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怀元 《环境工程》1991,9(1):24-27
本文对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如采样点的分布、样品采集、数据采集、传输通讯、数据处理、系统控制和管理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重庆大气汞初步调查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重庆市大气汞调查结果表明,重庆渝中区及近郊区大气汞浓度范围为9.2~101.5ng/m3,平均34.4ng/m3;大气汞形态90%以上为气态汞;大气汞分布在工厂区及城市中心较高,城外较低,自然保护区最低。  相似文献   

3.
王亚杰  朱云  王龙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0):1250-1256
介绍并利用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Hg (CMAQ-Hg)多尺度大气汞污染模型,模拟研究了2005年6月24日—7月31日我国大气汞污染状况. 初步模拟结果表明:人为排放源高的地区(如有汞矿群分布、煤炭和火力发电厂及金属冶炼厂)的大气中ρ(汞)较高,大气中元素态汞(GEM)的月均ρ(汞)高于反应性气态汞(RGM)和颗粒汞(PHG),初步反映了我国大气汞污染的分布以及不同形态汞的浓度分布受汞排放源种类及其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特征. 在解决汞排放源清单不确定性较大的问题及将模型运行参数本地化后,CMAQ-Hg有望成为研究我国汞污染特点及其长程输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工业点源大气汞排放清单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包含工业点源位置、排放信息的2006年广东省环境统计数据和能源统计年鉴,编制了广东省2006年工业点源汞排放清单.利用该清单更新了1999年中国区大气汞排放清单中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点源清单数据内容.采用CMAQ-Hg模型基于同一气象、初始浓度和边界浓度输入条件对两套清单进行了更新效果评估.结果表明,使用包含工业点源位置及排放细节的bottom-up方法编制的排放清单有效提高了模拟结果的准确度.更新清单前后,本地和跨省大气汞沉降增量差异的初步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形态的大气汞具备不同的干、湿沉降特征.据此提出,需要尽快开展符合我国实际的各类工业源大气汞排放因子和排放形态因子更新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也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方案,本文将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对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的展开研究,确定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的应用原则,并分析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的应用措施,通过对环境污染地区展开实时监测的方式。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可以补充完善传统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中的漏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大气汞含量及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州市采集了10个点位共356件大气样品,测试结果表明,福州市大气汞含量35.82~586.11 ng/m3,各点平均值89.86~168.24 ng/m3,总平均111.9 ng/m3,大气汞含量空间变化特征表明高含量点与地热活动带在空间上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大气汞对土壤─植物系统汞累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大气汞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危害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植物可吸收大气汞,也可吸收土壤汞,当植物汞源于气汞时,其地上部汞含量高于根部;源于土壤汞时,则根汞高于地上部汞。土壤汞累积的来源可能直接吸附大气汞,也来源于植物汞的输入。  相似文献   

8.
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大气汞的沉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铜仁汞矿为点源,研究对梵净山汞的辐射、沉降及流通影响.在海拔500m的梵净山定位测定,应用Mosbag方法,评价梵净山Hg的干湿沉降的累积是115μg·m-2·a-1,干沉降大约占总沉降的50%,通过测定苔藓生物量和Hg含量估算Hg的总沉降量为850μg·m-2·a-1,Hg的流通量平均为210μg·m-2·a-1,Hg的总沉降占总流通量80%.Hg在梵净山沉降累积随高度变化关系明显,海拔2000m以下时汞的沉降累积量较大,和苔藓植物指示汞含量变化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城市不断拓展,技术日渐更新,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逐年递增,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氮氧化物排放量,产生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汽车所排放的气体,对行人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氮氧化物的含量进行准确监测,进而严格管控,以保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0.
王永敏  赵铮  孙涛  王娅  薛金平  张成  王定勇 《环境科学》2016,37(9):3300-3307
以三峡库区周边典型农田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下的界面汞释放通量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并同时对区域内大气汞(TGM)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TGM浓度范围为2.67~75.5 ng·m~(-3),春冬两季显著高于夏秋季,其均值为(6.26±8.11)ng·m~(-3),明显高于全球TGM浓度背景值.不同地表类型下土壤释汞通量表现为旱地稻田林地;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日变化中最大的释放量出现在正午.不同地表中释汞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气温、湿度、光照、紫外线强度、土温等,其中气温和紫外强度是影响不同地表土/气界面汞交换的主要因子;在环境因子与农业活动的外界影响下,土壤本底汞含量对不同界面的土壤释汞通量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大气汞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从大气汞的形态、来源、行为过程、时空分布、监测方法及监测点位六个方面对这一污染物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研究指出我国面临严峻的汞污染形势,国内大气汞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逐步开展我国大气汞的系统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胡军 《地球与环境》2014,42(5):683-687
对吸附管离线采样法及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两种固定源大气汞排放监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有更严谨周密的采样过程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过程,吸附管离线采样法监测精度高于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吸附管离线采样法在含汞废气低浓度情况下其相对标准偏差为7.88%,而高浓度条件下监测精度明显下降。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在采样方法上存在一些缺陷,未来该国标方法应重点在采样环节进行修订完善,并亟待建立适合于高浓度固定源含汞废气监测的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  相似文献   

