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莞市不同区域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对东莞市及其不同区域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上述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市和各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具体表现为:全市土壤Cd、Cu、Ni和Pb的超标率分别为4.9%,6.6%,3.3%和95.1%,均处于轻污染状态,以Pb污染最严重;土壤Cr未有超标,仅西北区域达到了警戒级水平。全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各样点间变异较大(Zn、Cr、Pb、Cd、Cu、Ni和有效Cu、Z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5%,54.1%,37.5%,48.8%,60.2%,57.3%和85.3%,64.7%),但对各重金属元素而言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3.
设施菜地重金属累积日益突出,本文评估了唐山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并分析其有效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Cd、Cu、Ni、Pb和Zn总量均值分别为0.20、51.98、20.85、20.93、120.15 mg·kg−1,有效态含量均值分别为0.065、7.92、0.62、0.57、11.29 mg·kg−1。地累积指数表明Cd、Cu和Zn污染的土壤样点比例分别为92.5%、68.7%和50.8%,且Cd、Cu和Zn的主要来源为粪肥和化肥输入,而Ni和Pb则为自然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量与肥料输入和种植年限呈正比,而pH越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会增加、化肥施用增加可提高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土壤总磷与Cu和Zn的地累积指数关系表明,Cu和Zn的来源可能受磷肥施用的影响更大。另外,化肥和粪肥施用量差异可能是导致重金属累积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述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的各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按治理方式归纳为四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改良措施.分别阐述了各类措施的适用条件、范围、效果和费用.同时,对今后的治理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典型矿冶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有效性含量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对湖南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地区的典型矿冶污染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与有效性含量提取,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严重,矿区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为Pb、Zn、As、Cr、Cu,而冶炼业周边污染土壤中主要是Zn、Pb、Cr、As、Cu、Cd,其污染程度均远远高于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b、Cd和Zn污染主要来源于采矿、冶炼活动而As污染可能还与农业生产有关。不同浸提液对土壤中Pb、Zn、Cd、As、Cu有效性质量分数的提取能力(设其符号为u)依次为u(NH4NO3)>u(HCl)>u(CaCl2);而对有效性Cr,HCl提取量为最高;盐基离子,尤其是NH4、NO3效应和酸效应(H+)大大促+-进了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环境危害行为。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污染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亦是目前仅见的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友好技术,主要评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的原理、类型与技术植物修复的优点,微生物修复等进展情况。并对今珀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菜地土壤与蔬菜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市、佛山市、江门市和惠州市典型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Pb、Cr、Cd、As和Hg)含量及其土壤中有效态(Pb、Cr、Cd)含量的调查,分析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探讨了土壤重金属含量、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菜地土壤主要受Pb、Cd、Hg污染。Pb、Cd主要以轻度污染为主;而Hg污染在广州市菜地土壤以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为主,佛山市菜地土壤以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为主,江门市和惠州市菜地土壤以轻度污染为主。蔬菜主要受Pb、Cd、Hg污染,少数蔬菜受到Cr污染,但并未检测出蔬菜受As污染。蔬菜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Pb、Cr、Cd的总量、有效态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中As、Hg的总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中Pb、Cr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均达到显著相关。土壤中有效Pb与有效锰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中有效Cr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有效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刺梨果实品质与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相关性,选取贵州省某刺梨种植园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和刺梨果实样品,测定Pb、Cd、Hg、Cr、As、Cu、Zn和Ni共8种重金属总量及土壤重金属形态,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Pearson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方法,揭示重金属在土壤-刺梨果实的富集和转移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Cd是主要贡献因子,刺梨果实对Cr、Ni存在中度-重度富集。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刺梨果实中Cd、As与土壤可氧化态相关,Cu、Ni与土壤可还原态相关,Hg与土壤总量和残渣态相关,Zn与土壤酸可提取态相关。研究发现刺梨果实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形态直接相关,可用作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参照,可以通过控制土壤重金属形态来减少果实的重金属富集,同时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和治理方法现状进行了介绍: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化学定时炸弹的概念,土壤环境与人类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芜湖市三山区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芜湖市三山区蔬菜基地采集82个农田土壤样品,测试其中的As、Zn、Pb、Cr、Ni、Co、Mn和Fe 8种金属总量和生物有效态含量,对蔬菜基地农田土壤含量特征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基地土壤中8种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其土壤背景值,其中As(30.01 mg/kg)含量是其土壤背景值的2.83倍.与我国《土壤环境质...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广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测定了95份土壤样品中铅、镉、铬、砷、汞的含量水平。土壤中铅、镉、铬、砷、汞的含量分别在6.44~153.10mg/kg、0-0.682mg/kg、5.82~101.60mg/kg、0.04~45.36mg/kg、0.01~O.32mg/kg之间。就污染的普遍性而言,铅污染最为普遍,其次是砷污染;就污染的程度而言,镉污染最严重.其次为砷、汞。对比今昔污染变化.广州市土壤污染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努力。土壤中镉、砷、汞三种元素的变异系数,特别是镉的变异系数较大,这可能预示着点源性污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污染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亦是目前仅见的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友好技术。主要评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的原理、类型与技术 ,植物修复的优点 ,微生物修复等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天津某蔬菜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基地土壤中硒与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蔬菜基地的土壤Se含量范围为0.71-1.23 mg·kg-1(干重),平均含量为0.96 mg·kg-1,所有样品均达到富硒土壤(Se ≥ 0.04 mg·kg-1)标准.但是蔬菜基地遭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Hg、Zn和Cu的污染指数分别为1.24、1.02和1.23,污染程度均为轻度,而Cd的污染指数为2.26,达到中度污染.另外,对与土壤配套采集的青萝卜、圆白菜和菜花等20种蔬菜中的硒与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地蔬菜的富硒(Se ≥ 0.01 mg·kg-1)率达到90%.蔬菜中青萝卜1号(本地)、青萝卜2号(天津青萝卜)和青萝卜3号(津卫一号)的硒含量较高,含量分别为0.100、0.091、0.078 mg·kg-1(鲜重),硒含量较低的蔬菜为油菜1号(金品一夏)、油菜2号(改良金品雨季)和小白菜2号(佳美),含量分别为0.007、0.007、0.009 mg·kg-1.每种蔬菜的Cd、Zn和Cu的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但圆白菜1号(雅实绿)、圆白菜2号(珍美)、菜花1号(本地)和菜花2号(白雪)中的Hg含量分别为0.022、0.018、0.019、0.016 mg·kg-1,均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值.同时,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食用本基地圆白菜(雅实绿、珍美)、菜花(本地、白雪)和香菜(本地)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较大.综合各类分析评价结果,该基地生产的3种青萝卜(本地、天津青萝卜、津卫一号)均为绿色富硒蔬菜,建议当地农户多种植该类蔬菜. 相似文献
14.
