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和氰化物浸出毒性的分析方法存在缺陷,不便于广泛指导监测工作,笔者优化了固体废物氰化物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明确了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氰化物浸出毒性测定时的样品粒径、浸提方法和消解方法,建立了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测定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和浸出毒性的方法,并与标准方法(离子色谱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测定结果与离子色谱法无显著差异,3种方法测定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加标回收率为80.5%~102%,平行样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0%~6.9%,3种方法测定固体废物氰化物浸出毒性加标回收率为80.1%~107%,平行样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7.8%~9.5%,3种方法测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均能够满足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和氰化物浸出毒性的测定要求。其中容量法、分光光度法由于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可用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等情况下固体废物氰化物的测定。但容量法检出限较高,不能满足评价标准较低的分析测试工作要求,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法检出限均能满足一般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2.
固体废物中重金属浸出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翻转式振荡机代替原有水平式振荡机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浸出毒性试验,并对翻转式浸取固体废物中重金属铜、锌、铬和镍的最佳浸出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翻转式浸取的最佳浸出方法。  相似文献   

3.
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金矿废渣样品进行氰化物的浸提试验,对浸提剂的pH值、浸提次数等条件进行优化。经实际样品验证,确定pH值〉12的碱性水溶液为最佳浸提剂,浸出液中易释放氰化物和总氰化物可用硝酸银滴定法或异烟酸一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5mg/L、0.001mg/L,加标回收率为90.0%~92.0%,测定结果的RSD〈8%。  相似文献   

4.
采用零顶空提取器,对陈旧油墨渣和蒽琨渣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浸出实验和分析测定,浸出液采用静态顶空分流进样、GC/MS法分析。对影响挥发性有机物浸出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剂加入方式、浸出时间和浸出液收集方法等对分析结果准确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底泥、土壤中氰化物预处理方法的选择,证明在硫酸介质中蒸馏,用氢氧化钠为吸收液,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氰化物的分析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电镀园区为例,利用流动注射仪对园区土壤中的氰化物进行了快速测定,并与传统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流动注射法中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监测要求;pH为3.8、蒸馏温度为125℃是氰化物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流动注射法和传统方法测试的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8%.该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各大燃煤电厂以及煤化工厂固体废物样品,研究了固体废物中的汞分布规律及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汞易在脱硫石膏、粉煤灰和气化粗渣中富集,汞浓度分别为0.16、0.24、0.15 mg/kg,而炉渣和气化细渣中的汞含量则相对较低,分别为0.05、0.03 mg/kg。通过化学组成及汞含量数据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汞本身易挥发的性质和固体废物的物化性质有关。此外,通过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实验发现,脱硫石膏、粉煤灰、气化粗渣的浸出汞浓度小于浓度限值(0.1 mg/L),而气化细渣因锅炉回用,不参与填埋,汞又不易在炉渣中富集,故总体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固体废物无汞环境污染倾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间隔流动注射的方法对水质中的氰化物进行检测。通过选择合适的锌盐和关闭的紫外灯,将总氰模块应用于易释放氰化物的检测。结果表明,仪器测定的总氰和易释放氰化物的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均满足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固体废物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废弃物监测中在采样、制样、浸出毒性实验、分析方法及标准制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固体废物定义和范围,以及已完成的固体废物鉴别实例的研究,指出固体废物鉴别的关键点在于产生来源分析。提出依据产生来源,固体废物可以分为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类物质、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其他类物质4大类。如果待鉴别物质的产生来源属于该4大产生来源中的任何一类,则其属于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日本产业废弃物的监测内容、最新评价标准及其制定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日本废弃物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以及基本法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将流动注射应用于水中总碳酸盐的分析,并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于结果的影响。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基本不存在干扰,在采样量为0.05ml时,检出限(3σ)为80mg/L;峰高的检测范围100~1000mg/L;峰宽的检测范围1000~5000mg/L,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火力发电厂中生水、锅炉水的总碳酸盐测定。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固体废物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和监测框架体系,回顾了固体废物监测的发展历史,并从采样和制样、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测定方法等方面对固体废物监测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固体废物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采样技术开展更新性研究,尽快将已有的测定方法标准化并建立总量监测方法,开发各类污染物的形态分析方法,以及规范废弃物危险特性试验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翻转振荡方式以水为浸提剂浸提钢渣、尾矿渣、铬渣、铅渣、粉煤灰和电镀污泥试样,过滤后的浸提液经DDTC/CCl4体系萃取富集后,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了Cu、Pb、Zn、Cd、Ni、Fe、Mn、Co和V等多种金属元素.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测定固体废弃物中多氯联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采用快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测定固体废弃物中7种多氯联苯单体,选择十氯联苯为内标物,2,4,5,6-四氯间二甲苯为替代物。质谱采用MRM扫描,优化了目标物质保留时间、母离子和子离子质量数及碰撞能量等参数。方法在0.050 mg/L~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7种多氯联苯单体的检出限为0.194 ng/g~0.355 ng/g(以称取30 g样品、定容至2.0 mL计),标准样品回收率多在60%~105%之间,空白加标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8.6%~13.0%之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已完成的112例进口含金属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实践,系统地介绍了进口含金属物料的申报品名及各品名所占比例,种类及各种类的特征、固体废物鉴别关键方法和每种鉴别结果所占比例,其中申报品名主要为矿石(砂),所占比例为51.8%;鉴别结果主要为冶炼渣,所占比例为37.5%。提出对于进口的含金属物料,通过测量主要成分和含量、最主要金属元素及典型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物相组成、矿相组成,对于极细的粉末等特殊物料,还需要粒度分析等辅助试验,确定其产生来源。如果确定属于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污染控制设施或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含金属废料简单加工处理产物、矿物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那么鉴别物料属于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