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然之友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早期,创始人梁从诫先生受邀或主动联系,举办了多次演讲活动,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人。环保NGO的出现既是全社会环保意识觉醒、提升的结果,同时,也是推动全社会环保意识提升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活动,组织各类环保公益培训,让环境保护的理念为更多人所知,并且激发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采取行动,践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做绿色公民。  相似文献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有意、有机、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呢 ?  在校园环境中熏陶。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育人的功能,是一部立体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材。因此,必须在园内创设一方“净土”,自然诱发幼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校园的科学布局、多物种的生物园、具有绿色教育的宣传长廊,以及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色,容易激起幼儿的环保热情,长期熏陶,对提升幼儿环保意识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在各科活动中渗透…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16,(4):102
正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一直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争创"国际生态学校"为抓手,把"创建绿色学校,培养绿色使者"作为学校环保教育的育人目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具有现代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合格公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1月,月亮湾小学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国际生态学校"荣誉称号。随着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月亮湾小学的环境教育形成了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团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绿色学校,学校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环境教育的内在规律,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生态道德和环境伦理教育,努力提升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培养和造就环境友好型公民。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大力开展环保活动学校积极创建绿色学校,专门开设了"绿色科技综合教研组"。教研组老师们群策群力,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集中学习了《中小学低碳环保读本》,开展集体教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让环保意识永驻幼儿心田,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尽最大努力把幼儿带入环保行列中,让幼儿体验到绿色环保就在身边,给"地球妈妈"增点"绿色"。"绿",一个永恒的颜色,一个象征着生命、活力、健康的颜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各种自然灾害、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严重影响到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健康。提倡绿色环保刻不容缓,但环保之路任重道远,应从娃娃抓起。如何让环保意识永驻幼儿心田,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尽最大努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下世纪我国环境状况的好坏和可持续发展一的战略进程,同时儿童环境意识的增强又会进一步促进当代成人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把我们的下一代逐渐培养成为热爱地球、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地球人",实在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理应肩负起儿童环境教育的启蒙重任。创建绿色幼儿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幼儿园全方位实施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具体包括"绿色园丁"、"绿色环境"、"绿色教育"三方面的任务。1."绿色园丁"绿色园丁"是创建绿色…  相似文献   

7.
王火炬 《环境教育》2012,(10):76-78
在绿色学校的经营当中,学校确立了"绿中养德"、"绿中育心"的理念,使学校"绿色"文化的营建更加富有内涵,更加有深刻的意义,也更加贴近师生的心灵。近几年,厦门同安进修附小精心打造绿色学校,积极构建绿色的校园文化,基本形成"绿色"的办学特色,是厦门市的绿色学校。学校给绿色的释义是:校同充满绿色生机,师生绿色与环保意识强。但在绿色学校的营造上,他们并不仅仅局限于师生环保意识,而是有意将其升华到师生的道德品质。学校认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首先要具备的一种社会认识,环保行为是现代人首先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环境教育》2012,(3):7
环境教育已经走进课堂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环境教育》杂志紧紧围绕"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理念,为普及环境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绿色小记者站"在各省市的挂牌成立,为培育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提供了平台。莱阳市穴坊中心初中是一所山东省级"绿色学校",一直以来积极倡导环保理念,宣传低碳生活,开设环境教育、专设环保宣传栏,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CEPF)共同策划的"路边的自然"环境教育公益项目2017年进入北京市15所学校,播撒绿色种子,培养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正绿色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多年的环境教育实践基础上,胡集小学提炼出"绿色文化立校,环境教育塑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2017年春季开学以来,江苏省绿色学校——海安县高新区胡集小学组织18个班级600名学生到学校生态科技教育馆进行绿色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从1997年绿色教育进校园以来,从这里毕业的学生2000多人,他们将绿色环保深埋心底,成为环保小主人。该校校长吴国清说:1996年他调至胡集小学任教,看到学校环境差,学生环保知识知之甚少,周边社区居民环保意识也很淡薄,就萌发了将绿色环保教育理念引进教学的念头。为此,学校组织教  相似文献   

11.
钟媛 《环境教育》2012,(11):74-75
小学生幼稚单纯,可塑性大,是非观念方向的影响及形成将伴随终生,而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又将决定未来的发展趋向。我始终坚信一句话"今天播撒绿色的种子,明天就有收获的希望!"环保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关系人类未来的前途,培养少年儿童认识自然、珍惜资源、善待地球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行为,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班里的孩子们活泼好动,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创办于1898年,首名达善学堂,现有四个校区,4000余名师生。学校坚持28年融"绿色育人行动"于生态环境教育之中,在学生心田建立起绿色环保的概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具有基础绿色生态环境意识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构建"绿色育人行动"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环保小硕士"项目是瑞典隆德大学国际工业环境经济学院从1999年开始开发的青少年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并已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顺利实施和拓展,我国于2003年开始启动该项目。王天琪同学于2006年12月作为山东省的唯一代表,取得了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的第四届全球青少年环境保护大赛的入场券。期间,作了题为"绿色生产、环保节能"的报告,通过紧张、有序的演讲和答辩,赢得了各位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银奖。  相似文献   

14.
只要是环境教育做得好的学校,一般都是省、市环保系统命名的"绿色学校"。而在"绿色学校"这块牌子的背后,则是学校负责人对环境教育的高度重视和老师为之付出的辛勤耕耘。青少年学生是人类的未来与希望,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有利于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养成新的行为模式。近日,本刊专题调研了北京、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广东、河北、山东、湖北等省、直辖市十八所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情况。通过调研发现,只要是环境教育做得好的学校,一般都是省、市环保系统命名的"绿色学校"。而在"绿色学校"这块牌子的背后,则是学校负责人对环境教育的高度重视和老师为之付出的辛勤耕耘。  相似文献   

15.
<正>张家口市桥西区书院巷小学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为抓手,提升环境教育层次,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热爱环境、保护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书院巷小学坚持实施绿色环保教育,努力打造"绿色书小"品牌,不断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带动"文保"教育活动,特别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正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是培养其环保意识的关键阶段,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尤为重要。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之际,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教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问题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备受世界关注。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是培养其环保意识的关键阶段,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尤为重要。绿色教育、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消费等观念日益被人们接受,全球正在掀起绿色浪潮,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  相似文献   

17.
绿色生产,就是实行不污染生产环境和企业周边环境,对人、自然、 社会均不造成危害的生产。随着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的加强,我们的企业要 想占领21世纪的市场就必须具备超前的全方位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只 有具备这些意识,并认真去实现这一目标,才能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不同层次的破坏。环境问题加剧的具体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整个社会缺乏环保意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素质教育水平等的限制以及对环保的宣传不力等因素,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普遍不高,这使公众及某些地方政府的行为有意无意地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因而,要培养环保意识、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就在于摈弃旧工业文明中生产、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环境文明。  相似文献   

19.
雾霾天气是个"慢性病",治理空气污染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必须有所作为。2013年4月22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  相似文献   

20.
另一种气候     
张萍 《环境教育》2010,(3):72-73
本文提出的"另一种气候"的概念,实际上是让环保理念意识尽快进入校园的战略命题和现实呼吁。如果我们的环保和绿色理念意识及行为的养成能够在学校教育扎下根来,取得成效,那无疑是在为我们的未来打造绿色方舟。这种环保和绿色生态理念及人文气候的形成之日,才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