13.
归纳了大气中汞的形态和行为,并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对海洋边界层大气汞的研究现状,介绍本实验室对厦门近海地区气态元素汞和颗粒态总汞同步监测的研究,考察厦门近海地区大气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补充近海地区汞污染数据,为汞污染控制和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大气颗粒汞及其干沉降通量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1999-07~2000-01,监测了长春市5个功能区及一个对照点的大气颗粒汞浓度.非采暖期,市区颗粒汞浓度范围为0.022ng·m-3~0.398ng·m-3,平均为0.145 ng·m-3,对照点平均为0.084ng·m-3.采暖期,市区颗粒汞浓度范围为0.148ng·m-3~1.984ng·m-3,平均为0.461ng·m-3,对照点平均为0.211ng·m-3.采暖期颗粒汞浓度平均超出非采暖期2倍以上.燃煤与地面扬尘是大气颗粒汞的2个主要来源.地面扬尘对颗粒汞的贡献约占8%~30%.应用理论模型估算汞的干沉降通量,市区颗粒汞干沉降通量为43.06μg·(m2·a)-1,对照点为21.28ng·(m2·a)-1.  相似文献   

15.
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光学探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污染物的形成、转化、输送和演变过程具有极强的时空相关性,研究和发展能适用于多组分环境污染物的快速、实时、动态监测技术是科学研究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光谱学原理的环境监测技术,由于其具有非接触、无采样、高灵敏度、大范围快速监测等特点,是国际上环境监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气象和科学研究等领域.针对京津冀地区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通过建立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立体观测网,开展重污染时段和重污染过程的车载走航、机载观测地基遥感和卫星遥感观测,综合运用大气环境监测网以及超级站等观测平台,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光学特性、环境气象信息等演变规律,从而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光谱学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区域大气和全球环境状况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水体中含汞极少,一般需经过浓缩富集后进行分析测试。利用LEEMAN测汞仪在实验室条件及实验用试剂达到要求,在不富集的情况下检测限≤15ppt,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Ⅰ类、Ⅱ类水及Ⅰ类、Ⅱ类地下水中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基础建设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也随之增加,城市空气质量面临新的挑战。其中,大气汞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利用Lumex RA-915和多功能汞分析仪,应用原位检测方法在隧道行车中和道路旁2 m远处,测定了城市隧道及道路周边空气中的元素汞的分布,初步研究了地面交通汞排放对周边环境中元素汞分布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内各点的大气汞浓度变化较小,并与通风情况有关;当隧道外自然风风速较大时,隧道内外大气中元素汞浓度均明显降低,从10~17ng/m3降低到4~8 ng/m3。地面道路旁大气元素汞的分布随汽车行驶状况、温度和昼夜变化而变化。中午大气中汞浓度较低,而傍晚较高;从白天至晚上呈上升趋势,从10.8 ng/m3和16.4 ng/m3升高到15.7 ng/m3和19.4 ng/m3;气温越高,大气中的汞浓度也越高;路口汽车怠速时汞浓度较高。因此,应加大交通排放对城市大气汞污染贡献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不断发展和运用,作为武器装备和系统环境的临近空间大气特性成为作战保障的重要条件.结合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应用需求,对临近空间的特点、大气环境监测和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为开展临近空间环境信息保障和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天津大气环境监测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并结合天津市整体发展规划、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新需求,提出了构建天津大气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基本框架,将逐步以"三个说清"为目标,全面提升天津大气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和水平,最终建立了天津大气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该研究完善了天津市PM2.5监测及预警能力,能够实现对主要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弥补了现有预报预警能力不足的情况,使我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更为科学准确,环境空气质量预警信息发布更为及时,能大幅提高天津市对重污染天气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苏州市大气中汞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对苏州市大气中的气态元素汞(GEM)、气态氧化汞(GOM)和颗粒态汞(PBM)进行1 a的连续监测,并基于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和浓度玫瑰图法,研究2018年大气汞来源和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苏州市大气中GEM、GOM和PBM浓度分别在0~53.3 ng·m~(-3)、 0~256 pg·m~(-3)和0~5 208 pg·m~(-3),年均浓度分别为(2.57±2.09)ng·m~(-3)、(5.27±15.7)pg·m~(-3)和(16.0±157)pg·m~(-3).其中,GEM是苏州市大气汞的主要成分,约占99.2%.监测期间,苏州市大气中GEM季节平均浓度表现出冬季(3.17 ng·m~(-3))春季(3.09 ng·m~(-3))秋季(2.30 ng·m~(-3))夏季(1.98 ng·m~(-3))的规律.根据CWT分析结果,苏州大气中汞迁移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和冬季的含汞气团主要来自于内陆,夏季主要来自于苏州本地、黄海和东海,秋季的含汞气团来自于内陆、黄海和渤海.同时研究发现西北方向来自内陆的大气汞浓度较高,东方向来自海洋的大气汞浓度较低.苏州市大气中GEM和PBM平均浓度表现为昼间低夜间高,与大气参数进行相关性拟合,得出大气中GEM日变化规律与太阳总辐射亦呈显著的相关性(r=-0.664,P0.001),与湿度呈显著的相关性(r=0.859,P0.001),与气温呈显著的相关性(r=-0.866,P0.001); PBM与太阳总辐射呈一般相关性(r=-0.554,P0.01),与湿度呈显著的相关性(r=0.835,P0.001),与气温呈显著的相关性(r=-0.831,P0.001).苏州市大气中GOM平均浓度在1 d内出现多次峰值(05:00、 12:00、 18:00和23:00)和谷值(02:00、 10:00、 15:00和19:00).GOM浓度升高与早晚高峰燃料油燃烧排放正相关,亦与O_3浓度升高导致GEM氧化生成GOM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