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正87.1%2019年8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1%,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PM_(2.5)浓度为20微克/米~3,同比持平。46271件2019年8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46271件,环比降低8.9%,同比降低38.1%,  相似文献   

2.
数字     
正53微克/米~32020年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3%,同比上升7.4个百分点;PM_(2.5)浓度为53微克/米~3,同比下降13.1%。6094.1吨/天截至2020年3月28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094.1吨/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增加了1191.3吨/天。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58微克/米~3北京市环保局宣布,2017年全市PM_(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米~3,比上年下降20.5%,圆满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目标任务。17.6%在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透露,2017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36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17.6%。  相似文献   

4.
数字     
《环境保护》2020,48(3):6-7
64微克/米~3 2020年1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9.5%,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4微克/米3,同比下降3.0%。19666件2020年1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19666件,环比下降43.4%,同比下降39.7%。公众举报中近九成涉及大气、噪声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35182件2019年11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35182件,环比下降15.9%,同比下降32.0%。大气污染举报较多,占举报总量的51.5%。41微克/米~32019年11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4%,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1微克/米~3,同比下降8.9%。99.6%2019年全国应完成  相似文献   

6.
事件     
《环境》2017,(8)
<正>上半年全省PM_(2.5)达标7月13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对外发布今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全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上半年全省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1.6%,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达到年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世界首个植物干细胞银行落户深圳7月25日,"释放植物智能:植慧科技系列平台发布及签约仪式"在深圳大中华举行。深圳植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大气污染治理步伐,空气质量大幅度改善,2017年,中国338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6%,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但短期内中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重污染天气仍将频繁发生。2017年青岛市区PM2.5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距离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仅差2微克/立方米,仍出现重度污染天气4天,启动重污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中国圆满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7%,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达58微克/立方米。单纯从制度上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是因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  相似文献   

9.
郑秀亮 《环境》2020,(3):40-41
正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3,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四位,珠三角第一。PM_(2.5)年日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二,珠三角第一,并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_(10)同比下降4%,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四、珠三角第一。2019年,肇庆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交出优秀答卷,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提升监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28.06亿元2019年1—4月,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36465份,罚款金额28.06亿元,案件平均罚款金额7.70万元。82.2%2019年5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2%,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7微克/米3,同比持平。  相似文献   

11.
周文高 《环境》2020,(7):23-25
正2019年,惠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5.3%,珠三角最优,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2位;PM_(2.5)年均值25微克/立方米,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属"十三五"以来最优水平。今年1—5月,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7%,PM_(2.5)浓度21微克/立方米,在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5位。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显著提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3亿吨"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举措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区域的煤炭消耗量已从2013年的3.9亿吨下降到2018年的3亿吨,下降了24%。88.3%2019年3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3%,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1微克/米3,同比下降4.7%。14870份2 0 1 9年1—2月,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14870份,罚款金额为11.92亿元,案件平均罚款金额8.02万元。  相似文献   

