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苯在硝酸盐还原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著微生物进行培养驯化,得到适于降解甲苯的优势混合菌,并对其在硝酸盐还原条件下降解甲苯的件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驯化所得甲苯降解菌的最适降解条件为:温度25℃,pH值7.5,C/N值15,接种量1%.混合降解菌对硝态氮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其降解速率常数为0.0021 mg/(L·h).采用非...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孔隙结构在其甲苯吸附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4种商用活性炭(AC),利用氮气绝热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了活性炭的物化性质。以甲苯为吸附质,在温度为298.15 K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孔结构对其吸附性能、吸附行为、表面覆盖率和吸附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是其吸附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孔径在0.8~2.4 nm之间的孔容和甲苯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斜率随甲苯浓度增加而变大。甲苯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一阶动力学方程式。活性炭孔结构是甲苯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在甲苯快速吸附阶段,微孔为吸附速率主要制约因素,在甲苯颗粒内扩散阶段,微孔和表面孔为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吸附末尾阶段,中孔和大孔为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4种活性积炭对甲苯的吸附能随其比表面变大而变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降解实验中接种物采集困难、活性差异大、实验可重复性及结果可比性差的问题展开接种物标准化研究。对多来源的接种物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驯养,驯养后生长状态良好的活性污泥分别固定于灭菌麸皮和藻酸钙凝胶等2种微生物载体上,形成2种固定化接种物(分别简称为Bran及Ball)。对上述固定化接种物进行微生物活性、适应性、降解能力以及稳定性研究:通过2种固定化接种物与商品化接种物Polyseed对葡萄糖-谷氨酸(GGA)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结果与活菌细胞数的关系,确认3种接种物在降解实验中的用量可控制在相同数量级;比较不同批次及保存时间的2种固定化接种物、相同批次不同保存时间的Polyseed以及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泥为接种物对苯胺及二甘醇的快速生物降解实验(OECD301F)结果,发现Ball及Bran较Polyseed及新鲜采集活性污泥的微生物适应性及降解能力更佳。此外,在较长保存期内2种固定化接种物活性相对稳定。2种固定化接种物初具成为标准化接种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生物降解与膜分离共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膜生物反应器实质是生物降解与膜分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污泥浓度与通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膜分离对生和性能尤其是细菌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生物反应器内细菌胞外聚合物,溶解性有机物及微细胶体可能成为形成凝胶层导致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苯胺生物降解极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有机物生物降解极限浓度的理论,推导得到了极限浓度的计算公式。以苯胺为目标有机物,利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通过测定其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值Ks、μmax、qmax、Ymax等计算得到了其生物降解极限质量浓度为0.025mg/L,并通过摇床试验对极限浓度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和能源,有机物生物降解存在极限浓度。  相似文献   

6.
从大港油田土壤中分离降解甲苯的微生物,得到8株优势菌,分别命名为TD1至TD8.经16S rDNA鉴定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quimari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putida)、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  相似文献   

