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南方农村分散式生活和养殖混合污水为处理对象,构建由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生态处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对NH~+_4-N、TN、TP和COD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8%、93.4%、90.2%和86.0%,单位面积去除负荷依次为5.12,8.31,0.45,15.92 g/(m~2·d)。其中,氮、磷的去除主要在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中得到去除,而COD主要由生物滤池去除。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可有效处理农村分散式混合污水,出水水质稳定,可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微动力组合式生物滤池与潜流式人工湿地联合工艺对嘉应学院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水力负荷达到10 m~3/(m~2·d)时,滤池系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平均去除率为80%以上,COD去除效率稳定。同时通过更换滤池滤料,还可明显增强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后续搭配潜流人工湿地,出水可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多样、适应性差、决策难等问题,在系统分析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情景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方法,优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采用单村或联村的治理模式,处理规模集中在50(含)~500m3·d-1,处理工艺以MBR、AO+MBR、A2O+MBR以及人工湿地等为主,逐渐由单元生物工艺向组合工艺转变、且生态工艺得到更多应用.依据处理规模和排放标准,推荐预处理+生物/生态处理、预处理+生物/生态处理+物化处理、预处理+生物处理+生态处理+物化处理等组合工艺分别适用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级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和一级排放标准,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而处理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生存环境,因此农村生活污水迫切需要治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有和常用的厌氧沼气、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渗滤、蚯蚓生物滤池等处理技术以及国内外科研人员针对提高处理效果而提出的一些组合工艺和我国已有的一些工程实例,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和选择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以河源市城南生活污水处理厂为平台,研究了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污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后,污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可达96.5%以上,出水水质基本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同时探讨了该组合工艺对城市含油污水的净化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的限制性因素,系统内部油类物质被降解和去除的过程,确立可推广应用的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湖北某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简单、污染物浓度低,根据当地地势及生态环境,适于采用人工湿地结合厌氧和跌水接触氧化的复合处理工艺。通过改造原有池塘、利用自然斜坡优化设计了厌氧池、跌水接触氧化池和潜流人工湿地,出水水质优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类排放标准。运行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效率高,投资少,运行维护简单,可作为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间歇曝气/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果,确定其最佳间歇时间,为该种形式的曝气生物滤池高效运行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SBBR和传统曝气生物滤池BAF串联运行的方式,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一级滤柱)曝气时间与停曝气时间比为2h/1h、3h/2h和4h/3h下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曝气与停曝气间歇时间在3h/2h运行时,除磷效果好,TP去除率为86.9%,出水TP平均浓度为0.92mg/L,COD去除率为88.42%,出水平均浓度30mg/L,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采用SBBR-BAF工艺能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且系统在间歇时间为3h/2h下运行时,处理污水效能最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动力组合式生物滤池与潜流式人工湿地联合工艺治理某镇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规模600m~3/d。运行时进水水质:COD为150-200mg/L,氨氮为20-35mg/L,总磷为2-5mg/L,滤池具有良好稳定的处理效果;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皆有一定的功效,电解装置显著除磷。总排口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实际应用效果参差不齐,且各类技术缺乏对实际工程实施的指导。针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研究了毛细管渗滤沟处理技术、厌氧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厌氧滤池-氧化塘-生态渠技术、SBR-化学除磷和膜生物反应器等技术的工艺参数、处理效果、投资估算和操作管理要求,并对各项技术进行综合评估。针对不同的污水处理规模,总结不同地区相应的推荐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报道了沸石为填料的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实验,研究了曝气时间、曝气量和生活污水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作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效果较好。曝气2h后,即可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污水进水COD和BOD5浓度分别为300~800mg/L和170~400mg/L时,去除率分别达到90%~70%和90%~88%。进水COD浓度分别为312.6mg/L和530.6mg/L,曝气量0.6m3/h,处理2h后出水COD浓度分别为30.63mg/L和103.92mg/L,去除率>90%,出水达到污水处理二级排放标准。因此,以沸石为填料的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效、低耗、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单体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