13.
数字     
《环境》2021,(2)
正87.0%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通报2020年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3.4%,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方面,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0%,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北京、广州和南京三市6种污染物浓度(PM_(2.5)、PM_(10)、SO_2、CO、NO_2、O_3)的日平均数据,统计分析了三市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3个城市中,广州空气质量最好,南京次之,北京最差。广州优、良出现的天数最多,分别为98和222天,占全年的26.8%和60.8%,没有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现象。北京优出现的天数为55天,高于南京的29天,但是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数要高于南京,分别为61、34和8天;南京则为30、14和0天,南京没有出现过严重污染。(2)整个1年间,北京PM_(2.5)、PM_(10)、SO_2、NO_2、O_3年平均浓度分别为80.5、112.9、16.8、53.4和57.3μg/m~3,广州平均浓度分别为45.9、67.2、16.6、45.7和47.9μg/m~3,南京平均浓度分别为70.6、120.1、21.5、50.3和54.9μg/m~3,北京、广州和南京CO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2、1.0和0.9mg/m~3。(3)上述三个城市PM_(2.5)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42.7%、7.9%和38.4%,而PM_(10)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23.0%、1.6%和25.2%,NO_2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14.0%、3.8%和7.1%,CO浓度仅北京超标,超标率为1.4%,3个城市SO_2无超标现象。(4)3个城市SO_2和NO_2均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风速对广州CO浓度影响不大,而北京和南京CO浓度则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风速越大,南京PM_(2.5)和PM_(10)浓度越小,但当风速≥4m/s时,北京PM_(10)和广州PM_(2.5)与PM_(10)浓度增加。此外,风向对污染物的传输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7月17日,环保部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表明,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重点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7.4%,同比升高11.0个百分点.北京市上半年PM_(2.5)浓度为64μg/m3,同比下降17.9%.据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2016年上半年,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城河北省占6席,倒序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重庆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1天,同比增加9天;P M2.5浓度为54微克/米3,同比下降5.3%;空气重污染天数为6天,同比减少5天。重庆市在2014年、2015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中均为优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重庆市委高度重视空气质量改善工作。2016年初,重庆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习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要求深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全年宝鸡市8个自动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PM_(10)和PM_(2.5)的监测数据,探讨PM_(10)和PM_(2.5)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M_(10)的日平均浓度为118.23μg/m~3,全年中PM_(10)超过二级标准的天数为80 d,超标率为22%;PM_(2.5)的日平均浓度为68.93μg/m~3,全年中PM_(2.5)超过二级标准的天数为92 d,超标率为25%;PM_(10)和PM_(2.5)的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差异。PM_(2.5)和PM_(10)浓度由高到低的季节依次是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不同的监测点位中,解放军第三陆军医院监测点位的PM_(10)和PM_(2.5)浓度对于宝鸡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贡献率相对其他点位较高,主要是其地理位置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对2013年北京市58 d重污染日PM_(2.5)浓度水平进行了分析,并用克里格插值法统计了重污染期间不同风向PM_(2.5)不同浓度区间的国土面积。结果显示2013年北京市重污染日主要集中在冬季,占到全年天数的15.9%,且重污染日PM_(2.5)平均浓度为218μg/m3;重污染日PM_(2.5)空间分布较为均匀且统计的平均浓度在150μg/m3以上的国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2%;重污染期间重度污染(150μg/m3)以上面积占比分别为南风(87%)、东风(81%)、西风(70%)、北风(66%);重污染日不同风向下ρ(NO_3~-)、ρ(NH_4~+)、ρ(SO_4~(2-))之和约占ρ(PM~(2.5))的60%~65%,且各组分浓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环保局日前通报,截至8月底,全市PM2.5累计浓度为63μg/m~3,同比下降1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_(10)累计浓度分别为11、41和81μg/m3.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9天,空气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天.从各区情况看,通州、昌平、怀柔、密云等区同比降幅较大.据了解,今年,北京市进一步聚焦农村散煤和郊区锅炉,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全市463个村散煤治理工作扎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4年12月-2015年11月171个城市的逐小时大气污染资料,对比分析了南北方大气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出现PM_(2.5)和PM_(10)污染日的频率分别为17.23%和10.33%,PM_(2.5)、PM_(10)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PM_(2.5)浓度约占PM_(10)浓度的47%,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的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北地区、四川盆地和两湖地区。(2)南北方大气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月季变化,从12月到次年3月和6、11月差距大,其他月份小(O3除外),PM_(2.5)/PM_(10)比值在秋末冬初大,其他季节小。(3)北方PM_(2.5)年均浓度为62.28μg/m3,比南方高12.62μg/m3,北方PM_(10)年均浓度为115.98μg/m3,比南方高36.34μg/m~3,虽然北方颗粒物浓度比南方大,但除2015年11月外,PM_(2.5)/PM_(10)北方都小于南方;北方SO_2、NO_2、CO年均浓度分别为38.16、42.28、1 256.67μg/m~3,比南方高18.43、3.56、315.83μg/m3,南北O3年均浓度相当。(4)从日变化看,污染物平均浓度(O3和SO_2除外)白天低于夜间,下降速率白天大于夜间;南北PM_(2.5)、PM_(10)、CO、NO_2平均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O3呈"单峰单谷"型;日变化曲线还表明,日间和夜间北方PM_(2.5)、PM_(10)、CO、NO_2平均浓度都高于南方,下降速率也是北方大于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