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面对邻避,临时抱佛脚效果有限,建立企业的责任形象需要长期努力。而打开大门,让公众走进企业,了解设施的运行和污染控制状况,无疑是迈出了正确的、重要的第一步。"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哪里去了?""垃圾焚烧企业能达标排放吗?"2018年11月9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观摩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与会代表分别参观了光大环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南京铁北污水处理厂、长江燕子矶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检测站,在体验环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寒假,我们绿色小记者团组织策划了一次社区实践活动,通过到帝邦帝海小区参观采访,我们了解到社区垃圾的来源、分类等具体情况。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一位负责保洁工作的阿姨,整场采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阿姨,这个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吗?""当然了,这个小区是我们区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社区。""居民知道怎样分类吗?""看,为了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小区在每组垃圾桶的后面竖立了宣传栏,宣传栏上对怎样  相似文献   

3.
正每一个"热词"的出现,都反映出社会公众对"热词"背后事件的关注程度。近几年,生态环保领域热点频现,"热词"频出,如"环保钦差""党政同责""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垃圾分类""秸秆禁烧""绿色创建"等。这些"热词"的背后,折射出我国环境治理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环境教育也随之开启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看今朝,学生以"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能自动弯腰捡拾校园里各个角落的垃圾,每天主动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自觉清理草坪、浇灌花朵,说服、教育、制止不利于环保的事……  相似文献   

5.
<正>开放是最好的"化解剂"——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可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激发公众参与理解环境治理、破解"邻避效应"的有效途径。我们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到哪去了?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污水如何变成净水?为守护青山绿水,我们能做些什么?成都通过持续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带领公众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曾先后荣获"全国绿色教育创新学校""全国生态环境教育百强学校""金山区生态教育联盟学校""金山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一直以来,学校都重视对学生的绿色发展,如通过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地让学生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今,"垃圾分类好习惯,节能减排大文明"的氛围已在朱泾第二小学蔚然成风。垃圾分类,主题实践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环保小队积极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省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积极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积极创建环境教育基地,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渐入佳境。大同市组织《大同日报》小记者深入东郊、西郊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组织环境公司走进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大讲堂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辛庄村,在净塑环保、垃圾分类推进中走在了前列,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呢?辛庄村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京密引水渠旁的一个小村庄,因为在2016年开展了垃圾分类而声名鹊起。辛庄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背后又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出门带"五宝"如果去辛庄参观,或者参加辛庄环保小组组织的各种分享会,那么总少不了一点,就是鼓励大家出门带"五宝"。"五宝"可是环保达人的标配:饭盒、水杯、  相似文献   

9.
晨练见闻     
正早晨,我和妈妈去晨练。路上发现环卫工人满头大汗正在打扫街道。感谢环卫工人们把大街扫得这么干净,您们辛苦了!我们继续向前走,发现很多叔叔阿姨在跳鬼步舞。我去采访了一个阿姨。"阿姨您好!我是小记者梁天琪。我能问您几个问题吗?""当然可以!""小孩子练鬼步舞有什么好处吗?""可以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让自己变得更活跃。""大人们练鬼步舞有什么好处呢?""能强身健体,还能减肥。""那老人适合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正环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推动形成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PM_(2.5)是怎么监测出来的?""样品采集是如何选择的?"为让公众真实了解环保工作,增强对环境质量的科学认识,切实提高环保意识。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环保局联合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举办了"环境监测开放日"活动,面对  相似文献   

11.
正"天啊!这么多!""如此多的垃圾怎么处理呢?""我们为什么没有被垃圾围城呢?""该怎么减少垃圾呢?"孩子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并试图从老师提供的阅读资料中找到答案。随着环境保护部易名生态环境部,不少环保人都欢欣鼓舞: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高大上了!公众的信心也为之一振:国家对环境保护更重视了,人民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但不少老师却困惑了:生态环境教育的命题更大了,我们该如何传递给小学生和中学生呢?笔者有幸在3月底参加了北京市东四九条小学的一节环保课,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2.
刘钰 《环境教育》2011,(4):75-75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学校老师带着我们开展了"珍爱地球,从我做起"环保知识大奖赛、"第一届环保艺术节""环保科技创作大赛"等一系列关于环保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平台刚刚上线两天,大足区双桥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师生就迫不及待通过公众开放平台进行报名参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按照《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实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重庆市紧紧围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就是构建和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既务实的又有效的一项举措"重要理念,扎实抓好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公众开放力度,搭建市民与环保部门有效沟通交流的平台与桥梁,使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激发公众  相似文献   

14.
神户市位于日本关西地区,她北依绵延起伏的六甲山脉,南临直通太平洋的大阪湾,是世界著名的海港城市。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市容整洁,空气清新。良好的生态环境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来自市民们强烈的环境意识和先进的环保设施。笔者在神户市居住多年,日前饶有兴致地随神户市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外国人环保设施参观团”参观了神户市西部地区家庭垃圾焚烧处理场。现将此参观见闻介绍给国内读者。神户市西部地区家庭垃圾焚烧处理场位于神户市西区伊川谷町,这座封闭式垃圾处理场西邻高速公路,南北面是农田,东面是树林。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13年起,江苏就启动"带着公众看环保"活动,选择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及污水、垃圾、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组织公众深入其中,学习环保知识,感受环保变化。面向公众开放环境保护设施,是落实《环境保护法》,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展示环保发展成果,把环境教育课堂搬到现场的生动实践;也是带领公众亲历环保,进而促进了解、消除隔阂,缓解环保"邻避"效应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正是这样一次短暂的实地参观,才让同学们发自内心地感慨垃圾减量的现实性和紧迫性,这比100次外界语言灌输的影响更深远、更持久。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北京市中小学生返校上课的第一天。为了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开启新学期,北京市教科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七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门头沟区的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塔里木油田库尔勒生活基地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和主要构成进行调查后,结合所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提出库尔勒生活基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回收利用"的途径,分析了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具体的对策,强调要从加强环保宣传、明确管理部门责任、完善回收设施、采用半市场化处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保产业》2012,(8):68-68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简称深能环保),由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10.28亿元。深能环保率先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垃圾焚烧先进技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甲级资质(生活垃圾)等多项资质证书。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环保志愿者也使出浑身解数,用各种手段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条例",标志着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进入了"强制"时代。上海大大小小社区里,一夜之间楼道内的垃圾桶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300至500户设置一个垃圾投放点。居民一天内倒垃圾的时间段有两个:早上7到9点与下午4到6点。垃圾必须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投放,违者个人罚款50—200元。不止是上海,6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20.
正十年来,南京市小行幼儿园逐步形成了"环保小卫士""节水小明星""垃圾分类""绿色低碳出行""节粮小天使"等环境日主题活动,孩子们在园内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环保意识。走进南京市小行幼儿园(简称行幼)内,"一米农场"的麦子、油菜、向日葵等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在行幼小小的园内,渗透着浓浓的自然气息。赵孟清正是"一米农场"的"创始人",植物们喜欢呵护着它们的"农夫",孩子们也喜欢温暖着他们的园长。播散绿色种子,根植自然理念几盆橘子树组成的小橘园成了蝴蝶的家,孩子们零距离观察蝴蝶蜕变过程;燕子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