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高盐和高有机物含量特征,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渗滤液固化填埋处置方法.结果表明,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最佳固化方式为CaO调节pH至9~10,主要固化基料为水泥0.6 kg/L、偏高岭土0.4 kg/L、活性炭2.5 g/L、硅藻土5.0 g/L及玻璃纤维25 g/L,该配方可提高污染物固定率和固定块...  相似文献   

2.
本期推荐     
正本期"专论"栏目刊发了罗小勇、王艳明、龚习炜、徐辉撰写的《垃圾焚烧固化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文。该文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对开展固化飞灰安全填埋处置相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随着我国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由填埋逐渐转变为焚烧,飞灰产量迅速增加,其安全处置已经成为生活垃圾焚烧全过程污染控制和风  相似文献   

3.
对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的矿物组成、微观形貌及其重金属浸出浓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飞灰中Cd与Pb的浸出浓度远高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的限值,在进行安全填埋之前需固化处理。引入水泥蒸养固化技术,减少水泥掺量,增加粉煤灰掺量来处理飞灰。研究了不同配比下固化体的抗压强度以及不同飞灰掺量对固化体浸出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养后的固化体抗压强度基本都能达到安全填埋的要求,其重金属浸出浓度都低于GB 16889—2008规定的限值,可以进行安全填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砒霜生产化工厂原场址废渣及污染场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处置方案比选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就地安全填埋的处置方案。根据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安全填埋场的设计经验,本工程采用先进的HDPE双层防渗的安全填埋方式,并设置了雨水分流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封场处理和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整个场区布置合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投资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耿震  胡昌平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6):117-119,128
介绍了常熟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工程的设计,包括飞灰预处理系统、填埋库结构、防渗和封场设计以及渗沥液处理等。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探讨了飞灰安全填埋场的设计技术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以某生活垃圾焚烧电厂飞灰减容工程为例,对高压压制技术处置生活垃圾飞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螯合灰密度和压块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与作用压强的关系。通过调节原料含水率、原料温度、成型尺寸、压制压强,优化了飞灰高压压制主要工艺参数。经工程应用验证,该技术能够大幅提高飞灰密度,减容率达50%以上,成型率达到90%以上;飞灰压制成品能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浸出毒性标准。飞灰高压压制技术可有效提高填埋场的飞灰填埋库容效率,大幅延长现有填埋场的运营寿命。  相似文献   

7.
污泥经预处理达到入场标准后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是我国现阶段污泥处理的主要方式。由于污泥与生活垃圾特性差异较大,会影响渗滤液物理、化学、生物特性,进而对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柱实验对比了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填前后产生的渗滤液水质变化,结果表明: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填后渗滤液中颗粒物浓度及大颗粒物占比均有显著提升;采用生石灰对污泥预处理提高了污泥自身有机质(VFAs等)的释放速率;8%的生石灰预处理污泥(10%混合比例)掺加量会提高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中Ca~(2+)浓度31.6%。通过分析可知,结合填埋场导排系统堵塞的影响因素有微细颗粒物沉淀、微生物膜生长及钙基化合物沉积,从减缓填埋场导排系统堵塞、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的角度出发,污泥宜单独分区填埋,生石灰预处理污泥不宜与生活垃圾混填。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场污泥坑原位修复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填埋场内污泥坑的存在严重影响填埋场竖向扩建和填埋堆高。对某垃圾填埋场内污泥坑进行现场勘察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实验,获得污泥的分层及沿深度变化的物理、力学特性,并针对不同分层的污泥,提出表层垃圾清除、污水抽排、泥水混合污泥土工管袋脱水、流塑、软塑污泥原位固化综合处理方法。对污泥坑抽排污水过程中垃圾堆体边坡进行渗流稳定分析,发现渗滤液水位快速下降将导致污泥坑垃圾边坡滑移失稳,在污泥坑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根据污泥坑上覆80~120 m垃圾堆体沿原位固化污泥滑移稳定分析,获得污泥坑原位固化处理强度指标,不排水抗剪强度Cu为40 k Pa。  相似文献   