神木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神府煤田开采区3个煤矿区周围土壤Cu、Cd、Cr、Mn、Ni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及分析,评价了煤田开采对周围土壤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长期的煤炭资源开发、运输等活动,已导致周围土壤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累积性污染,土壤中Cd、Ni质量分数高于陕西省土壤背景值,且Cd污染程度较高,Ni污染程度较低,而Cu、Cr、Mn基本不受污染。3个煤矿表层土壤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均表现出污染区大于对照区,但这种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Cu、Cr、Mn 3种重金属元素虽没有超出背景值,但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累积;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受到开采年限、土壤质地、风向等因素的影响。3个煤矿污染区土壤剖面样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基本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具有波动性。 相似文献
15.
在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采集土壤样本136个,测定Cd、Cu、Ni、Pb、Zn和Cr的含量,发现Cd平均含量超过湖北省背景值,并且在研究区大片区域都超过了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Cu平均含量接近背景值,而其它元素均低于背景值,但部分区域仍有富集.地统计分析显示6种重金属自相关性较弱,重金属含量高值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以及西北部.从空间分布看,Cd、Cu、Ni和Cr的富集可能主要来源于区内企业生产排放.Pb和Zn含量主要由自然因素决定,外界基本没有输入,部分区域富集的Pb可能由交通因素造成,Zn的局部累积可能来自于农业措施.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区内整体存在污染,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神府煤田开采区3个煤矿区周围土壤Cu、Cd、Cr、Mn、Ni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及分析,评价了煤田开采对周围土壤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长期的煤炭资源开发、运输等活动,已导致周围土壤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累积性污染,土壤中Cd、Ni质量分数高于陕西省土壤背景值,且Cd污染程度较高,Ni污染程度较低,而Cu、Cr、Mn基本不受污染。3个煤矿表层土壤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均表现出污染区大于对照区,但这种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Cu、Cr、Mn 3种重金属元素虽没有超出背景值,但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累积;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受到开采年限、土壤质地、风向等因素的影响。3个煤矿污染区土壤剖面样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基本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具有波动性。 相似文献
18.
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累积特征及消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研究了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的累积状况和离子组成,对盐分的季节性消长规律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春季土壤盐分的累积情况较为严重,5个集约化露天菜地样点中有3个样点(1、2、4号)的表层土壤盐分浓度较高,全盐质量分数超过1.0 g·kg-1,已达到次生盐渍化的标准,其中又以2号样点(菜场)最为突出,伞盐质量分数高至2.42 g·kg1;2006年春季到夏季为脱盐阶段,土壤盐分浓度下降明显;2006年夏季到秋冬季变化幅度不大.土壤盐分浓度的变化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虽然2006年降雨偏多,但佛山市南海区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部分菜地连年种植蔬菜、复种指数极高、化肥施用量偏大,从而在遇到干早年份和季节,集约化露天菜地土壤仍有发生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土壤盐分的离子组成上,阳离子以Ca2 为主,占全盐质景分数的11.0%~24.1%;阴离子以NO3-和SO42-为主,分别占全盐质量分数的8.9%~31.0%和10.9%~45.7%.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土壤盐分累积、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及品质、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农用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农业用地土壤样品Cd、Hg、Cr、As、Pb重金属含量。通过反距离权重(IDW)的插值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预测分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棉洋镇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探究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Cr、Hg、Pb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18、0.13、26.03、0.10和33.87 mg/kg,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属于清洁水平,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较低。其中,Hg、As、Cr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主要受自然因素(成土母质)的影响,Pb、Cd元素不仅受成土母质影响,还受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柠檬酸对中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淋洗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0.05 mol·L-1的柠檬酸作为淋洗剂,对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中低污染负荷土壤中Cd、Pb、Cu、Zn进行了振荡淋洗研究,并运用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A、Pb、Cu、Zn的去除率随着淋洗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中污染负荷土壤的Cd、Pb、Cu、Zn去除率高于低污染负荷土壤.双常数方程是描述污染土壤中Cd、Pb、Cu、Zn淋洗动力学过程的最佳方程.Cd、Pb、Cu、Zn的淋洗去除速率随淋洗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其在中污染土壤中的淋洗去除速率大于在低污染土壤中的淋洗去除速率.柠檬酸适合用于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中等污染程度中重金属的淋洗去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