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全面、准确评价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的社会效益及其能源生态经济效应,我们研究提出三个层次共15个指标组成的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层次的权值.最后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课题组研究的“二六”工程规划进行可量化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规划方案,让决策者面对多种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建设方案有选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指标的新拓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剖析阐述了国际现行能值可持续指标(ESI)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拓展构建了新的综合指标(SDI)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实现了能值分析与经济分析和物质分析的耦合.以我国著名的基塘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珠江三角洲瓜菜基鱼塘模式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新拓展的SDI能更全面、更明晰地度量被评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指示其能物流及经济流各自的运营状况,为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际能值分析理论现行能值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归并简化,提出了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的能值指标(EISD);并将其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对3种基塘农业生态工程模式进行了实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ISD同时兼顾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能更好地评价同等环境压力下不同的产品生产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不同,即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同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的建筑能耗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况,并居高不下。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在公共建筑面积中占比例小,而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比例较高。尽管对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但节能改造后都不了了之,并没有关心改造后的效果和带来的影响。本文引进经济管理学成熟的后评价理论,运用在建筑能源系统中,通过对改造后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系统全方面的分析,对能源系统进行后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了帮助高校在维持校园现有的舒适度和健康环境下,尽量挖掘发现更加低碳的校园建设和运营方式,本文试图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对高校的运行现状打分,并与标准分做比较,差异较大的得分项即低碳改造的潜力最大之处,并以此作为工具来帮助高校通过自评过程为我国低碳事业付出实践努力。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价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规范化的保证。中国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价机制并不太完善,本文通过确定评价指标的科学依据和设置基本原则,构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价体系,包括环境指标、社会指标和学分指标三类指标,并对此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7.
货币化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指标是评价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程度的基础工程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本文通过几种货币化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内容介绍 ,分析了货币化可持续发展指标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及实例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是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的前提,由于能源综合规划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能源资源评价不能独立于其它分析过程而单独进行。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资源来说,评价内容除了要考虑储量、开采量、生产率等进行一般能源评价所考虑的因素以外,更应注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技术及市场分析。由于目前对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价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评价体系,因此,论文根据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特性以及它与技术、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以秸秆资源为例,对以上选择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能源建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中心枢纽之一,通过小型高效沼气池发酵,一方面,改善了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农户用能结构及居住环境条件,促使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向现代文明转变,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减少薪柴的樵采,保护植树造林成果,提高森林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实现农作物秸杆的合理利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目前已有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指出现有指标体系忽略了可持续性内涵、环境的限制作用、社会公平性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等主要内容.提出采用离差法来计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建议采用限制型指标、发展型指标、协调型指标来评价系统的可持续性;标准值或参考值采用反映系统不可持续性状态的底线值以及反映整个人类状况的全球、区域或国家现时平均值.同时还提出了不可持续性标准值、不可持续状态、远离不可持续状态、迈进可持续发展过程等概念.强调单项指标的重要性,指出单项指标离差度对系统可持续性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评价是对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综合规划的一个良好前提。因为能源规划的各国环节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能源资源评价不能够独立的进行存在。对于可再生能源资源来说,主要的评价内容除了要考虑储量之外,还要注意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在当前,对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评价体系还没有系统的形成,所以本文主要是根据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环境评价方法运行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评价方法突出强调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立体交叉体现环境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在质量和水平、方向及大小等方面多方位的协调关系,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相应在的环境评价及预测的模型量化方法。并给出了评价环境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等级评语标准。  相似文献   

