH4(理)等于理论完全需氧量。此外,BOD5测试时间仅5 d,而BMP测试时间一般在30 d以上,从而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废水水质,故能较好地反映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5.
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酸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糖蜜酒精废液为材料,通过梯度稀释和序批式酸化实验,研究了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般酸化规律.结果表明,糖质废水酸化的挥发酸(VFA)组分以乙酸和丁酸为主要形式;VFA对硫酸盐还原的完全抑制浓度介于23553~35241mg/L(以COD计)之间;VFA对产酸过程的反馈抑制浓度介于35241~37109mg/L之间;不同稀释度废水酸化后的可生化性提高幅度平均为10%.  相似文献   

6.
某肉类食品厂根据肉鸭屠宰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选择了"隔油-水解酸化-气浮-SBR-过滤"处理工艺.SBR处理工艺对于去除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叶酸、L-苯丙氨酸、维生素E废水水质酸度高、色度深、盐度高、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降解性差的特点,选择了"化学中和十兼氧/好氧PACT生化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色度、PH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某禽类屠宰厂年屠宰加工肉鸡3000万只,根据屠宰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选择了"水解酸化+A/O工艺+接触氧化池"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氨氮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异丙醇工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光材料工业排出的异丙醇废水的BOD5/COcr比值为0.40左右,可生化性良好;经水解酸化处理后该废水的BOD5/CODcr比值可提高至0.5左右,平均增加了25%,证实了水解酸化菌在该工艺条件下具有提高异丙醇废水可生化性的功能。水解酸化—好氧串联工艺对该废水总的处理效果表明:在异丙醇废水CODcr进水浓度2000~3000mg/l范围内,CODcr总去除率可达90%左右,BOD5总去除率可达95%左右。水解酸化后好氧生化系统的动力学最大比降解速度K=4.35/日,半速度常数K=587mg/l。  相似文献   

10.
混凝法处理油墨废水色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pH 4 .5~ 6 .5、COD 6 0 0 0~ 170 0 0 /mg·L-1、色度 10 0~ 35 0倍、SS 2 0 0~ 6 5 0 0 /mg·L-1、外观呈蓝紫色的油墨废水进行了混凝法脱色试验。对混凝剂种类及投药量、pH、助凝剂种类及投药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选。其中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铁 ,投药量为 10 0 /mg·L-1,pH适用范围为 4 .8~ 5 .5。助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分子量为 15 0 0万 ,离子度 4 0 % ,投药量 0 .4 /mg·L-1,处理后的废水脱色率达到 97.0 %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无机氨氮废水(NH+4 N,500mg·L-1)为处理对象,在不排泥条件下逐渐缩短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30h~5h),连续运行260d.在反应器内的氨氮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分别为1 2kg·(d·L)-1和2 13kg·kg-1·d-1时,氨氮去除率达98 2%以上.当HRT减少至7h时开始出现NH+4 N和NO-2 N的积累.尽管反应器内MLSS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在逐步上升,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OB)的数量分别从HRT10h和15h起开始下降.16S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 DGGE)的分析发现反应器内生物多样性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测序结果表明进行氨氧化作用的主要是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sp.),进行亚硝酸氧化的主要是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sp.).尽管反应器只进行无机氨氮配水,仍存在大量的异养菌,估计其生长是以胞外分泌产物和细胞裂解产物为基质.  相似文献   

