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种微波消解土壤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含量的方法。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等优点,可用于土壤样品中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土壤采集后的混合样品和单独样品制备过程,并根据不同的分析项目采用不同粒径的过筛样品。统一规范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即采用王水和聚四氟乙烯密封高压罐微波消化法处理土壤样品。该法耗酸量少,操作简便,安全性好,避免了烦琐而冗长的操作,减少了人为误差,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农田土壤质量环境监测,提升取样工作效率.分析了农田土壤取样的具体过程和要点,即:监测点的选择、采集样品、污染土壤的检测取样、运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保存样品,如此规范操作,使选取的样品更具代表性,为制订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分解方法消解土壤样品,并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土壤中、锌、铅、镉、镍、总铬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节省试剂,准确可靠等特点:实际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完全能满足环境土壤样品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前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分别采用全自动样品消解仪及微波消解仪进行消解.按照国标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铅、镉、铜、锌、镍、锰.根据消解情况及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消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全自动样品消解仪消解土壤样品,操作简单、方便,最大程度保障了实验人员的安全,并且消解效果良好,避免了土壤样品赶酸过程导致蒸干,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可信.微波消解法消耗的试剂量较少,样品受污染的风险小,引入的试剂误差小.  相似文献   

7.
使用智能石墨消解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ICP/MS测定土壤中的V、Cr、Co、Ni、Cu、Zn、As、Cd、Sb、Pb等10种金属元素含量。实验表明,智能石墨消解能将土壤样品消解完全,ICP-MS测定土壤标准样品结果均在保证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5%~4.6%之间,具有较好的精密度。该方法安全性高、污染少、操作简单、实现了智能化,适合大批量样品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土壤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土壤中铬镍元素。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土壤采集后的混合样品和单独样品制备过程,并根据不同的分析项目采用不同粒径的过筛样品.统一规范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丁仕芬 《环保科技》2004,10(1):24-26
探讨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即采用王水和聚四氟乙烯密封高压罐微波消化法处理土壤样品。该法耗酸量少 ,操作简便 ,安全性好 ,避免了烦琐而冗长的操作 ,减少了人为误差 ,测定结果精密度高 ,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对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某冶炼厂地表含Pb、As复合污染土壤为对象,通过施加不同直流电压对污染土壤进行电动修复,基于迁移率和形态变化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修复过程中,分别对电流变化、Pb/As的迁移规律、土壤含水率、电导率、pH值以及Pb/As的形态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的直流电压变化对土壤中Pb的迁移影响显著,而对As的迁移影响较弱;当施加直流电压为10 V时,土壤中阴极区域的As含量可降至43.18 mg/kg,当施加的直流电压为30 V时,土壤中阴极区域的Pb含量可降至334 mg/kg,先施加低压后施加高压更有利于提升Pb、As复合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效果;修复完成后Pb和As的弱酸态占比降低,可还原态占比升高,土壤中的Pb和As含量低于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第1类建设用地筛选值。  相似文献   

12.
以沈阳沈抚灌区上游指定区域为研究对象,监测分析了停灌十多年来土壤中石油烃污染残留状况;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采样区域的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现状,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分析绘制了采样区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布图。结果表明:采样区域石油烃存在残留和污染现象,按照单项污染指数评价,60%的行政村土壤属于高污染级以上。按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80%的行政村土壤属于重污染级。污染指数分布图显示,离主干灌渠的源头越近,污染越严重。对于土壤石油烃修复效果,旱田作业要好于水田作业。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消落带受淹土壤氮和磷释放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消落带土壤淹水初期将向上覆水释放氮和磷. 将消落带土壤样品进行加肥处理后与原始土壤进行模拟淹水实验.对原始土壤进行每日换水浸泡实验.结果表明:消落带进入淹水期10~15 d后,其上覆水中营养物含量趋于平衡,水体扰动对上覆水中ρ(TP)和ρ(TN)有正影响. 未经施肥处理的消落带土壤在江水浸泡下,对TP有吸附作用,使得浸泡结束后ρ(TP)下降33.4%. TN的溶出速率变化能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TP江水静态浸泡实验数据对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性较差;TP和TN的绝对溶出速率对一级动力学方程的相关性均较好. 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封高压消解法,参照GB/T17138-1997规定的步骤,对编号为D075-540的ERA能力验证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进行测定,开展对影响测定结果的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了影响土壤样品中铜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和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并给出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得出了该铜土壤标准样品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U=3mg/L。结论:评定程序和方法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土壤光谱预测重金属Pb含量的可行性,使用重采样、一阶微分、倒数对数、小波分析和去包络线5种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分别测取了样本点的土壤光谱数据和Pb元素含量,并通过逐步回归模型实现了土壤光谱数据对Pb元素含量的预测。研究发现基于倒数对数数据处理方法建立的回归模型精度较高,这表明使用土壤光谱预测Pb元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样品预处理在环境监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传统的样品消解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分析人员工作强度大。微波消解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样品消解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污染少、分解完全等优点,已成为试样分解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在生物、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垃圾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沥液,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起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等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高安屯卫生填埋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系统介绍该场的渗沥液处理工艺和处理效果,指出了生化加膜法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文献基础上,本人改进了消化液,2,3-二氨基萘(DAN)保存和使用,以及萃取液用量等操作,分析了广东省、海南省共1140个土壤中硒的样品,取得了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19.
平顶山市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煤灰充填后土壤的污染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粉煤灰的污染潜势分析入手,通过复垦土壤的测试分析、淋溶试验和种植试验,揭示了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污染性.研究表明,粉煤灰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差,同时因pH值高,抑制了作物对高含量污染重金属的吸收;淋溶试验也表明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性弱;温室盆栽与大田作物籽实样品分析表明,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说明尽管复垦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仍然可以种植某些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