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全面开展绿色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以国内外绿色大学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为例,对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同时,对现阶段如何开展绿色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国生态治理成效显现,面对问题毫不松懈,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目标走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的新时代,需要彻底摒弃对宝贵的绿色资源视而不见、甚至视为"穷山恶水"、"抱着银碗讨饭吃"的传统观念;也需要开阔眼界和视野,即全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国土面积,山岭、江河、湖海、荒原都是宝贵资源;更需要着力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绿叶》2018,(8)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如何解决好农业农村污染问题,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着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常态。本文从有机农业发展的绿色本质、控制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助推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等角度出发,初步分析了当前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研究、服务、监管、宣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相耦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教育需要列入学校课堂教学、德育活动计划,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增加互动性、实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搬进大自然,以实践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沣西第一小学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以绿化美化建设,环境卫生治理、生态文明道德建设等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教育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而作为"老百姓"的我们,面对环境污染问题,又该如何做?"24岁时,我常在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当一切尘埃落定时,我发现自己走上了一条为百姓栖居的生存环境守护站岗的生态环保之路。"回顾初始,刘婷不无感慨地说。2009年,刘婷大学毕业,怀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为了让公众获取更多快捷、真实的环境信息,媒体人需要重视环境新闻报道工作,改进环境新闻报道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今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环境新闻报道,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当前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使环境新闻报道更加多元迅速,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传播环保正能量,是环境新闻宣传部门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文章主要分析新媒体时代环境新闻报道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18,(8)
正为了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思路等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1.
广元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近年来,绿色产业、绿色能源与节能减排等得到了持续发展,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规划目标不清晰、环保基础建设薄弱、产业结构不优、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元积极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并制定了近期与长期目标,为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提出应坚持规划引领,夯实重点基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17,(12)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物质文化"转化为"美好生活","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不充分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主要矛盾。圆梦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贫困地区往往是拥有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美好而脆弱的地区,加大生态扶贫力度,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才能永续保护绿水青山。  相似文献   

13.
正春节是一年中一个家庭最大的团圆盛会,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环境,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中,"低碳"过大年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期望。春节是一年中一个家庭最大的团圆盛会。每年这个时候,身在外边打拼的游子无论多远,都像候鸟一样,要想办法回家过年。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环境。在对满足美好生活的需求中,"低碳"过大年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期望。下面,笔者选  相似文献   

14.
吴平 《绿叶》2018,(Z1)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出,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把"美丽中国"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历史背景与时代背景的双重召唤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在中央及各地方迅速启动,随着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由上而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幕拉开,各地方改革试点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现在进行时,其困难重重,亦任重道远,是一场需要大力投入的攻坚战,更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持久战。打好生态文明之战,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关键在于建立好制度框架、落实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生态补偿、空间管控、监测预警、绩效考核等一系列转化路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探索,亦是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之后更为宽广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绿叶》2016,(11)
正党和国家历来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并为之奋斗不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先后出台了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了法律与政策保障。我们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百事之要,粮食为先。粮食安全不仅要求数量的满足,也不仅需要食物结构的多样,更需要粮食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正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战略的关键年代,同时也是实现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的宏观管理必须建立在对经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发展这几方面的科学分析之上,坚持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进化辩证统一的发展现。纵观当代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有多种理论模式,它们都是由各国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其表现形式,呈现出纷繁的多样性。在理论体系上形成各自不同的、甚…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20,(Z1)
正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查干湖考察生态保护情况。他强调,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提升地区的综合效益,是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战略与重大任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保护修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先行动,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进展,但生态系统本底脆弱、保护修复基础薄弱、管理机制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与实现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尚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要。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主要进展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一段时期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协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核心,探索构建生态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统筹推进机制,强化监管制度设计、示范样板引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  相似文献   

19.
安徽芜湖县文化产业发展概念规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彰显城市特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芜湖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规划以"鸠兹源,水之韵"为文化理念,构建"一核、一带、两翼、多组团"的总体空间格局,实现组团式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芜湖县城市魅力提升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20.
对现代化城市来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它不仅要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数量,而且要保证供水的质量合乎卫生标准,此外还要照顾到城市水利环境的影响和效益。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