9.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技术发展现状及研究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填埋方式,通过回灌渗滤液等控制手段,改善填埋场内部微生化环境,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关键在于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渗系统、气体收集系统和渗滤液回灌系统。一些运行的全规模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证明了这种操作方式能加快垃圾降解和填埋气体的产生,减少渗滤液处理量。然而还有一些经济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包括持久有效性、压实度、结构特性、氧化一还原环境和费用一效益分析等因素,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这种新型的填埋场在我国将会有很好的前景,防渗层性能、临时覆盖、建设形式和监测手段等问题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对工业危险废物采用了安全土地填埋技术 ,它的主要特点是安全、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杜绝危险废物渗析液下渗污染地下水 ,同时又避免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卫生。本文主要以沈阳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填埋场为例 ,介绍安全土地填埋的技术要求、设计要点等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填埋处置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华北地区4座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城市污泥)连续6年的泥质数据分析,探讨了城市污泥填埋处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不能直接进行填埋处置,若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与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处置时,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随着华北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工艺的不断改进,在城市污泥各项污染物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249—2007)后,可将其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与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处置;在填埋场地条件许可、城市污泥产量大的华北地区,处置费用合理的填埋方式是较为适宜的城市污泥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2.
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垃圾焚烧技术在各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对生活垃圾焚烧的残余物,主要是飞灰的处理、处置,已成为困扰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难题之一。飞灰的处理是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关键,目前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常用方法有:水泥固化法、化学药剂稳定法、飞灰热处理、化学浸提法等,生物淋滤法是近年新兴起来的金属浸提技术。经处理后的飞灰可进行填埋或资源化利用。因此,着重叙述了当前有关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方法与处置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再生铝飞灰为研究样品,研究了飞灰重金属浸出毒性水平以及飞灰浸出毒性特征,同时探讨了飞灰的处理处置工艺。结果表明:飞灰中Pb、Cd和Zn浸出浓度超标,超标率为100%,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必须对其进行稳定和固化;再生铝飞灰中锌的浸出浓度所占比例最大,铅的浸出浓度次之,两者之和占总量的98%以上,再生铝飞灰中主要有害重金属为Zn和Pb;并结合当前飞灰的处理处置工艺,提出的可能的控制方法为水泥固化和药剂稳定法,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对工业危险废物采用了安全土地填埋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安全,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杜绝危险废物渗析上渗污染地下水,同时又避名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卫生,本文主要以沈阳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填埋场为例,介绍安全土地填埋的技术要求,设计要点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的豁免管理规定,选用磷酸盐组合药剂和硫基螯合剂对飞灰进行重金属稳定化实验,考察了2类药剂对飞灰重金属的稳定效果.寻求达到最佳重金属稳定效果的药剂添加量,同时分析了稳定化飞灰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时初期渗滤液中的重金属浸出情况.结...  相似文献   

16.
填埋结构对渗滤液中氨氮脱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模拟填埋试验中试装置,研究了准好氧填埋渗滤液NH3-N的变化特性和稳定期垃圾对渗滤液NH3-N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结构下渗滤液NH3-N衰减很快,下降率可达99.6%,没有出现传统填埋场累积的现象,为渗滤液后续处理解决了氨氮浓度过高的难题;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NH3-N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去除率由低水力负荷时的99.9%,下降到高水力负荷时的87.7%;准好氧填埋垃圾对低可生化性、高浓度氨氮的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能力,但反硝化能力不足;较高有机物浓度有利于反硝化作用,使氨氮彻底转化为氮气.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模拟填埋试验中试装置,研究了准好氧填埋渗滤液NH3-N的变化特性和稳定期垃圾对渗滤液NH3-N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结构下渗滤液NH3-N衰减很快,下降率可达99.6%,没有出现传统填埋场累积的现象,为渗滤液后续处理解决了氨氮浓度过高的难题;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NH3-N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去除率由低水力负荷时的99.9%,下降到高水力负荷时的87.7%;准好氧填埋垃圾对低可生化性、高浓度氨氮的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能力,但反硝化能力不足;较高有机物浓度有利于反硝化作用,使氨氮彻底转化为氮气.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机硫稳定剂(DTCR)与水泥对城市垃圾焚烧飞灰进行稳定/固化处理,研究了飞灰中Cd、Pb、Zn的浸出毒性和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比较了螯合稳定与水泥固化对Cd、Pb、Zn的处理效果、养护时间对固化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飞灰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稳定固化过程中飞灰中发生了复杂的螯合、水化反应,重金属形态由不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变,螯合稳定对Cd的处理效果最好,水泥固化更适用于Pb、Zn。固化时间大于7 d后,飞灰中的重金属以及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已较为稳定。螯合稳定协同水泥固化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的稳定或固化方法,飞灰在固化7 d后可同时达到重金属浸出毒性和抗压强度标准,满足安全填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人工湿地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卫生填埋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会产生污染,因而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包括人工湿地的组成、污染物去除机理、影响处理效率的因素等;对人工湿地处理渗滤液的工艺和国内外应用实例进行了总结;通过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对其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垃圾渗滤液的人工湿地处理法有成本低、构建和运行维护费用低、处理效果比较好等优点,在我国的某些地区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8.2 μm)最高,填埋区空气细菌粒径呈偏态分布,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在第Ⅳ级和第Ⅲ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的可吸入微粒在渗滤液处理区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分布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的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填埋区不同作业时段空气微生物粒径在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填埋区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为5.7 μm,渗滤液处理区为3.7 μm,生活区为5.3 μm,显著大于真菌气溶胶和放线菌气溶胶的中值直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