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排污许可制是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为落实《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要求,环保部组织制定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石化工业》,作为排污许可管理的配套文件,为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重点介绍石化行业排污许可管理思路,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和废水排放管理要点,有利于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石化企业更好地理解排污许可管理要求,推动石化工业排污许可管理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企业环境管理及固定污染源环境行政管理现存的问题,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排污许可制度内涵,明确了排污许可证内容设计总体思路、原则,重构了排污许可证框架,完善了证照内容设计,为实现排污许可证作为政府环境监管的执法依据、企业环境行为的守法文书、公众环保监督的参与平台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7,(8)
<正>排污许可制是实现污染源"一证式"环境管理的核心,做好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则是实施排污许可制的前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面对数量众多的企业和全新的工作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如何规范、有序、高质高效发放排污许可证,是当前摆在各地基层环保部门的一  相似文献   

4.
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改革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旨在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作为企业守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的依据,为提高环境管理效能和改善环境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排污许可证核发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一证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对排污许可证核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制度规范、法律权威和第三方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实施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洪强  张静  周佳 《环境保护》2016,(23):13-16
排污许可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并证明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也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核心制度。文章针对各地原有排污许可证制度与新制度衔接、基于环境质量和最佳技术的许可限值核定、排污许可证管理范围和内容、与其他相关制度共生共存、排污许可证监管力度、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等问题,分析了排污许可证改革实施可能面临的若干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作为污染源事前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核心,两者有机衔接是完善污染源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排污许可制衔接整合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基本内容和管理要求、技术规范、时间节点、管理平台几个方面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对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同时输出排污许可证相关的基本内容和管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排污许可证技术规范同步编制、统一要求;设定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过渡期,明确不同时期衔接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平台和排污许可证核发平台,并建立数据对接。  相似文献   

7.
排污许可再细化:监管将深入到每个排放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排污许可制是排污管理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制度,有利于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污染源管理新格局,深度契合了当前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十三五"时期是中国治污减排、改革环境监管体制的重要时期,国家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文件,全力推动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改革后的排污许可证将是每个排污单位必须持有的"身份  相似文献   

8.
夯实企业环保责任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石.文章基于环境管理的公共服务属性和较强的专业性,为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政府的环境监管效能,提出需要在注册环境管理工程师认证基础上,依托第三方市场机构建立专业化、制度化的环保服务市场,为排污企业提供日常环境管理、编制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政府监管部门通...  相似文献   

9.
贾少华  刘爽  刘大钧 《环境工程》2021,39(10):197-200,212
环评管理、排污许可、环境执法是构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体系的3项重要管理制度。对中国尾矿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排污许可、环保执法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做到了科学评级、科学监管,但大部分企业排污许可证中关于尾矿库的信息不全或缺失,部分尾矿库污染防治效果有待提升。针对尾矿库制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指出打通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排污许可、环保执法管理三大板块制度体系,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执法有机衔接,是全面提升尾矿库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该成果为推动尾矿库全过程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成为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当前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体系尚难以与之匹配。本文基于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其法律边界界定、管理体制优化及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衔接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并引入了"岩土环境"和"环境风险许可"的概念,以期为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引入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理提供参考,从而完善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将逐步实现排污单位按证排污、自证守法,环保管理部门依证监管、依法处罚的证据化管理模式,并最终奠定排污许可"一证式"核心管理制度的地位。结合排污许可证后管理的实践,本文从监管主体责任不明、制度和硬件保障缺乏以及排污单位执行不到位等三方面探讨了当前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排污单位的执行报告、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和自行监测落实不到位,并就如何规范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2017年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已初见成效.结合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管理的现实需求,该研究构建了兼顾实施过程与效果,集成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绩效评估方法,并以江苏省太湖流域印染行业为例,对其中的发证企业开展排污许可绩效评估.结果 表明,江苏省太湖流域印染企业对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执行度较好,但在技术水平和环境管理方面仍存不足.研究结果有助于检验排污许可制度执行的成效,识别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杜群 《环境》1993,(9):14-15
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一项具体的行政法律制度,具有独特的调整对象,即排污许可法律关系,概括地说,它是指由环境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因实施排污许可而形成的环境行政主管机关与其行政相对人(即排污企业和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排污许可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4.
<正>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是申请排污许可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排污许可制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营期排污的法律依据,是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落实落地的重要保障。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两项制度的衔接,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不断完善管理内容,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更加科学,严格污染物排放要求;在排污许可管理中,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审批文件要求核发排污许可证,维护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胡颖  邓义祥  郝晨林  赵健  乔飞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1):2507-2514
我国排污许可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从探索、停滞到不断发展的历程.为研究我国排污许可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排污许可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从我国排污许可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第一阶段排污许可管理立法层次不高,反复试点、推进力度不够,且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污染物负荷量不断增长,客观上增加了排污许可实施的难度.“十三五”以来,我国已初步构建了以行业为基础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按行业发放排污许可难以与地表水水质直接挂钩、部分企业排污许可量过大难以约束企业排污、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重难以考虑水质达标要求、缺乏基于水质核发排污许可限值的管理实施细则等.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排污许可管理经验,表明基于水质达标是实施排污许可管理的基本法律内涵和发展方向.在国内外排污许可发展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排污许可的实施进展,建议我国逐步实施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管理,主要措施有完善基于水质的行政区、流域和控制单元排污许可总量审核系统,编制和修订排污许可证管理相关技术规范,以水质达标为目标完善流域排放标准,完善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监管和处罚机制,尽快开展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示范,扩大公众参与等.“十四五”时期,建议我国的排污许可制应从重视系统体系构建,逐步过渡到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管理,并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法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是强化排污者责任、提高固定污染源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本研究基于对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两级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监管部门及多家已申领排污许可证企业的广泛调研,深入分析了基层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实践经验及存在的困难,从完善法规政策、加强证后监管、优化许可证设计、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探索优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排污许可的设定: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卫星 《环境保护》2016,(23):26-30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是加强和完善环境风险管理、贯彻和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排污许可制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乏程序性、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以致该制度未能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地方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逾越《行政许可法》所规定的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存在违法设定排污许可事项的现象。欲解决当前困境,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最优选择是由国务院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在《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所设定的排污许可事项之外根据实践需要增设一些新的许可事项;次优选择是由环境保护部制订"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部门规章虽不能设定排污许可事项,但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排污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8.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污染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年将实现排污许可制对所有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随着排污许可证不断颁发和相关技术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排污许可证监管和执法法律保障及配套的证后监管和执法问题不断凸显。本文梳理了排污许可相关法律关系并对《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中监管和执法条款进行剖析,结合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和实际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和总结排污许可监管和执法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建议加快推动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立法,强化监管和执法在落实排污者责任上的重要作用,建立排污要求与监管执法的同步和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畜禽养殖行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要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养殖行业养殖品种较多,污染物产生量大,且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行业整体基础较为薄弱、环境管理相对滞后。本文结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畜禽养殖行业》(HJ 1029—2019),重点解析了畜禽养殖行业排污许可适用范围、基本信息申报要求、许可内容以及自行监测要求等内容,以期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业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申报与核发、保障畜禽养殖行业排污许可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围绕《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性质、意义、核心内容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严格落实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保护责任,如何实施监督管理,如何为实施排污许可制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如何做好实施排污许可制的准备工作几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在实施排污许可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注重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有机衔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统筹其他各项制度的实施,企业取得排污许可证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排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