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模式是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加以"整合"。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研究课堂教学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教学理论与实践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介绍了教学模式的概念、作用、发展及分类,分析了高职教学模式现状并对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其不仅关系食物安全供应,而且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土壤肥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其有效的培育涉及多学科与多专业,需要系统创新与联合攻关,如今人们对土壤肥力的认识已经从农业生产向环境安全、资源利用、生态健康及全球变化等方向转变与提升。本文从土肥长期定位研究、土壤肥力培育技术、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阐述内在关系及其特点,同时分析了现代土壤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与发展趋势,并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立体化教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应用--以土壤环境学教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教育不仅仅包括面向中小学生的普及性环境知识教育,还应该包括环境科学各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教学,土壤环境学作为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和环境二程专业的年科和研究生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土壤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对高职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要求高职课堂要有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要符合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1)发挥须生的主观能动性;(2)督促学生课下认真预习;(3)鞭策和督促教师精心备课;(4)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针对高职英语实用性、实践性、专业性的特点,对如何将"互动式"教学应用到高职英语课堂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变色的土壤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土壤质量系关舌尖上的安全。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对土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地大物博""苍天厚土""黄土地""深情的土地""卖地生财"等外在感念上,而忽视了土壤的健康问题,事实上,现实中的土壤却是病的不轻。长期以来,尽管社会舆论反复要求,但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始终没有权威公布,一年一度的环境质量公报也鲜有提及。权威信息缺失,已经导致人们的普遍焦虑;污染"家底不清",标准的粗线条,更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专家们警言:我国土壤污染形势已十分严峻,研究表明,我国土壤正出现越来越多本来没有或微不足道的危险元素,而土壤一旦被污染,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  相似文献   

6.
策划人语:今日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中国科学院《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化达到51.3%。不知觉间,"农耕社会,乡土中国"已然开始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追寻现代性的百年转型在21世纪终现曙光。与此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乡村凋敝消失,人们却开始感到了迷茫和惋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排污权租赁制度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得到实践.山西省虽然做了一些相关工作,但并没有实际开展排污权租赁.详细阐述了山西省和我国其他地区排污权租赁现状,指出了山西省开展排污权租赁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转变思路,"以租代买"、建设排污权自主定价租赁平台、出台《山西省排污权租赁管理办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作过程"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多流程、多技能、多任务"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课程进行分解、重组,按照"典型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设计—具体教学任务实施"的原则,研究了典型任务抽取、学习范围划分以及项目任务的情境教学与实施,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高“项目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职业角色的塑造与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被普遍认为是能将专业学科体系与职业行业体系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项目捆绑教学模式"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四个合作"的有效途径。研究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开展的教师、学生、工程项目、教学管理等方面因素,以及总结该种模式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实效性手段,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351"教学模式指的是"三法、五环、一评"。任何模式的教学要想达到高效,首先要让孩子自己愿意学习、学会学习,"351"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尤其对于英语课堂来讲,"351"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互助中学习成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包头市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加大对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的投资,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环境教育实实在在地贯穿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市民朋友带动家人从节水节电等小事做起践行环保理念。"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2019年6月2日,在包头市赛罕塔拉城中草原西南门,伴着悠扬的马头琴声,稚嫩的童声响起来了,正当人们寻找声音的来源时,一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归根到底是环境问题,而环境保护的终极目标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这也是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衡量发展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环境质量是否得到了改善,人们的健康是否得到了保护,生态安全是否得到了保障。我们开展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实现四个协调,就要改进环境管理的模式,逐步由基于工作目标的管理模式向基于环境风险的管理模式转变,特别要注意以下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潘杰  刘健芝  田松 《绿叶》2015,(4):36-44
引言:有一则新闻:"全民补碘15年:碘盐致病疑云"。199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要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为实现这个目标,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正式通过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作为一项国策,以法律形式就此固定。但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3年的数据显示,已有"5省区碘过量,官方承认威胁健康"。营养学以健康之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的饮食方式和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让我们困惑的是:如今人们的营养意识越来越强了,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营养学与健康知识的困惑潘杰:从碘盐的例子看,现代营养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欣赏蓝天白云,呼吸清新空气,享受鸟语花香,这是每个市民心中的夙愿,也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依托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机遇期,经济总量的膨胀带动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整体前进,生产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是也不能忽视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往的发展模式导致人们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在经济腾飞时,环境问题却愈发严重。如今,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环境治理与保护,这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回归。以亳州为例,作为皖北经济发展大市,亳州的发展一直不落人后,但是在经济发展向好的前景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及教学实践经验,对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准备活动中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与总结,提出了准备活动中"参与式"教学模式运用的意义、实施方法和策略,并认为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反馈和评价作用是"参与式"教学模式有效开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土壤资源特征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地域辽阔,土壤资源十分丰富,为人类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人口均增长给土壤资源施加不少压力。土壤利用不合理,使土壤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之间,土壤资源的开发和治理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调,致使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出现了一些新闻题。国际上叫做土壤退化。不少土壤学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实用修辞课"的教学现状,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认识到位。对"实用修辞课"教学的认识定位要从"可有可无"转向"大有可用";针对大学实用汉语修辞课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理论和实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梓珊 《环境教育》2013,(Z1):44-47
春节期间,人们容易暴饮暴食。其实暴饮暴食不仅仅是指人们超量食用,更是指人们暴风骤雨式的进食方式,这种饮食习惯会在不经意间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金龙"悄悄过去,"银蛇"即将来临,过年氛围越来越浓。记者由此想到每逢春节过后,人们在谈论感受时,不乏讲应酬吃喝多而伤身的话题,叹息过一个年如患一场病。我们过年除家庭聚会外,还有串亲访友、参加喜宴等。需要提醒的是聚会时要有节制,量体而行,千万不要暴饮暴食,造成对身体的伤害。一提到暴饮暴食,人们总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们学校在成都市的中学中率先开设了“环境教育”选修课,从课堂教学、课外考察、课外小组活动教学等多方面开展了有效的研究,且收效显著。现就课外考察活动教育模式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看法和体会。 一.考察型环境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 课外考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这种教育活动与其他课程一样,需要理想的教育模式来实现。针对考察型环境教育具有以考察活动为主、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且开放性强的特点,我们在教学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框架结构的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其教学程序是:教学动机─教学设计─实地(考察)教学─…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以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初步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污染排放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资源供给的瓶颈约束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是全面实现"十一五"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大障碍。面对全球危机,固守传统发展模式就是最大之危,开创科学发展模式就是最大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