7.
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包气带向上迁移到地表或室内引发的蒸气入侵(vapor intrusion,VI)问题越发受到关注。以甲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实验,对粉砂介质包气带中甲苯蒸气发生的扩散、生物降解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砂介质中,甲苯蒸气扩散穿透70 cm土柱时间为24 h,甲苯蒸气在土柱内扩散10 d时,土柱达到短暂的稳态平衡;12~30 d时,处于动态平衡;30~60 d时,土柱内甲苯蒸气浓度下降速率发生变化,土柱内O2体积分数下降了8%,CO2体积分数增加了6%;60 d时,甲苯蒸气基本被降解。说明覆盖一定厚度的粉砂对甲苯蒸气的迁移有比较好的阻滞和生物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铜,并对产物进行XRD和TEM分析。以纳米CuO为催化剂,高压汞灯为光源,对染料中间体间氯甲苯工业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了CuO用量、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影响的顺序是:光照时间〉溶液pH值〉CuO用量;得出最佳降解条件:CuO用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龄渗滤液及其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土柱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场龄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氮以及 Fe、Mn、Zn、Cd 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场龄渗滤液理化性质差别很大,随着场龄的增加,COD 从40 194 mg/L降低到 1 778 mg/L,NH4 浓度从1 758 mg/L升高到2 166 mg/L,金属浓度则减小.经过以细砂为介质的包气带后,新渗滤液易对地下水造成高浓度有机物污染,而老渗滤液更容易造成地下水的高浓度氮污染.Fe、Mn 和 Cd 在包气带中比较稳定,而 Zn 的迁移能力很强,易对地下水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国内外芳香类污染物厌氧降解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含氮芳香类、氯代芳香类和酚类污染物厌氧降解的微生物类群与机理.提出了芳香类污染物生物降解今后发展方向的重点是共基质条件下生物降解性研究、厌氧-好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研究、高效工程菌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研究、构建基因工程菌和遗传学研究等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1.
有机污染物湿地生物降解实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苯、甲苯和萘为对象 ,通过实验研究 ,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 水吸附平衡过程、在水溶液中生物降解过程以及在湿地系统 (即土壤 水 微生物系统 )中生物降解过程 ,并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 ,建立有机污染物湿地生物降解过程综合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利用模型 ,定量预测了污染物生物降解所需的时间和程度 ,并提出动力学因子FK,判断污染物湿地生物降解速度的控制因素 ,定量预测了污染物在土壤固相的浓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长期被石油污染土壤的浸泡液中分离、筛选出二株高效原油降解菌,即SY4和SY6,并对其影响生物降解的环境因素和营养条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摇床实验,得出二株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8,摇床转速(间接反映通气量)200r/min,接种量为0.1%,最佳氮源为氯化铵(NH4Cl),最佳磷源为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物。在一定的原油浓度范围内,SY4和SY6菌对原油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有机污染物湿地生物降解实验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苯,甲苯和萘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水吸附平衡过程,在水溶液中生物降解过程以及在湿地系统(即土壤-水-微生物系统)中生物降解过程,并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有机污染物湿地生物降解过程综合数学模型,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利用模型,定量预测了污染物生物降解所需的时间和程度,并提出动力学因子FK,判断污染物湿地生物降解速度的控制因素,定量预测了污染物在土壤固相的浓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长期被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6株原油降解菌SY1~SY6,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初始pH、温度、充氧量(摇床转数)、盐浓度、氮源和磷源等环境因素和营养条件对各菌株生物降解原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株原油降解菌在初始pH7~9,温度30℃,摇床转速180 r/min时生长良好,且能有效地降解石油类污染物,其平均降解率为50%以上。6菌株在盐浓度在1%时生长良好,SY3菌和SY4菌能在盐浓度10%以上生长,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同时,6菌株以氯化铵(NH4Cl)为氮源,磷酸氢二钾(K2HP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的混合物(2∶1)为磷源时生长良好,因此可作为各菌生长的最适氮源和磷源。研究结果可以为含油废水的处理提供微生物基础。  相似文献   

15.
工业溶剂三氯乙烯 (TCE)是地下水污染物中发现的最普遍的氯代化合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以葡萄糖为初始基质时好氧条件下TCE生物降解的可行性 ,以及以TCE为单一基质时的生物降解情况。微生物培养是在好氧条件下以驯化好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体。实验结果表明 ,在 2 5℃时 ,葡萄糖可以在好氧条件下作为共代谢基质使TCE发生生物降解 ,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0 32 12d-1,半衰期为 2 16d ;TCE可以作为单一基质发生好氧生物转化 ,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0 2 6 2 4d-1,半衰期为 2 6 4d ;降解过程中无二氯乙烯 (DCE)和氯乙烯 (VC)等中间产物的形成 ;表明葡萄糖共代谢降解TCE的速率大于TCE作为单一基质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6.
三氯乙烯好氧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溶剂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污染物中发现的最普遍的氯代化合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以葡萄糖为初始基质时好氧条件下TCE生物降解的可行性,以及以TCE为单一基质时的生物降解情况。微生物培养是在好氧条件下以驯化好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体。实验结果表明,在25℃时,葡萄糖可以在好氧条件下作为共代谢基质使TCE发生生物降解,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3212d^-1,半衰期为2.16d;TCE可以作为单一基质发生好氧生物转化,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2624d^-1,半衰期为2.64d;降解过程中无二氯乙烯(DCE)和氯乙烯(VC)等中间产物的形成;表明葡萄糖共代谢降解TCE的速率大于TCE作为单一基质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7.
芳香族碳水化合物(烃)是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由于这些芳香烃在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高、水溶性低且许多可能是致癌因子,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阵解芳香烃是一条较为有效和快速分解的新途径。为此,本文综述了几种芳香烃生物降解途径的多样性、引发生物降解的生化和分子遗传机制及其所涉基因的克隆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紫外光去除水中微量甲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外光(UV)去除水中微量甲苯(<10mg/L)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pH为7时,去除速率常数k为0.453h^-1,半衰期为1.53h;在pH为5-9的范围内,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变化不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甲苯的降解产物,讨论了甲苯降解的机理。测定了甲苯降解过程中溶解氧化的变化和p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照载甲苯活性炭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在微波辐照条件下,活性炭量、微波功率、载气量、加热时间等因素对载甲苯活性炭脱附的影响,在正交实验中,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氮气流量、活性炭量、辐照时间、微波功率,最佳的操作工况为:活性炭量9 g、载气流量300 mL/min、辐照时间120 s、微波功率500W,活性炭的脱附率在99.74%.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在微波辐照条件下,活性炭量、微波功率、载气量、加热时间等因素对载甲苯活性炭脱附的影响,在正交实验中,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氮气流量、活性炭量、辐照时间、微波功率,最佳的操作工况为:活性炭量9 g、载气流量300 mL/min、辐照时间120 s、微波功率500W,活性炭的脱附率在99.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