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自然     
正小的时候,妈妈经常给我唱一首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每次听到这首歌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中的情景,那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美好的馈赠,而我多想变成那匹马儿,在蓝天和白云下奔跑。可是近几年来,人们不注重对大自然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了。我们已经很少能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路上     
正绿色、环保、文明的呼声越来越高,声浪越来越强,行动也就随之越来越多。最炎热的两个月里,更多不同行动的出现,让我们更加相信这一点。暑假两个月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出现在舟山市的街头。他们披上红色的志愿者服,在街道边管理,劳作。垃圾分类、清扫,绿化修整,他们尽力去给我们一个干净绿色的城市。9月4日  相似文献   

3.
<正>提到江南,我们就会下意识联想到小桥流水乌篷船。城市化愈演愈烈,诗画江南离我们越来越远,对江南我们就越喜欢贴这样的标签。船是水乡的"血小板"江苏同里古镇有三多——水多、桥多、深宅大院多。每个到同里贴标签的游客,都会走一趟三桥,逛一圈退思园,坐一回木船。来"贴标签"的我站在石拱桥顶端,看着桥下的木船飘然而过。依稀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我认为生活中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会排放二氧化碳,但暑假中通过"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实践活动,让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由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原来我们每天为地球制造了这么多的负担!低碳生活从"衣食住行"开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我们的用电、用水、用气,包括制造的垃圾都严重影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国际动态     
正出口产品大量制造温室气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越来越多地把碳排放"外包"给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自200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增长了一倍以上,达到每年140亿吨,其中约有20亿吨来自出口产品的制造。越来越多的全球温室气体排  相似文献   

6.
走出绿色消费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视野》2012,(6):8-9
环顾四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绿色消费者",他们热衷于吃绿色食品、穿天然原料服装、到原始森林旅游……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并不是在践行绿色消费,而是在消费绿色。"绿盲症"待扫"80后"周锡大学时一直是学校环保协会的热心组织者。街头发  相似文献   

7.
<正>在体验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科学知识,领悟文化价值,塑造珍爱自然的行为习惯,从而采取更加积极的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动,这是我们从事自然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内在逻辑。近几年,自然教育融合"生命、生态、生存、生活"四者的综合内容和教育目标,在国内如火如荼地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自然教育工作。由于自然教育活动将旅游观光、综合实践学习、游学研学等密切结合起来,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正春节是一年中一个家庭最大的团圆盛会,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环境,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中,"低碳"过大年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期望。春节是一年中一个家庭最大的团圆盛会。每年这个时候,身在外边打拼的游子无论多远,都像候鸟一样,要想办法回家过年。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环境。在对满足美好生活的需求中,"低碳"过大年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期望。下面,笔者选  相似文献   

9.
在"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增速加快的同时,环境的负担越来越重,人民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公众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但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公众环保也出现了"三高一低"现象,那就是"热情虚高、呼声虚高、代价真高,社会效益真低"。  相似文献   

10.
正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水环境直接关系生活品质、健康安全。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着我们宝贵的水资源。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活动,是关乎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也是富春百姓构建"碧水蓝天"的宜居环境,描绘"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的共同愿望。全社会都在为"五水共治"积极行动。开学初,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号召我们开展"我为治水作贡献"活动,我们小队决定开展"争当五水共治小卫士"  相似文献   

11.
《绿色视野》2015,(2):24-25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曾经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而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行过大年。其中"团圆游"已成为过大年的一种新方式、新理念,以至于春节假期成了旅游行业新的增长点。春节旅行市场火爆记者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春节游产品,无论是国内的海岛避寒游、冰雪主题游,还是出境游,基本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20,(4)
正现在,关心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人越来越多了,消费有机果蔬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消费者心里总有个"梗",就是——太贵了!果蔬作为老百姓生活的刚需产品,而且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超出常规果蔬5-10倍的价格无法让更多的老百姓接受。我们都知道,虽然化学农业对环境和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威胁,但毕竟让我们度过了吃饱的阶段;而有机农业维护生态环境,产品安全无残留,可以让我们吃得更好、更安全,但是高高在上的价格,就让有机农业远离大众了。高价格是有机农业不可逾越的障碍吗?有机农业只能是为小众人群服务的吗?在中国,近二十几年来,很多有机农场硬生生地把有机果蔬整成了"稀缺产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他们认为就应当贵!理由很多,比如:土壤改良耗时费力,有机肥投入大,成本高;有机种植"自然生长"时间长,增加成本;病虫害多、损失大、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等等。乍一听,这些理由说得好像有点儿道理,既然这是现实,为什么几十  相似文献   

13.
正活动进社区在上海,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及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一个个环保公益达人的个人坚持,到一个个环保社团的悄然兴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口号日渐化为实实在在的长效行动。越来越多的市民争当"环保公民"、争创"环保家庭",在各项环保事务的参与中,积极主动践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周仕凭 《环境教育》2012,(11):18-20
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现有的生活习惯,大自然或许将改变人类的生理结构。是选择将来当"怪人"?还是保持现在这个样子?这个选择题,等着我们自己去选择!也许,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所谓的"自然"纠结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楼房越来越高,加之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离自然已经越来越远。正因为如此,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渴望回归自然,今年"十一"的八天长假,除了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爆满外,还将全国多条高速公路堵成了停车场。除了七座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推动作用外,也充分反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蓝天白云越来越多,公众对"环保钦差"也越来越熟悉。"环保钦差",是公众赋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的另一个响亮的称谓。2015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在河北展开。到今年5月中旬,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工作全部完成。3年多时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完成了全国31个省份督察全覆盖,并分两批对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中,受理群众举报21.2万余件,合并重  相似文献   

16.
正筷子、汤勺、锅碗瓢盆……因为耐用、易清洁等特点,不锈钢制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但是消费者挑选不锈钢家用制品时大多只秉承"不生锈"的原则,殊不知,不合格的不锈钢制品会在日常使用中析出重金属,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此外,家用不锈钢制品的使用和清洁,并不是百无禁忌,讲究有不少。  相似文献   

17.
章轲 《环境教育》2013,(6):38-41
韩启德说,我们国家现在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最需要的是人才。"所以我想,在我们这个国家,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我们需要大学毕业生来做的事情太多,而不是没事干。"  相似文献   

18.
江晓原 《绿叶》2010,(Z1):55-58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不可能依靠科技手段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未来世界最大的政治是环境问题,中国已经加入了全球激烈的环境资源竞争之中。为保障自己的发展权益,对外我们要争取更多的资源,对内我们要主动"绿色":探索绿色科技,倡导绿色生活——少追求物质生活,多追求精神生活,才是最环保的。  相似文献   

19.
卢风 《绿叶》2008,(6):5-15
今日之中国,"资本的逻辑"已成为约束制度建设的最有力的"逻辑"。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资本的逻辑"所支配的社会是极度畸形发展的社会,是物质文明如肿瘤般膨胀而精神文明极度萎缩的文明。走出生态危机的惟一出路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限制"资本的逻辑"。这既需要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独立地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去创造发明真正适合自我的生活方式,又需要国家制定鼓励适度消费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20.
潘杰  刘健芝  田松 《绿叶》2015,(4):36-44
引言:有一则新闻:"全民补碘15年:碘盐致病疑云"。199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要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为实现这个目标,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正式通过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作为一项国策,以法律形式就此固定。但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3年的数据显示,已有"5省区碘过量,官方承认威胁健康"。营养学以健康之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的饮食方式和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让我们困惑的是:如今人们的营养意识越来越强了,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营养学与健康知识的困惑潘杰:从碘盐的例子看,现代营养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