13.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方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多侧重于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意义、原则和技术框架等方面的探讨,而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体系的研究涉及较少.文章在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战略环境评价的特点,开发一套综合的、操作性更强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方法体系.因此预期本研究成果将丰富和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使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体系更趋完善,并弥补目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与方法体系研究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适用于广义环境系统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针对传统的环境评价指数公式不具有普适、规范和通用的局限,提出适用于广义环境系统任意指标的参照值和规范变换式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该变换要求变换后的任意指标的各分级标准规范值都能被限定在各自的较小区间内,从而用规范值表示的任意指标皆"等效"于同一个规范指标;再分别用不同限定区间内生成的随机数模拟任意指标的不同分级标准的规范值,不同区间内生成的所有随机数组成不同分级标准的全部训练(学习)样本,借助免疫进化算法优化不同评价指数公式中的参数,得到适用于广义环境系统评价的9个(广义)普适指数公式,并论证了公式的可靠性.分别将9个普适指数公式用于北京市朝阳区19个监测井的9项指标的地下水水质的综合评价,以及用于郑州、西安、上海三市2000年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9个普适指数公式用于同一监测井水质的评价结果几乎完全相同,也与传统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用于郑州、西安、上海三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结果分别是3级、3级、2级,比传统评价法更符合实际情况.9个普适指数公式使广义环境系统的评价变得简洁、规范、统一和通用;基于指标规范变换的评价指数公式的建模思想和方法对建立广义环境系统的普适智能评价模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军机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考虑军用飞机维修性定性要求,系统地研究其评价方法。方法构建军用飞机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结果运用模型对某型军用飞机维修性定性要求进行了评价应用,结果为"良"。结论可为客观评价军机满足维修性定性要求的程度评价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利用ebalance ECER软件,对地下土壤渗滤系统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对比分析其生命周期各个过程中非生物资源耗竭、酸化、富营养化、全球变暖和固体废物等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并确定了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型和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环节。结果表明: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是地下土壤渗滤系统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分别占地下土壤渗滤系统环境影响总值的75.9%和13.5%;地下土壤渗滤系统环境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富营养化、全球变暖、酸化、固体废物和非生物资源耗竭。通过对地下土壤渗滤系统的研究,可为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并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91,自引:3,他引:91  
资源、生态环境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 ,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区域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文章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讨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23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以及不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和不安全指数的计算方法 ,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环境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全面地评估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已成为当前可持续性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在国家、区域和省三个尺度上系统评价了中国人类-环境系统1990—2010年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为中上水平,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1990—2010年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表现为增长趋势,中西部可持续性增长快于东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指标呈增加趋势,环境可持续性指标为下降趋势。可见,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的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均不协调,需进一步促进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硝基胍是易燃、易爆、有毒性物质,其喷雾干燥过程中固有风险较高,因此开发硝基胍喷雾干燥系统运行的风险评价技术、规范监管系统安全作业条件、完善防护设施并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非常必要。首先通过研究硝基胍喷雾干燥系统的结构、工艺流程及运行情况,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硝基胍喷雾干燥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指标间两两比较和方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最后结合专业评价人员的分析结果,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权向量,并对硝基胍喷雾干燥系统运行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可靠,且由指标权重、灰色评价矩阵及赋值向量计算得到该系统的综合评价值为74.77,根据定义的安全性等级,目标硝基胍喷雾干燥系统的现有运行安全等级为中等,应加强安全防护和监管。  相似文献   

20.
李玉凤  刘红玉  刘军志  娄彩荣  王娟 《环境科学》2018,39(11):4999-5006
多水塘系统在滞留和降解农业面源污染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不同景观结构特征的多水塘系统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截留率也存在差异.本文针对多水塘系统的功能及特点,选择4个不同景观结构的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分析降雨前后多水塘系统水环境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氮元素的截留情况,并揭示其截留率与水塘系统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雨前水塘水体中总氮(TN)浓度的变化范围在1. 32~6. 32 mg·L~(-1)之间,雨后TN质量浓度增加到2. 8~16. 99 mg·L~(-1)之间,其中,硝氮(NO_3~--N)占TN的质量分数为20%~74%;(2)多水塘系统对TN、NO_3~--N和氨氮(NH_4~+-N)的平均截留率分别为50. 09%、48. 71%和52. 75%;(3)小流域1中的水塘系统对氮的截留率最低,平均次降水过程中小流域2中的水塘系统对氮的截留量最低,仅为56. 10kg,远低于小流域4中水塘系统对氮的截留量324. 43kg;(4)多水塘系统对氮的截留率受到水塘个数、面积及水塘与水塘之间沟渠密度的影响,其中沟渠密度对氮截留率的影响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多水塘系统的管理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