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基于CIS AreView的AnnAGNPS模型,进行了宁波市章溪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异研究。结合航片解译,利用ArcGIS9.0、TOPAZ模块等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空间数据库;结合现场资料、相关文献收集,并利用模型参数的CIS提取技术,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属性数据库。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各子流域吸附态氮空间分异较大,溶解态磷的空间分异最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果园相比农田非点源污染负荷小,不同土壤类型中,水稻土比黄壤和红壤的污染负荷大;在时间分布上,非点源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汛期,超过全年的55%,枯水期低于全年的4%。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4—2016年美国人均海洋产值,运用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分解法测算分析了美国八大海洋区域和30个沿海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1994—2004年、2005—2016年,美国人均海洋产值密度总体呈"多波峰"和"窄峰形"的特征,符合发达经济体总体发展稳定、局部分化的特点。(2)泰尔指数分解表明,美国海洋经济区域差异维持在较高水平,主要来源于沿海八大海洋区域间的差异。(3)太平洋地区、北太平洋地区和墨西哥湾地区对区域差异增大起正向作用,五大湖地区、东南地区和沿大西洋中部地区则起负向作用。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人口迁移和技术进步、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自由贸易政策等方面探讨了美国海洋经济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是一个地区创新绩效的最直接体现。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构造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2000—2010年各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演变,利用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格局变化不大,但有不断弱化趋势,配置效率差异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分布,省域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一直是差异扩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GIS和ESDA方法探讨北京住宅价格的时空分异和演变规律。在时间变化上,价格总体上升,不同阶段引起变化的原因不同。在空间分异上,价格呈正相关和显著的空间集聚,高价格正相关区集中在城市中心,形成了以建国门、朝阳门、东直门三里屯等街道为中心的增长集聚区,低价格正相关区集中在城市外围的西部、南部和西北部;价格在南北和东西向呈平缓倒U型曲线趋势,从市中心到近郊价格递减,正南、西南向衰减幅度很快,东北、西北、东南较慢。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畜禽粪便污染及耕地负荷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根据河南省2006年~ 2012年统计数据,以各地级市为单位,分析了2006年~ 2012年河南省主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及养分总量、单位耕地面积粪便负荷量及其污染风险预警.结果表明:河南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约为28627万吨,猪粪和牛粪占粪便总量的84.5%以上,畜禽粪便还田后,粪便中的养分含量将对该省的水环境造成污染;河南省耕地畜禽粪便负荷预警级别在I级与Ⅳ级之间,风险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漯河、鹤壁等市,尤其是鹤壁市,负荷量最高达59t/hm2.因此,这些地级市应该加强畜禽粪便的风险管理和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脆弱性角度入手对海洋产业脆弱性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在建立基于系统敏感性与应对能力的脆弱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TOPSIS法和障碍度评价公式对中国11个沿海省区2006—2013年海洋产业脆弱性的时间与空间演变特征和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海洋产业系统的敏感性与应对能力共同决定该系统脆弱性的大小;2沿海各省区海洋产业脆弱性时空差异非常明显: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产业密集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海洋产业脆弱性较低、应对能力较高,产业密集程度低的地区应对能力低、脆弱性较高;3通过对2006—2013年中国沿海各省区海洋产业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化图进行分析,可将其脆弱性演化趋势归为三类,即脆弱性较平稳型(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广西、海南)、脆弱性平稳型(福建、上海)和脆弱性降低型(辽宁、浙江)。4障碍度评价公式可知,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海洋产业科技含量、海洋从业人员素质与海洋环境保护是影响各省区海洋产业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且脆弱性越高的省区受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陕西省关中地区的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采用空间自相关、不均衡指数、人口重心以及偏移—分享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中地区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关中地区各区县人口密度差异显著,整体分布呈中间高、南北低的态势,即位于渭河平原区的区县人口密度较高,其他地区人口相对稀疏;②各地区人口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西安市市辖区周围地区呈现高高集聚,而北部、西部和东部的周边区县则存在低低集聚;③关中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状态明显,且人口不均衡指数有不断增大的趋势;④各地区人口偏移增长量差异显著,地区之间的偏移增长量不断增大,人口重心逐步向关中东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时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陈瑛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4):325-327,F0003
以2000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4个时间点的农村老年人口数据为基础,从农村老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和养老负担3个指标对我国大陆31个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口状况做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老龄化发展迅速且从东部向中西部快速递进,农村老龄化的集中程度趋于降低。  相似文献   