12.
微好氧水解酸化在石化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微好氧水解酸化技术对北方某石化污水厂进行了改造,投产后对其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90.3~673.2 mg·L-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以及溶解氧(DO)控制在0.2~0.35 mg·L-1条件下,监测阶段内COD的平均去除率为11.7%,出水和进水相比,BOD5/COD提高了12.4%,UV254值降低了11.2%,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升高了23.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和好氧生物降解性试验结果表明:石化废水采用微好氧水解酸化预处理后,小分子有机物(1×103)所占比例由59.5%提高至82.1%,而大分子有机物(100×103)所占比例由31.8%降低到14.0%.经微好氧水解酸化预处理后降解性有显著提高,原水COD经48 h好氧处理可降至102.2 mg·L-1,而微好氧水解酸化出水COD经48 h好氧处理可降解至71.5 mg·L-1.微好氧水解酸化出水的SO2-4浓度[(930.7±60.1)mg·L-1]高于进水[(854.3±41.5)mg·L-1],表明微好氧环境对硫酸盐还原菌(SRB)有抑制作用.由于硫酸盐的还原受到抑制,减少有毒和恶臭类气体产生,改善了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3.
用双层PRB技术处理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设计了双层结构可渗透反应屏障(PRB),对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原位处理的可行性进行实验研究.其中,第一反应器主要填充了零价铁,对复杂的不可生物降解和难生物降解的卤代烃等有机物进行分解;第二反应器主要填充了释氧剂(ORC),对有机物进行彻底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第一反应器后BOD5 COD值由0 32升高至0 75,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80%;ORC反应器最大释氧量为7 64mg·L-1.采用双层PRB结构治理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楚酸性矿井废水的排放是否对阿哈湖造成了汞污染,研究了阿哈湖中汞的各种赋存形态(包括溶解气态汞、活性汞、颗粒态汞、溶解态汞、溶解态甲基汞、颗粒态甲基汞以及沉积物间隙水体的溶解态汞、溶解态甲基汞)及其在水体和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剖面分布.结果显示,阿哈湖水体中溶解气态汞的浓度为0.04~0.09ng·L-1,活性汞浓度为0.2~1.1ng·L-1,总汞浓度为2.08~19.14 ng·L-1,甲基汞浓度为0.002~0.43 ng·L-1;在沉积物间隙水体中溶解态汞浓度为1.72~19.12 ng·L-1,溶解态甲基汞浓度为0.03~1.57 ng·L-1.实验数据表明,溶解态甲基汞浓度在沉积物下2~5 cm处最高,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与硫酸盐还原菌(SRB)分布呈现较好的吻合,说明水体-沉积物界面是甲基汞的产生地点;并且在沉积物中高浓度硫酸根浓度高达1100 mg·L-1的条件下,硫酸根浓度与甲基汞浓度依然一致.  相似文献   

15.
白腐菌附着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沥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煤渣为填料 ,在自制反应器内利用白腐菌生物膜对垃圾渗沥液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 ,在停留时间为 97h、葡萄糖浓度为 2 0 0 0mg·L-1、氨氮浓度为 84mg·L-1左右时 ,白腐菌生物膜对渗沥液深度处理的效果最佳 .此外 ,将白腐菌生物膜反应器在上述条件下的处理效果与普通活性污泥SBR法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前者的处理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 .  相似文献   

16.
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城市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厌氧-缺氧-好氧中试反应器系统对城市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此系统可去除90%总COD,89%TSS,93%VSS,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0%和40%。在此系统的缺氧相污泥中,脱氮硫杆菌的最高含量,最高脱氮作用率,氧化Na2S的最高浓度,S^2-的最高污泥负荷率分别为1.1×10^8/gVSS,3.6mgNO3^-/gVSS·h,1750mg/L和25mgS^2/gVSS·d。  相似文献   

17.
混凝处理防止膜污染的作用与机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通过膜过滤混凝上清液的方法 ,并比较膜进水和透过水中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 ,探讨了混凝防止膜污染的作用和机理 .结果表明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 0 0的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 ,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10 0 0的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较小 .尽管混凝能有效地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 ,但混凝防止膜污染的效果与其投加量有密切的关系 .较低的混凝投加量 (2 5mg·L- 1 )防止膜污染的效果较差 ,较大的投加量 (>5 0mg·L- 1 )防止膜污染的效果较好 .UV2 54能更好地反映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程度 ,如何有效地去除这类有机物是防止膜污染的关键 .混凝防止膜污染的效果与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 0 0的UV2 54的程度密切相关 .试验结果表明 ,混凝去除这类有机物的效果达到 5 0 %时 ,可有效地防止膜污染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接触氧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前言 光合细菌法(简称PSB法)具有负荷高、效果好、占地省等优点,菌体污泥又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回收利用。因此这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一种废水资源化及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有不少排出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厂,  相似文献   

19.
采集渭河沉积物及西安某自备井的地下水,沉积物采用逐级分离法处理后,进行厌氧微宇宙实验,研究反硝化条件下河流沉积层中苯胺降解及有机碳与水合金属氧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为50、300或400mg·L-1,沉积物中的原有或外加的有机碳都对苯胺降解具有抑制作用;去碳沉积物、去碳去金属沉积物实验中,硝酸盐为50mg·L-1时,外加有机碳具有抑制作用,当硝酸盐为300或400 mg·L-1时则有促进作用.去碳沉积物与去碳去金属沉积物的实验发现,无论是否有外加有机碳,水合金属氧化物都对河床沉积层中反硝化条件下苯胺降解具有促进作用.机理分析表明,反硝化条件下,河流沉积层中的微生物以生长代谢的方式利用苯胺,使其降解.苯胺降解经过脱氨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