9.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入境旅游目的地由于资源、市场等禀赋不同,造成了时空地域格局的差异。借助区位商、市场占有两个指标构建研究模型,选取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2015年6个典型年份的历史数据,对我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地域格局分布差异进行分析。根据研究模型将我国入境旅游目的地划分为核心区、强势区、潜力增长区、转型区4类区域,入境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两极分化较严重,有13个省区呈现动态发展变化,主要有正向演化、负向演化、不规则抛物线型演化和波动演化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应用SFA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地级市的能源效率,应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崔王指数从整体与局部两个层面对辽宁省能源效率的非均衡性和极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应用核密度估计和分层聚类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对辽宁省能源效率演变轨迹进行直观展示。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4年辽宁省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为0.129,表明能源消耗每增长1%,经济产出增长12.9%,中部六个能源大省为0.046,与辽宁省相比高0.083。2辽宁省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由沈阳—大连为轴向东西两侧递减的地带性差异,全省能源效率分布格局相对稳定。3从整体层面而论,辽宁省能源消费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能源空间配置向均衡性方向发展。从局部层面而论,辽宁省各市之间的能源效率差异不断缩小,能源效率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空间分化现象不明显。4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高能源效率城市比重增大,各市的能源效率在近15年得到大幅度提高,又以能源效率处于中低等层次的城市变化最明显。5各市能源效率依据变化程度可划分为三类:高等层次,包括沈阳、大连和鞍山三市;中等层次,包括抚顺、本溪和丹东等十市;低等层次,只有阜新一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巢湖TM影像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提取水体最大信息量专题影像,并通过计算温度植被指数TNDVI,揭示了巢湖水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为监测巢湖水资源质量提供可行的方法,并为水资源治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时代高水平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的重要障碍。利用新疆14个地州市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入新疆特色养殖核算单元的清单分析法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及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非参数估计综合分析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结果表明:(1)新疆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呈曲折下降态势,北疆污染物排放量最高,南疆次之,东疆最少,同时空间差异明显;新疆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由南北两端向中心阶梯式递减,治理效果沿着天山山脉,由中心向南北两端逐渐凸显。(2)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基尼系数主要呈现“N”形变化趋势,地区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其次是超变密度,地区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小。(3)新疆农业面源污染总体核密度分布曲线随时间推移整体呈现小幅度左移趋势,污染物排放强度离散程度呈减弱趋势;分布曲线存在显著的右拖尾现象,但延展性有所差异;新疆总体和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强度的发展存在两级或多级分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内部发展差异悬殊,探明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基于黄河流域9省份2000—2018年经济、资源、环境相关的64个指标数据探索黄河流域生态效率,采用熵权法、全局SBM为基础的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生态效率时空变化趋势和影响动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8年,黄河流域整体生态效率虽有一定提升,但沿黄9省份平均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且两极分化严重。随时间渐近,生态效率高值区(1.0以上)在流域下游聚集,生态效率低值区(0.2~0.6)向流域中部收缩。(2)时序影响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对生态效率正向驱动效果明显,科技创新的影响由正转负,环境治理和对外开放暂未发挥积极作用。(3)空间影响分析发现,上、中、下游存在显著的影响因素异质性。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分区实施产业协同发展、优化环境治理投资、改善对外贸易结构、从全过程挖掘污染减排潜力等政策建议,为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旅游城镇化是旅游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与方法,对1993—2014年山西省旅游产业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特征及时空分异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旅游产业滞后类型居多;(2)山西省旅游产业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逐年提升,实现了由失调阶段向协调阶段的转变;(3)山西省耦合协调度的地区总体差异在逐渐缩小,地区间和地区内省际差异的贡献不均衡,其中地区内差异绝大部分的贡献来自于晋中地区;(4)山西省地区内差异主要受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设施、区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艳娟  罗彬 《四川环境》2012,31(6):51-54
随着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已超过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成为最大的污染源,也成为"十二五"污染减排的重点。本文从规模化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析着手,提出基于监测数据的"产生-削减-面源体现系数法"的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总量测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和总量测算流程,最后以内江市规模化畜禽养猪场为例,介绍了总量测算过程,给出了内江市规模化养猪场面源污染总量。  相似文献   

16.
17.
易强  彭涛 《四川环境》2011,30(3):34-36
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扬州某工业开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由于工业排放造成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十分明显:综合各金属危害来看,有6个点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处于中等到强水平,占比30%;区分各重金属造成的潜在生态危害面积,Cd占比95%,Hg占比45%,Pb占比5%.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扬州市的不同作物秸秆产量与利用现状、农用薄膜用量与回收状况、不同种植模式化学肥料投入状况、不同种类农药投入状况,提出了种植业面源污染中的主要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标准差、基尼系数、变差系数、区位商等方法研究了1998—2017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入境旅游时空分异,并使用R/S分析方法预测了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1998—2017年,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呈现出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的特征。②上海、江苏和浙江是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优势区域,云南和安徽为后发优势区域,湖北、湖南、四川和重庆为潜力区域,而贵州和江西属于劣势区域。③预计2018—2037年,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相对差异将持续缩小,并以2028年为界呈现出先弱后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浅议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介绍了中宁县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现状,产生的危害,并分析了产生污染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